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
作为社会关系形成以及互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分为注意和编码、精细加工、认知表征和信息提取四个过程。具体来说,个体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首先是带有选择性的注意到“社会”信息,然后对其进行编码。在编码的过程中,个体通常使用“组块”策略,并受到被编码行为本身和知觉者编码时的目标两个因素的影响。经过精细加工的信息然后被按照不同性质、不同呈现方式以及知觉者的加工目标重新组织,以认知表征的方式存储进入个体的长时记忆中。
一、亲密关系伴侣问的归因
亲密关系伴侣中的归因,正如Fin-cham、Bradbury和Grych认为的,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个体觉察到一个特定的行为时;第二阶段涉及到初级加工过程,这时知觉者开始准备响应注意到的事件;第三阶段是次级加工过程,当知觉者开始尝试理解特定行为的意义时,归因就发生了。因此,归因应被理解为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将引起对特定种类信息的精细加工,从而使与归因相关的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持。亲密关系中的伴侣通常会根据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共同构建共同经历过的一些生动故事,并且这些基于彼此记忆构建出来的故事的叙述还将影响到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互动过程。于是,伴侣间在对他们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归因将在他们的关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Reber将归因定义为:“归因是人们将某种特征(或个性,情绪或动机等)归属或者归咎于自己或其他人的行为。”在亲密关系背景下,个体做出的归因一般聚焦在理解同伴行为上,其核心目标是试图找到行为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将来可能的类似行为。
亲密关系伴侣的归因方式有助于决定他们对彼此关系的满意度。一对幸福的伴侣往往将同伴的积极行为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以及普遍的;他们也倾向于淡化同伴的越规逾矩,认为不过是有限制性的、偶然的和不寻常的;所以,在幸福伴侣中,负性行为被彼此归结为外部的、不稳定的而得到了谅解。伴侣间不良的归因可能导致坏脾气的行为和无效的问题解决,从而引起个体本不应该出现的失落和负面情绪。
二、归因、冲突与依恋个体差异问的关系
既然良好的归因可以提升亲密关系伴侣间的关系满意度,而不良归因会导致负性结果,那么个体是否可以选择如何来解释同伴的行为,使彼此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呢?而且,似乎亲密关系的成功也有赖于个体如何在良性归因和不良归因之间做出平衡——这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有研究显示,关于亲密关系总的认知图示会引导个体对关系事件的关注,并进一步影响到个体对同伴行为进行快速和自动的初级加工。而个体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即包含了对亲密关系的总体认知。Whismar和Allan在依恋理论背景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约会伴侣中个体的依恋焦虑维度而非回避维度,能够预测对同伴越界行为的不良归因,并在焦虑与关系满意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Mikulincer在研究中向大学生呈现了一系列假设的情景,这些情景可以反映出同伴从含糊到清晰不同程度的不友善意图的线索。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清晰线索呈现时才会将同伴行为归因为不友善的,但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无论线索的清晰程度如何,都会将同伴行为归因为不友善的。这两个研究的结果说明,相較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同伴越界行为作出了更多的悲观的归因,而且依恋的焦虑维度比回避维度更多的与不良归因相关联;对于同伴的关心行为,在依恋回避维度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做更少的乐观归因。在Gallo和Smith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丈夫相关的依恋焦虑和回避与更多的不良归因相关,并且这些不良归因在焦虑和能觉察到的冲突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妻子的依恋焦虑但非回避也同不良归因相关。在对安全型依恋个体处理冲突的研究中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最有可能使用整合的处理方式解决冲突,也最有可能在冲突中做出让步。这说明,安全型个体在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对同伴行为更倾向于作出良性的归因,从而更有可能使用整合的冲突应对方式,集中处理和解决引发冲突的问题,并在冲突中作出妥协。
三、结语
Wallin曾这样说道:“由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心理互动产生的内在参照点被称为‘自我’。‘自我’不但在体验着生命,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的生命体验——既是意识的也是潜意识的。‘自我’可以用一组或多或少的、持续性的模式来描述,这特定的模式组群决定了我们对生命体验特有的反应特质。‘自我’在当下的特质是依据我们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情景变化着的。而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即依恋关系的历史,形成了‘自我’。”依恋理论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亲密关系中伴侣间的归因倾向和冲突应对策略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觉。虽然目前还没有可以精确量化的模型用于分析依恋、归因和冲突应对这三个变量间的协同关系,这也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之一,但目前对该问题研究得到的结果已经可以为依恋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