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保罗
A股征收最多的是“雁过拔毛”式的印花税,对普通股民最不利。
A股的故事还没有完,被套住的股民还在翘首期盼新的牛市,“国家队”的钱也还在市场中沉浮。更重要的是,新的救市措施仍在出台。
9月7日,财政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了一份“减税”政策,对A股的股息红利税进行调整。为鼓励长期投资,持股1年以上,股息红利免征个税。此前,持股1年以上要征收5%的个人所得税,这也被称为红利税。
股息红利“减税”,对A股价值几何?问题不难回答。在这个市场,股息红利从来就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收益,相反,资本利得即股票转手差价才是根本。但对资本利得,A股税制却严重缺位,而这种缺位也可以看成是6月股灾爆发的因素之一。
目前,A股征收最多的是“雁过拔毛”式的印花税,对普通股民最不利。某种意义上讲,A股税制几乎一直呈现出“劫贫济富”的色彩。既然有关方面反复重申,要从制度建设上让A股回归“正常”,那么明显的税制错位也应该下决心进行重大调整。
“减税”看起来是个“万能政策”,推动实体经济靠它,提振A股也是。
前述通知中,除了持股1年以上的免税措施,税负也根据持股时间长短而调整,持股1个月~1年,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税负为20%。可以看出,红利税新政的政策目的明显,即鼓励对股票的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当然,股市维稳是政策制定者眼中更现实的目标。
《南风窗》记者了解发现,我国的红利税此前已有两次调整。2005年6月,我国对红利减半征收,即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二次是2013年1月起,我国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正式出台。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2013年的红利税收政策一直执行到了本次调整,后面两项和现在调整后的新标准大同小异。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红利税“减税”都分别发生在“牛市”之前。2007年,A股冲上6000点。2015年的“牛市”,也差不多是从2014年年初开始的。
新一轮的红利税调整对A股到底有多大的提振价值,暂时还不能下定论。但一个事实是明显的,A股投资者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根本就不是分红,而是资本利得。
分红和利得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两种主要形式,分红包括了股票分红(发放红股)和现金分红两种形式,而资本利得则是投资者转让股票的差价。对A股而言,绝大多数股民炒股的着眼点显然并非分红,而是后一种“倒差价”。
A股公司吝啬于分红是一个老传统。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推动市场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不断强化A股的分红制度。监管部门一度被认为将要推出“强制分红”制度,由于阻力太大,这一改革最后大打折扣,不分红的公司依旧不少。即便分红,很多公司也不过是做样子。每到分红季,沪深两家交易所和新闻媒体都必须定期“盯紧”这些“铁公雞”,才会有那么一点督促的效果。
除了上市公司分红的主观意愿不强外,当下经营现实也是个问题。按照wind数据的统计,剔除2015年新上市的公司后,2014年度,A股可统计的1925家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和为-1592.17亿元。上市公司越来越没钱,拿什么分?
再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分红也不一定真正受欢迎。重要的原因是,红利税一直不低,这被很多投资者认为是“损失”。对那些喜欢高频交易的股民来说,更会适用高税率。
因此,不论是从A股的分红现状,还是投资者的主观意愿来看,分红新政的实施,对A股转牛的推动作用,显然不能太乐观。
目前,A股需要征收的税收还包括了曝光频率最高的印花税。上世纪90年代初,深交所和上交所开始征收印花税。截至目前的20多年时间里,这一税种的调整次数差不多达到了10次,其中只有两次为上调,其他都是“减税”。
《南风窗》记者统计发现,和红利税相比,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更为立竿见影。1997年和2007年,我国分别有一次对印花税的上调,最终都导致了市场狂跌。而只要“减税”,市场立刻就有反弹。未来监管部门是否会祭出印花税减税的措施,市场很期待。
但从根本上说,无论是红利税还是印花税的调整,他们都只是个暂时的救市举措,中国股市真正需要的税制调整是征收资本利得税。
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反复提及要强化A股的“投资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各种制度设计都是为“融资价值”服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股民如果要长期持有一个股票,其前提不外乎两个,一是这只股票长期的成长前景,持有多年再卖掉,可以赚取不菲的差价,这也是价值投资。
另一种情况则是,股民一直持有,这只股票有着极高的股息,而且并不是一直发红股,而是每年现金股利发放慷慨。因此,在这种高现金股利的支撑下,股民认为股息比银行利息高得多,那么也会长期持有。
问题在于,这两种情况在A股基本不存在,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资本市场税收制度几乎是鼓励短期炒作,而不鼓励长期持有。因为,在二级市场,我国对个人征收红利税,却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简单来说,就是资本大佬,不论他炒股赚了多少钱,他都不用交税。但长期持有的股息,却需要交税。
A股的牛熊斗转已经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必要。一些财务专家认为,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是触发杠杆崩溃,导致6月大跌的罪魁祸首。因为,大股东和高管作为“内部人”对企业拥有最充分的信息,减持必然意味着对公司股价不看好,触发了市场信心的崩溃。
数据触目惊心。按照同花顺iFind的统计资料,今年上半年,近13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股票市值近500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减持金额的两倍,更远超上波大牛市2007年的24.81亿元及2008年的19.99亿元。
7月份,监管部门对这种减持进行了严控。证监会出台规定要求,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目前,权力部门查处“恶意做空者”的工作还在继续。而一些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如果要在中国股市寻找“恶意做空者”,那么这些减持的大股东和高管也可以算入。
除了本次“不合时宜”的减持之外,在A股,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和他们有关系的亲属或者大佬,对股价进行操纵并不少见。但由于没有资本利得税,他们来去的成本极低。
纵观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经开征了资本利得税,比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这些国家,税率一般多在10%~35%之间,持有时间越短,税率越高。因此,对持股者来说,越是短期炒作,成本越高,对庄家操纵股市容易形成很大的成本制约。
一般而言,很多庄家操纵股市都会借钱,而且这种借款的利息并不低,有些甚至是短期的高利贷拆借。比如,那些承诺给你年息40%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它们便极有可能会把钱拿去股市坐庄。因为只有坐庄,才能付得起这种收益。
在不考虑印花税等其他税收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个简化的计算。庄家A自有本金1000万元,借款9000万元,月利1%,最终1亿入市买入操作某只股票。假如操作时间是1个月,股价上涨30%之后卖掉。在没有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庄家最后可以拿到的收益是:3000万炒股所得-90万利息-本金1000万=1910万。
如果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情况是:由于持股时间太短,资本利得税税率需从高,需要按照30%的高税率征收。那么庄家最后拿到的收益是:3000万炒股所得(1-30%)-90万利息-本金1000万=1010万。
如果把1000万元作为本金,征收资本利得税意味着坐庄的“本金收益率”从1910/1000降低到了1010/1000,降低了将近50%。在这种情况下,灰色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将直线下降,这不但对股市,而且对金融的整体稳定都是有好处的。
但遗憾的是,开征资本利得税并不容易,这必须从当初A股取消该税种说起。
在A 股,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和和他们有关系的亲属或者大佬,对股价进行操纵并不少见。但由于没有资本利得税,他们来去的成本极低。
1990年代初,中国股市尚归地方政府管辖。1990年6月,深圳市曾颁布一份名为《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要求对转让股票所产生的收益征收10%~2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这是A股最早的资本利得税。
但从1994年起,国家统一取消对股票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还是那个耳熟能详的原因:配合国有企业改制和鼓励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当然,前面一部分才是重点。 其后,财税部门又多次下文重申对股票转让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A股“牛散”特别多,却没有炒股的“牛企业”,其实这很大程度在于投资者对于缴税的规避。因为,如果是企业炒股赚钱,那么可能将资本利得最终作为企业所得,而征收企业所得税。一遇到牛市,企业炒股被追缴企业所得税的事情屡见报端。
所有人都清楚,資本利得税是一个颇为凶猛的税种,对股市的影响一点都不亚于印花税。上世纪末,在全国的一次税务工作会议上,开征“证券交易税”曾一度被列入工作要点。消息一出,股市应声而跌。其实,这个讨论中的“证券交易税”更类似于证券印花税,而不是对炒股所得征收,但却被一些人当成了资本利得税开征的前兆。
近20年来,对于股市开征资本利得税的讨论从未停止。《南风窗》记者查阅近年的公开新闻报道发现,几乎所有对此公开表态的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和分析师都会坚决反对这个税,其理由主要是开征将打击市场积极性,让市场预期混乱等。说到底,这个税不利于“牛市”的形成。
而支持开征这个税的人则主要是学者,其理由主要是,资本利得税主要针对炒作差价征收,开征必然有利于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持有。更进一步讲,这将极大地改变A股高换手率和短期炒作的老毛病。
此外,支持论者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理由:资本利得是一种调节收入的税种。因为,资本大佬或者庄家将是税负的主要承担者,而普通的散户“亏多赚少”,并不是剑之所指。甚至还有更激进的观点建议,中国应该把资本利得税征收之后用来作为“投资者保护基金”,以达到股市的公平正义价值。
纵观全球,那些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得当,价值投资色彩浓厚的股市,多数都开征了并不低的资本所得税。相反,在那些庄家横行的后发市场,资本所得税几乎一直难产。
台湾股市曾是庄家横行的地方。上世纪末,1998年,台湾当局曾提出要征收“资本利得税”,虽然仅仅是试探,结果台股加权指数连续跌停,19天便跌幅达1/3。而目前,台湾股市的“资本利得税”早已变异,成了并未严格征收的“证所税”,而各方势力还一直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和争斗。
在美国等发达市场,股市的资本利得税一直在严格征收。在上个世纪,美国资本利得的最高税率甚至达到了50%,而现在已逐步下降,最高税率为35%。同时,也根据持股时间长短,将资本利得分为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对两者设置差异税率。
这些年,华尔街甚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股神”巴菲特之所以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这样的股票,除了这些大公司有可观的股息之外,对资本利得税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按照美国税法,只有实际卖出股票才需缴税,股价上涨后,只要不实际卖出便只是“计税”,“计税”作为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用实际缴纳。对巴菲特“不感冒”的人认为,巴菲特并没有那么“神”,通过“避税”来保有现金,也是他的重要财务技能。
目前,A股曝光率最高的税种是印花税。印花税无论亏损,每笔都征收,因为股民喜欢换手,是主要承担者,所以印花税也被称为“穷人税”。今年上半年,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约138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发生大股灾,印花税却大丰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
真正要让A股回归“正常”,请从税制改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