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诺贝尔奖的一些原则

2015-09-10 07:22冬雪
百科知识 2015年20期
关键词:施一公罗伯茨杨振宁

冬雪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于2015年8月先后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一篇和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两篇。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弄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开发高效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施一公研究组的成果随之被国内外一些专业人员和媒体评价为“诺奖级成果”。 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称,“我个人认为,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何谓“诺奖级成果”?

什么是“诺奖级成果”?“诺奖级成果”据称较早是杨振宁对中国某位科学家研究结果的评价,杨振宁称,“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杨振宁的意思是,某些研究成果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意义相当或重要性不相上下。不过,杨振宁只是说“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而没有说在中国本土有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

施一公等人的研究当然相当重要。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分第一步转录、第二步剪接和第三步翻译组成。目前,第一步与第三步中的关键催化器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的结构解析已分别被授予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基因表达第二步中的关键分子剪接体的原子结构解析因较复杂,多年来无人揭秘。施一公等人的最新成果解析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阐述了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施一公本人认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

如果再稍加解释,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其一,基因表达是生命本质现象之一,如果出错,人就会患病(遗传病),反之则健康;其二,基因转录(第一步)和翻译(第三步)已经分别获得诺贝尔奖,现在基因剪接(第二步)的机理也已阐明,按重要性和类推原则,基因表达的第一和第三原理被阐明都获得了诺贝尔奖,第二原理的揭示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应是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是时间问题。

不过,诺贝尔奖真是一个不太好预测的奖,在其历史上始终夹杂着一些在“诺奖级成果”之外的因素和成分,因而也左右了该奖的评选和颁发。比如弗洛伊德一生都在等待并自认为其研究成果和学说能获得诺贝尔奖,却终生无缘诺贝尔奖。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诺奖级成果”与得诺奖是两回事。

有成果未必能获奖

发表了“诺奖级成果”是否就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是,从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来看,否定多于肯定。在这个方面,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英国科学家理查德·约翰·罗伯茨的意见可能更具参考意义。罗伯茨与美国科学家菲利浦·艾伦·夏普由于在真核生物的基因内含子以及基因剪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而共享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2015年4月2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发表文章称,获得诺贝尔奖有10个简单原则。

罗伯茨对于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第一个忠告便是,不要一开始就把目标确定为获得诺贝尔奖,而且,这不仅是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法则。

无心插柳,不要有意栽花

尽管获得诺贝尔奖有许多要素,但无心插柳是第一要素,或可算为“诺贝尔奖大法”。获得诺贝尔奖的首要法则就是,不要期望,想都不要想自己会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你能够做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科研、提出好的问题、努力解答、寻求那些“奇怪的”结果,说不定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运气好,能够搞个“大新闻”,说不定还能得一两个奖。再如果运气特别好,那么你说不定还有那么点机会得到诺贝尔奖。不过,罗伯茨更认为,运气这种事,哎,你也懂的。

如果不理解运气的话,吴健雄的遭遇是一个很好的解释。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他们只是提出了这个假说,从实验上去验证的是吴健雄,但后者并未获奖。对此,吴健雄感到极不公正,而且受到极大伤害,对其中的原因科学界也有过种种猜测和解释,其中江才健的《吴健雄传》提供了一种说法,即做实验证明宇称不守恒的人不只是吴健雄,还有其他人。出于平衡和不得罪人的原因,评委会落下了吴健雄。过去,人们认为这是诺贝尔奖评选中的不公正和歧视,其实,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运气可能没有眷顾吴健雄。

失败为成功之母

失败为成功之母同样适用于或更适合于赢取诺贝尔奖。一般而言,实验失败无外乎两种主要原因。第一种就是,你在什么地方搞砸了。如果不是最初就没有仔细想好怎么做实验,那就是你用的混合试剂出了问题,或者标记没有做好,还有可能是仪器不准。对于种种失败原因,没有其他办法,你还是再重复吧,直到成功为止。

有意思的是,还有时候,你想得到的结果,或许真的不存在,真实情况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这时候,如果足够幸运,你会去想是不是之前的常识出了问题,那么怎么检测之前的“定理”不对呢?运气再好一点,能够证明确实是之前的理论错了,说不定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合作求小而精,不求大而全

合作对于赢取诺贝尔奖有好处,因为有时候合作不仅对实验有好处,而且也是很好玩的事情。结合不同专家的智慧,说不定真能有一个大的发现。但是,合作要小而精,不能大而全,一般不要超过两个人。为啥呢?很简单,通往诺贝尔奖的船上只能挤得下3个人,因为同一奖项诺贝尔奖得主最多就3个人。

因此,另外两个合作者就得好好挑选了。人多了,说不定一些潜在的合作者成为了竞争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留意家族遗传和世袭

尽管血统论是不公正的现象,但诺贝尔奖的获得或多或少沾染了遗传和世袭,这可能是近朱者赤的体现。至今,共有7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孩子(或者后代)也获得了诺贝尔奖,4对夫妻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例如,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们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共同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到一个曾经获得过诺奖的实验室工作

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受益于这条法则。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实验室,其中走出过不少于9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其中更有科学界的泰斗弗雷德·桑格,他因为蛋白质氨基酸测序和DNA测序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和1980年)。

实际上,在这其中,他还发明了核糖核酸的测序法,但是并没有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看来,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没有发3个诺贝尔奖给一个人的意愿。

在一个将会获得诺奖的实验室工作

这一条非常有用,甚至比“到一个曾经获得过诺奖的实验室工作”管用。如果能够进入那样的实验室,而且参与了重大发现,将是非常有益的。能够找到一匹很有潜力的黑马,并且能够搞出大发现,同时你的老板还愿意同你共享诺贝尔奖的荣耀,那么就要恭喜你了!

然而,不用想也知道,这很难。你还需要确定,重大发现是在你离开实验室之前就会获得,要不然就亏大了。

运气和勇气的结合

运气,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最大因素。可能的原因是,当我们认为公认的理论是对的,然而结果被证明是错的,而我们还坚持继续基于这个公认的理论进行实验。如果我们能够足够幸运,果断抛弃这种公认的理论,那么很可能我们就将迎来重大发现。

然而,这种转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运气。

不要套近乎或做公关

一切以诺贝尔奖为中心,这一点被太多人证明简直是灾难性的错误。很多人在提名后确信自己将要获得诺贝尔奖,于是他们就开始筹划自己的得奖感言,开始计划着四处游学讲述自己的成就。这还不如不知道被提名,然后在一个早晨接到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这将是多么大的惊喜。

实际上很多人做得更出格,他们每年年底寄给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自己的文章,作为对委员会的提醒,来表示自己取得了多大发现。这显然是在套近乎和做公关。但是,这种人是肯定不会被提名的。可以想象,那些评审人晚上在酒吧里会怎么取笑这样的人。

与瑞典科学家友善

与人为善不仅是对的,而且对于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必须的。有些诺贝尔奖得主会因为挑战错了对手(与人为敌),本应该得到的诺贝尔奖却被严重推迟了。因为谁也不会知道,你所挑战的人是不是已经进入了诺贝尔奖的评审委员会,或者你们干过一架之后他就成了评审委员会成员。

佩顿·劳斯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从1911年等到了1966年,等了半个世纪,在死前4年终于得到了诺贝尔奖。佩顿·劳斯1879年生于美国,是美国微生物学家,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1909年他在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1970年逝世。1966年因发现劳斯肿瘤病毒,他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种病毒至今仍是癌症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材料。

相对来说,与瑞典科学家友善太容易了,罗伯茨本人就认为大多数的瑞典科学家都是和蔼可亲、非常好相处的人,而且很有合作精神,尤其是,他们很多人都可以成为很好的酒桌上的知己。所以,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对所有瑞典科学家都要好一点。

学生物获奖概率更大

为啥学生物?原因太多了。首先,生物学很有趣,与日常生活相关,而且还有太多的领域没有弄清楚。相对于其他领域,生物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会大很多。生物学包括了很多内容,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进入全新的世界,新的交叉学科,这会非常有意思。

其次,生物学不像物理、化学亘古不变,生物学总在进化,昨天的真理,今天或许就不适用了。最后,与生物学相关的诺贝尔奖有两种,即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样,你就提高了50%的获奖概率。

当然,获得诺贝尔奖的首要法则就是,不要期望获奖,这是第一条法则,相当重要,所以罗伯茨强调了3遍:第一条不应被忽视,第一条是唯一法则,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3遍。就算是大科学家如玛丽·居里,或者弗雷德·桑格,也遵守这第一条。

如果说有例外的话,那就是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没有遵守这第一条。因为,鲍林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确实比平均概率高了不少。

当然,罗伯茨的这些忠告也是一家之言,诺贝尔奖除了文学奖与和平奖之外,有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经济学奖,这些专业,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只要研究成果含金量充足并且有足够的运气。而且,人们对杨振宁的话也别理解错了,杨振宁只是说中国未来20年“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而没有说未来20年在中国本土有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

百年诺贝尔奖的历史表明,成果的重要与能否获诺奖无必然联系,有些获奖的成果并非当之无愧,还有更多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并未获奖。成果固然是获奖的重要原因,但其他原因,如运气、评委的态度,甚至偏见和欺骗,都可能左右该奖的评选,不要把“诺奖级成果”与获得诺贝尔奖等同起来。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责任编辑】张田勘

猜你喜欢
施一公罗伯茨杨振宁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艾玛·罗伯茨:甜美的“星二代”
杨振宁的放弃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
施一公的舍与得
艾玛·罗伯茨:“星二代”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