周敬国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成功地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亚欧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法国汉学家沙畹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海上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鼎盛于元代而转变于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开展国际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足迹
考古人员根据出土遗物并结合古文献的研究表明:先秦时期的岭南先民已经穿梭于南中国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岛屿,南越国已能制造30吨的木楼船。南越国输出品主要有漆器、陶器、青铜器和丝织品等,输入品有珠玑、玳瑁、果品等,主要贸易港口为番禺(今广州)和徐闻。先秦时期,岭南地区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
船是水上航行的交通工具。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大船出现于春秋时代的吴国,船长28米,宽3.6米,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汉代的楼船,船体分三到五层,船上建楼称为楼船,通常高达十余丈(1丈等于3.33米),如东吴孙权的楼船“飞云号”,可负载3000名士兵。可见古代大翼战船在技术上已领先世界,成为日后中国船称雄世界的基石。
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即罗马帝国)商人也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具有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在隋唐以前,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了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
到唐宋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高丽(今朝鲜和韩国)、日本、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红海及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元代制定了“至元法则”和“延佑法则”,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规。元代延续了唐宋时期海上丝路的繁荣,与中国交往的海外国家和地区,见于文献的就有220余个,数量上是南宋《诸蕃志》中所记载的4倍多。
但到了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了。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了抵制蕃货,政府发布禁海令:“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清朝康熙年间的“除东洋外不许与西洋等国贸易”等禁海令,乃至到乾隆以后清廷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等,都从贸易对象、内涵和性质上说明,明清时期中西方的交往贸易,与以往历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属不同范畴了。
知识名片: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世界格局发生复杂变化的当前,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手段,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
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1405年7月,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400名将士和船员的庞大船队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当时,这个国家正经历内战。郑和船队的随船人员上岸在集市上做生意,被西王误认为是东王援军,结果170名船员遭到误杀。“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赔偿6万两黄金。然而,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又鉴于西王诚惶诚恐,愿主动向皇上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了这一事件。西王得知此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人民从此和睦相处。
郑和在下西洋的征程中,还遭遇过南洋海盗及南亚的三次战争。据《明实录》中记载:1407年,郑和船队到达今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一股势力强大的海盗占据着巨港,专抢过往的商船。满载宝物的船队令海盗首领陈祖义垂涎并决定铤而走险,但他见船队阵势强大不敢贸然下手,便假意投降,暗地里却准备打劫。郑和得到线报,将计就计,将海盗船诱入埋伏圈内,突施各种火器密集攻之。此役共烧毁海盗船只10艘、俘获7艘,海盗首领陈祖义率残部逃走。
根据《郑和航海图》的史料记载,郑和当时所使用的海道针经(24/48 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观看星宿引航,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的航海经验。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并将农业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中华文明远播海外。
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率领船队第七次下西洋。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2月3日集结于刘家港。在刘家港,郑和等人立《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绩碑》。之后,船队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天妃灵应之记》石碑。两碑都记录了他们六次出航的历程。1431年12月9日,船队从五虎门出洋。这次远航经占城、爪哇的苏鲁马益、苏门答剌、古里和竹步,再向南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然后返航。
当船队航行到印度西海岸古里附近时,郑和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于1433年4月初在古里逝世。郑和船队由正使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经苏门答剌、满剌加等地,回到太仓刘家港。1433年7月22日,郑和船队到达南京。
郑和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从1405年至1433年间,7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曾到达亚洲、非洲的39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和平外交,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国与亚洲、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也使我国远洋航海早于欧洲人87年,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与海外通贸往来成就斐然
海上丝绸之路从水路建立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所开展的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航线的拓展,航海技术的演进,外来侨民的流动,官方使节的往来,宗教、音乐艺术的传播,异域物种的扩散等。
古代船队由东南沿海港口出发,通过海上丝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铁器四大宗,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术等也先后西传。从海外往国内运输的主要是香料、药材、手工业原料、珍禽异兽以及供宫廷赏玩的珍宝。在隋唐时期,输送的主要大宗货物仍是丝绸,到了宋元时期,瓷器逐渐成为主要出口货物,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或“香料之路”。
元代时,马可波罗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由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港返回意大利,他的游记《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述了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深刻启发了中世纪还在蒙昧时代的欧洲人民,并使之对东方充满了向往。海上丝绸之路对西欧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产生了直接的促进作用。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奉西班牙王室之命寻找通向东方的航线,目的地是中国和印度。他按照“地圆说”率领船队从大西洋向西航行,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
走向海洋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它一方面向各国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西方基督教与大量科学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正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及文化交流,特别是从明末开始,中国海商和失地农民为了谋生,沿着这条海上通道,远赴南洋及世界各地定居。他们对当地的工农业发展,商业繁荣和城市建设,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都作出过很大贡献。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通欧亚非三个大陆,更是沟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联合国曾组织专家团综合考察,认为它不仅是沿线各国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是各国文明的“文化交流之路”,还是中外国家友好往来的“和平对话之路”。
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重要的推力和载体,将从规模和内涵上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并将更好地发展相关国家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