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生
【摘要】中国抗战胜利日阅兵对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种展示本身,对于国际上一小撮右翼势力企图对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图谋,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压制和打击。这种震慑的正面作用,将会发挥长期的效果。
【关键词】 阅兵 胜利日 军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其中主流方式之一是举行阅兵仪式。其中最著名的阅兵式是俄罗斯的红场阅兵,以及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阅兵。美国几乎没有国家或政府举办的大阅兵,只有5月28日“阵亡将士纪念日”前一天在华盛顿由民间机构组织的“雷霆万钧”大游行以及各地民间机构在其他纪念日举行的一些由国民警卫队、民间组织和附近驻军参加的松散阅兵仪式,类似奥林匹克运动会入场式。英国阅兵主要和女王庆典有关,对于庆祝二战胜利的阅兵,主要在每年5月8日举行,规模较小,也不展示武器,往往只有分列式、校场阅兵、街头行进等项目。
阅兵安排比较相似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等。这些国家的阅兵,一般包括步兵方队、武器装备方队、群众游行等内容。当然各国在细节上还有很多不同。
中俄两国的阅兵异同
中俄两国的阅兵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主要的相同之处包括:第一,阅兵目的都是展示军威,展示军队建设成就,展示国防科技发展力量,团结人心,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震慑国内外敌对势力;第二,受阅仪式最重要的是分列式,各个军兵种的步兵方队首先出场接受检阅,然后是机械化武器展示方队,空军部队各种作战飞机飞行展示等;第三,展示装备主要是现役主战装备,而且主要是本国独立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包括一些新装备,以展现自身国防科技新成就和强大军事力量;第四,阅兵规模均比较庞大。
中俄两国阅兵不同之处包括:第一,俄罗斯阅兵比较频繁、密集,几乎每年都举行一到两次阅兵。而中国在阅兵次数上则比较少,一般是逢五逢十举行国庆庆祝阅兵式。今年9月3日将是中国首次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第二,俄罗斯的阅兵检阅一般是由国防部长进行,然后向总统报告。而中国的阅兵检阅一般是由军委主席及最高国家领导人进行。第三,俄罗斯在胜利日除了由中央政府举办的国家阅兵仪式以外,各主要城市和地区也都举行地方性的阅兵仪式。而中国往往不同时安排地方性的阅兵仪式。第四,俄罗斯阅兵比较重视历史传统,一般都设置过去军队的方阵,展示过去军队使用过的主战武器。同时比较重视老兵,一般都有老兵方阵,并且有大量老兵代表坐在观礼台上观看。中国过去的阅兵一般没有这方面安排,今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将会出现有关抗战老兵的安排。第五,俄罗斯阅兵往往邀请多国军队参加,中国阅兵仪式以前没有外国军队参加,今年胜利日阅兵,将首次邀请多国军队参加检阅。
各国胜利日阅兵的来历与演变
俄罗斯的阅兵仪式,除了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外,还有11月7日为纪念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而进行的阅兵。以彰显俄罗斯军队和军人大无畏的传统。
法国属于西方大国,在大国阅兵仪式中也比较典型。除了每年7月14日举行的国庆日阅兵外,一般在5月8日欧洲胜利日举行小型阅兵仪式。在这一天,法国总统在共和国卫队护卫下,首先在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旁的戴高乐将军铜像前举行献花仪式,然后前往凯旋门举行小型军队检阅仪式,并和二战老兵握手致敬。最后向凯旋门下的二战无名烈士墓献花,寄托哀思。阅兵仪式规模小而程序简单。
朝鲜阅兵仪式比较多,主要的在4月25日的人民军建军节,8月15日的朝鲜解放日(也称光复日)和10月10日的劳动党成立纪念日,其他还有7月27日的朝鲜战争停战纪念日等。朝鲜主要三个有阅兵式的节日,都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有关。朝鲜基本承袭了苏式阅兵的传统,同时又有其独创的成分,如将单兵武器射手单独编队。
印度没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的阅兵仪式,一般每年举行三次大规模阅兵,包括1月15日的建军节大阅兵、1月26日的国庆日阅兵和8月15日的独立日阅兵。
胜利日阅兵对抑制军国主义复活具有震慑作用
西方国家的阅兵大多数局限在仪式方面,规模很小,一般也并不展示新研制的武器和装备,因此更多地可以看作是在礼仪礼节上发挥作用,对抑制军国主义复活和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基本上不太可能发挥太大的作用。
俄罗斯和中国等这一类国家的阅兵,规模盛大,军容齐整,不仅展示了军队和军人的威仪,而且展示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的确有震撼内外的效果。作为军人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对于普通民众,阅兵式所激发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向心力、凝聚力和安全感则更为巨大。
就国际效果而言,阅兵式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军力的一个极好机会,但是,也容易产生不同的效果。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是正面的效果,即展示中国军队良好的形象和强大军事力量,让敌对势力受到震慑而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负面的效果,即一些国家和媒体会借机大肆炒作,鼓吹中国通过阅兵展示“肌肉”,威慑四邻,借机再次炒作“中国威胁论”。甚至有个别国家,把中国阅兵和自身联系在一起,认为中国搞胜利日大阅兵是为了牵制自己。很显然,这种对号入座,多少有些贼人胆虚的嫌疑。
而实际上,在八年抗战当中,中国军民伤亡达到3500万人,如果按照14年抗战算,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应该在4000万人以上。面对这样的民族苦难和民族牺牲,我们怎么能够不利用恰当的时机再加以祭奠和纪念呢?同时,也教育年轻一代不要忘记历史的苦难,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提高我们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自豪感,展示新中国建立以后伟大的发展成就。当然,这种展示本身,对于国际上一小撮右翼势力企图对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图谋,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压制和打击。让他们看到,今天的中国与中国军队已经不同于过去。这种震慑的正面作用,将会发挥长期的效果。
(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导,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①《国外胜利日阅兵闻思录》,《国防参考》2015年4月下,第8期。
责编/杨鹏峰 谭峰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