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达川样本

2015-09-10 07:22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人民论坛 2015年27期
关键词:普法救助民众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编者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委政府应当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途径,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以民为本,依法治区,结合当地区情,积极创新,走出了成效显著、富有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为了全面了解达川区社会治理的经验与探索,近期,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专家学者,对达川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认为,在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达川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系列举措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会治理即政府通过与民众、社会其他组织的互动合作,通过整合政治、经济、教育、司法等社会资源,不断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共同实现基层社会问题的协同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解决体系中“短板”和“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选择。

以民为本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前提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从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

达川区始终秉持法治达川建设为了民众、依靠民众、造福民众、保护民众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参与热情,让民众成为法治达川建设的受益者和监督者。

完善救助制度,解民之困。十大民生救助制度是达川区委、区政府“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具体实践。达川区委、区政府提出“一套制度,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以民为本救助理念,对困难群众实现一站式救助。《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将火灾受灾户、自然灾害受灾户、因灾死亡人员、特殊病种、流浪乞讨人员、重点优抚对象、高龄老人、残疾人、贫困精神病人、临时生活困难户十类群体列为对象,并针对性地制定救助标准和程序。为流浪乞讨人员增加了提供卫生食品、基本住宿、返家车(船)凭证等具体救助内容;为残疾人细化了阳光家园计划救助制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贫困残疾人(子女)大中专学生救助制度和白内障复明救助制度。自2013年10月实施以来,十大民生救助制度为全区12.88万困难群众和高龄老人发放救助资金49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民情说吧”,畅民之意。达川区为了让群众敞开理性表达诉求,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在人口密集区设立多个“民情说吧”。“民情说吧”外形与电话亭相似,内部装有摄像、录音设备。民众均可进入“民情说吧”畅所欲言,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由专职工作人员将这些群众意见收集回来,梳理分类,集中交办,及时办理与回复。达川区这一“开门搞活动、用心听民声”的举措能够更好地倾听民声、集纳民智、反映民情。

依法治区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达川区全面部署、重点推进依法治区,依法安区工作。结合区情,积极推行普法先行、依法执政、司法助民、厉法安城的“四法”治理模式,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民众安全,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达川区实施“315群众工作法”积极探索将信访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的有效办法,并以此促进基层社会治理。“315群众工作法”是达川区的一项创新举措 ,即:实行“实名举报、查实奖励、诬告查处”三项制度,坚持“一切信访问题都要在法律政策框架下研究解决”一项原则,实现“解决到位、帮扶到位、处置到位、稳控到位、问责到位”五个到位;采取联合接访、挂牌督办、信访听证等办法,着力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瓶颈,依法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解决。“315群众工作法”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缠访、闹访、以访压法以及突破原则底线解决信访问题的现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315群众工作法”已经取得较好成效,信访总量和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持续大幅下降,信访事项办结时间大幅缩短,初信初访化解率达89.2%,到期办结率达100%,重大敏感时段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零非访”。

全民普法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途径

卢梭曾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民众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让民众认同法律最根本的是民众首先需要了解法律。

达川区紧贴民众需求,围绕培育民众法治意识,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在原有的基本普法活动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法治宣传;通过采取订单式普法、案例式普法、项目化普法等措施和开展“万场微电影、法治进千村”等活动,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普法。同时,达川区选拔一批“法律明白人”,让他们主动进社区,主动进家庭,带动民众参与到普法宣传教育学习中来。

印制《居民家庭常用法律知识手册》,免费为民众发放;开放法治微信,设置法律宣传长廊、法治机关宣传阵地、法治文化墙、法治文艺演出。此外,重点在企业、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形式多样。例如,安排法治宣讲员进企业开展法治讲座,组织企业集中宣讲安全生产法等。

干部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能力成为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事关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推进法治达川建设的进程中,达川区推动自我革新,培养干部的法治思维。坚持带头学法,建立健全党委会、行政办公会、职工会等会议学法制度,制定了年度学法计划、将法律法规纳入党校各类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法律素养。

达川区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法治,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

一是抓好法治宣传平台建设。在区电视台开设了“法治达川”栏目,在区广播电台建立了“依法治区在行动”栏目,开通了法治短信平台;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党校干部法治培训教育基地、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打造了30米长的仙鹤路法治长廊和东西干道、南北干道法治宣传一条街。

二是抓好普法学法宣传。达川区大力开展专家讲法、送法下乡、专题法治宣传、培养法律明白人等多种普法学法宣传活动,开展法律明白人专题法治培训100余场。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做到法治意识进心入脑。

三是抓好“法律七进”。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了“法律七进”活动。地税局机关开展纳税人进大厅面对面法律讲解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法治乡镇、法治机关、法治村(社区)等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和“10个10”平安创建活动,确立了翠屏街道、花溪社区、地税局等一批重点推进乡镇、社区、单位,通过抓点示范、重点推进,引领达川区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

达川区创新社会治理的启示

达川区创新基层治理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功案例,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大创新,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基层的有效治理,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要以民为本。习总书记曾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组发现,达川区始终把政府工作与民生需求相结合,通过主动了解百姓之所求,积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如“315”工作法、“十大民生救助制度”等,完善政府工作方式,解民之困,除民之忧;始终将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导群众广泛有序参与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并且在群众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普法教育,使人民群众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始终将制度规划与实践相结合,不仅通过察民情、闻民意,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与规划,并且迅速有效地落实,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没有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是由方方面面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综合性、系统性是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治理既是对全社会的治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参与治理的各组成要素的创新。在此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是人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最基本、最直接的载体,捕捉和传输社会需求最敏感的触角,也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基层同时又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调研组认为,达川区的经验做法为基层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典型之路,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责编/ 刘广为 樊婧云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普法救助民众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普法
普法
普法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