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平(光明日报总编辑):30年前的1984年年底,《博览群书》即将诞生。杂志刊名由当时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题写,发刊词是胡乔木同志在提倡全民读书会上做的讲话。《博览群书》在全国上下端庄大气文化气象之下诞生,在全民对读书有很高期待的情况下诞生,在举国上下对阅读高度重视氛围当中诞生,可见其有非常高贵的出身。
大家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也有人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所以今天不管是对编《博览群书》的人来说,还是对看《博览群书》的读者来说,抑或对为《博览群书》写文章的同志来说,都是一个节日。我们现在处于一种纸介阅读和触媒阅读并存的大环境中。表面上看,年轻人现在大多数喜欢触屏阅读,不是那种翻动阅读,但是我想,只要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只要我们的典籍还在,只要我们知识分子支持,我觉得纸媒阅读是永恒的,留下的东西往往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积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来谈推荐读书,谈催生精品,虽然今天看起来是不时尚的,但实际上是长远的,我们做工作将影响我们的发展,影响我们的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会了解到真正的精品,真正的精神依归在哪里。
●王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博览群书》创刊于我上学的年代,那是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代,《博览群书》给我们点亮一盏灯,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佳方式找到心仪的图书,对于我们的成长、知识的建构、思想的滋养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读者,我要向《博览群书》表示感谢。
现在提倡全民阅读,我觉得《博览群书》是其中一个积极的倡导者。对于什么是优秀文化,哪些需要弘扬,哪些是糟粕,需要摈弃,《博览群书》于此是有大意的,要感谢《博览群书》对读者带来那么好的一个平台。
最后我希望在这种全民阅读中,《博览群书》发挥它的积极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推荐媒体,在新时代继续引领文化,永远辉煌。
●马振华(光明日报社直属报刊工作部主任):在《博览群书》30周岁生日之际,我代表直属报刊工作部和所有直属单位向《博览群书》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博览群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陈力(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在参加座谈会之前,我特地到阅览室请工作人员把2014年全年的《博览群书》给我拿过来先翻一翻,结果看到阅览室《博览群书》杂志都已经翻得很久,说明喜爱它的读者很多。《博览群书》在读书界非常有名,就像书封面上写得一样,生活即阅读,思想共交流,它始终把全民阅读作为最根本的宗旨。
对于《博览群书》未来的发展,我想提两个建议,第一,希望《博览群书》更多关注新媒体;第二,建议《博览群书》更多关注儿童阅读。因为现在有很多成年人没时间读书,或者说没有读书的习惯,但是为了孩子,他们常常会对阅读问题非常关注,很多孩子到图书馆来,都是由家长陪伴的,怎么给家长推荐好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所以建议《博览群书》今后更多关注这一块。
●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首先对《博览群书》创办3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30这一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特殊意义,三十而立。《博览群书》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杂志,我也给自己的孩子订阅了《博览群书》。
我对《博览群书》的评价是以小见大,又有不同观点的碰撞融汇和对社会的思考。王国维说,没有高尚伟大的人格,就没有高尚伟大的文章,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期刊上,《博览群书》是一本可以提升阅读修养的杂志。
现在《博览群书》跟人大社合作非常紧密,未来希望双方在更多领域有更加深入更加紧密的合作,一起为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共同贡献力量。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我跟《博览群书》的关系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所以感情很深。全国读书类杂志有好几本,《博览群书》非常有自己的特点,既有高品位的文章,也有普及性文章,不同读者、不同学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
希望《博览群书》在文体上能够更加多样化。钱锺书等前辈大家努力使汉语表达更丰富,所以我觉得《博览群书》有一个使命,就是不仅要把好文章好作品介绍给人,更要承担提升民族智慧和趣味的使命,如果有关文化读书的文章没有书卷气没有味道,也是官员讲话那种八股调就不好了。希望《博览群书》能够发扬过去的传统,多开发好文章,特别多开发一些有智有趣的文章,我想这样一定会更受欢迎。
●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览群书》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中国全民阅读的贡献是很大的。从全民阅读的角度来说,我对《博览群书》的未来有一点建议,一定要把文章压缩写短,紧凑一点,更有学术性,承载信息量更多。
现今国内的几个图书评论刊物,我家都有,我觉得《博览群书》比较稳妥地在推广着中国当代出版物中的精华,和其他几个书评刊物很不一样,所以希望《博览群书》能够越办越好。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览群书》1984年创刊的时候,我正在读研究生,快要毕业了,那时我是读者,有很多思想、观点、知识来源于《博览群书》;80年代后期正好是文化热,我有幸成为了《博览群书》的作者;到了90年代,我开始参加一些选题的策划、讨论,可以说曾经比较深度地介入到编辑部的工作中。
所以我一直也把自己当做这本杂志的一分子,在此,我要提两个建议。
首先,很多杂志明确说,本杂志由某某几十家出版社协办,你和那些出版社什么关系?如果那些出版社出的书不值一提,你登它的书评吗?但是读书杂志没有出版社的广告怎么生存?我知道,海外一些读书类杂志的做法是,我需要出版社广告,没有广告生存不了,广告部、编辑部之间是有严格的防火墙的,我觉得从机制上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希望《博览群书》的文章可以达到普及性的再普及一些,权威性的文章再权威一些。
我相信《博览群书》今后能在这两方面做得更好。
●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首先要祝贺《博览群书》走过30年辉煌历程,同时对《博览群书》的未来发展有三点期望,第一是国际化,第二是网络化,第三是核心化。
我对它国际化的期望是,刊物能不能有一个英文名称,因为现在各个刊物几乎都有自己的英文名称,其实我倒不觉得有英文名称一定就是国际化,但假如连英文标题或者题目都没有,可能吴助于国际友人了解刊物。同时,我建议能不能有英文目录,把主要文章放在里面。
第二网络化,像《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高等教育纪事》等美国著名报刊全部有网络版。比如《高等教育纪事》的网络版,把一些重要文章定为付费,有一些文章可以免费,这样一种营销模式完全可以借鉴。
第三是核心化,核心化提两个,第一个想提的就是能不能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第二是对栏目进行核心化整合,把现行纸媒与网络媒体结合,同时笼络一批优秀的网络作者。
●陆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览群书》现在迎来了创办30周年的辉煌,但是一路走来也不免坎坷,同时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把读书跟藏书结合起来,开了栏目专门弘扬藏书文化。
●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我自大学毕业以后开始读这本杂志,30年来与它一同成长起来。我在这里想提几点建议。
首先,从总体来讲,这还是一本知识分子的杂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文人杂志越来越走向一个小圈子了,所以我建议《博览群书》要能跟上网络化的潮流,跟年轻人靠拢。其中,我觉得很重要的做法就是跟图书馆界合作,因为图书馆里读书的孩子特别多,年轻人特别多。
其次,《博览群书》在书评方面做得比较公正、诚信。前面有人说,跟出版界应该有一些区隔,以免内文很多广告文章。我觉得中国缺少独立评论人,而独立书评人的培育我觉得今天这个时代越来越可以做到,这是我想说第二个方面。
第三方面我想说,家庭实体藏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就拿名著来说,很多经典著作有太多版本,对读者来说就不知道买哪种版本比较好,比如论语,不说以前版本,新中国以来就有300多种版本,质量肯定参差不齐,《史记》自解放以后也有七八十种版本。我在想《博览群书》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些贡献,比如推荐哪些适合大学生看、哪些版本适合小学生启蒙等,给大家一个指引。
最后一点,我认为《博览群书》不能学术化,而是应该刊发那些生动、活泼,甚至故事化的文章。
●陈品高(前任主编):我对这本杂志充满感激。因为首先,在这里工作的过程中,对我的思想境界,人生很有帮助;第二,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通过办这本杂志,和很多学者都成了好朋友,他们身上严谨、细致的文风和做学问的态度深深感染着我。
我也想提条建议,也是过去我自己想做做不到的,我觉得《博览群书》毕竟是光明日报主管主办的杂志,应该是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除好书以外,对一些不好的书或者出版界的不良现象要勇于批评,敢于批评,对理事单位可以适当委婉,但是批评精神不能丢。
●包霄林(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光明日报社的评论部和《博览群书》颇有渊源,《光明日报》在80年代,也就是《博览群书》创刊前后,也设立了图书评论的专刊,到1999年,时任总编辑王晨提议设立书评周刊,评论部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和《博览群书》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我有一条建议,《博览群书》可以搞一个核心报道,或者叫做本刊特稿,在前面比较突出的位置,加以突出的宣传,这样可以提高杂志的分量和权威性,以及社会影响力。
●马宝珠(《文摘报》总编辑、本刊首批编辑之一):大概两个月前,《博览群书》现任主编蔡闯约我给创刊30周年写篇文章,我从那时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直沉浸在回忆的状态里。何总说,《博览群书》出身很高贵,可是说实话,创刊时期的办公环境非常简陋,但是大家一起做杂志时的那种气氛和对杂志的热爱,使大家都完全不在乎物质条件的匮乏。当时的前辈老编辑们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新手们手把手地教诲,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受益终身。
我就谈谈让我受益终生的一次采访吧。那是1985年春天,我平生第一次采访,对象是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他跟我谈了许多,围绕读书发表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到现在看也非常有现实意义。那次采访之后,我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很多困惑,很多的问题,但是,想起周老说的一句话,人多读书不难过,很多事都能够解决好,我当时还体会不是很深,但后来结合自己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确实感到这次采访太受益了。
周老本是农家子弟,但后来成了史学大家,破除了欧洲中心论观点,这一点很了不起,更重要的是,这个观点是周老在1949年提出的。我就想,现在我们说的一路一带,其实是作为一个执政思路,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我觉得周老1949年提出来,当时非常出色的一个读书人,把自己知识,把读书用在一个国家进步上,民族进步上,所以令我感受特别深。
最后想说一句话,后来我总结在《博览群书》工作五年多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是为中国人在80年代的求知欲,尽了一点力量。
●陆先高(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我简单说几句我自己的感想,说到过去的历史,刚才马宝珠很深情地回忆她们那会的二层小楼,我也颇有感触。30年来,我和《博览群书》应该是既有渊源,也若即若离,更一直关注它,现在作为社领导,则直接分管它,更有一份特殊感情在里头。
现在纸媒的确面对一点困难局面,但是随着报业、出版业以及整个传播领域的发展,报社对这本杂志也有更多的规划,在新媒体的时代,尤其现在融媒体时代,怎么以最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最新的产品设计使这一本曾经很高贵的杂志发挥其应有的传播力,保持影响力,在我们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光明日报社作为一个文化机构,会在光明旗帜下继续鼓励、发展、坚守这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