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那么大,我想漂一漂

2015-09-10 07:22阙政
新民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群演路人甲公会

阙政

徐文荣本不是横店人。3岁的时候,为了躲避日寇,他跟着家人从东阳的另一个小村庄迁徙到横店,只因为听说那里的人都能吃上大米饭。这位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当时大概不会想到,半个多世纪后的横店,不仅仅吃的比大米饭好上十倍百倍,还成了全国有名的“抗日基地”。

横空出世,店乃一城

虽然位处“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从上海到横店仍然算不上特别方便。因为没有火车直通,只能先坐大巴到东阳市。一路上几乎都是山路连绵,隧道一个接一个,像进入“东方好莱坞”之前的暗灯提示。4个半小时后,还要在东阳坐上半个小时的车,才终于进了横店镇。

可想而知,20多年前横店刚打算转型旅游经济的时候,有多艰难。当年徐文荣受无锡唐城启发,找央视台台长谈,想把影视基地建到横店来,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小地方没有人会来拍戏。

但是从一爿缫丝厂起家的徐文荣想得很明白,要在农民堆里搞出高附加值的产业,必须得有文化氛围。横店没有名山大川,他就建起五个民俗村,“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1996年,凤来了。谢晋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在横店选中一个小山坡,徐文荣组织了120支工程队,在三个月内造了120栋房子,成就了横店的第一个影视基地:“广州街”景区。

次年,为配合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剧组,横店又打造了巨大的“秦王宫”景区。随后一发不可收,以故宫为模板一比一复制的“明清宫苑”景区、“清明上河图”景区、“明清民居”景区逐一拔地而起。上百亿的投资,最终让横店镇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影视城——“横空出世,店乃一城”。

远看,横店只是几百个村落,伏隐在山谷里。走近了,才看到十分钟穿越一个时代的各种文化主题公园。一个个景区让人联想到贾樟柯的电影《世界》。买一张880的联票,你可以任意选择3个最大的景区游览,还附送一晚宾馆住宿。看腻了人造的古代,还有水上乐园“梦幻谷”可供亲子狂欢。短短一个周末,就能在横店玩遍古今。为了让游客感觉“值回票价”,每个景区还安排了各种演出:梦幻谷的“火山爆发”、秦王宫的“登基大典”、清明上河图的“汴梁一梦”、广州街的“大话黄飞鸿”……杂技演员飞天走地策马扬鞭,像横店梅雨季刚刚过去后的桑拿天一样,火辣刺激。

2010年,这里已从国家4A级旅游区,升级到5A级。每年的游客上千万。

为什么是横店

和游客量成正比的,还有这里的剧组数量——每天都有三四十个剧组同时在横店开工,1500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你数得出名字的中国导演,都在这里拍过戏”。全国数千个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没有一个能有这样的吸引力。

横店之大,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初建成时,为了筑巢引凤,横店让所有影视公司免费用景。在真的故宫拍戏,每个小时要花10万场租费,但在横店一比一大小还原故宫的“明清宫苑”,拍戏不要钱。直到现在,横店景区仍然保持着低价的传统——小景一天三五百,最大的秦王宫也不过上万。如果剧组使用的景只有一两个,免费也不是不可能。

省钱之外,横店还帮着省事。策划统筹、设备租赁、灯光摄影、置景美术道具、服装化妆、群演武替、运送车队、住宿餐饮娱乐、后期宣发……一个剧组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横店找到。

在横店商贸城的道具库,大到飞机坦克、火车车皮,小到一双筷子一只碗,100多万件道具随时等待剧组的垂青。假使这100万件都不能符合剧组的需求,横店还有各种道具师,木工、铁匠、石膏模型……当场就能给你做。一比一的仿真枪,除了没有弹簧和撞针,其他都能做得一模一样。

拐个弯,车子开上三公里,绕到横店的另一角,四层楼的“老北平影视服装制作租赁”就在眼前。店主饶先生最早也是个横漂的群演,白手起家做起了服装生意,主营年代戏、抗战剧。不止租赁,还做“大包”,有自己的设计师、剪裁师和缝纫工——从设计、出样,到给演员量尺寸、试装,再到现场跟组,做足全套。

如果要租赁,四层楼的仓库里足足有几万套服装,尤其抗战剧,共军、国军、匪军分类排开,帽子衣裤皮带绑腿鞋,成套路,成体系。租一套衣服一个月的价格大约在15-20元,租得越多越便宜,关系好的熟人过来,连清洗费都免了。

横店的整个影视产业链上,还包括进驻其中的500多家大小影视公司、100多个艺人工作室——去年年底,这里迎来了阿里影业的入驻。广电总局还把审片权限下放给了浙江省广电局,以便在横店“就地审片”。与此同时,这里还有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时刻培养着接班人。以便延续“本子进来,片子带走”的传统。

入夜,10点多的万盛街上仍然万家灯火。短短不到一公里的万盛南街,不只云集着大小食肆,横店集团总部和横店影视城公司也坐落其中。街头烟雾缭绕的地方是烧烤摊,相隔几百米之遥,却是一个宁静的度假村——山路盘旋而上,一路静寂无人,头顶有几只蝙蝠飞过,隔几分钟能看到一辆豪车驶过——来横店拍戏的明星,一般就住在度假村的星级酒店里。度假村里除了酒店,还有Spa中心和一家名叫“华丽人生”的夜总会。晚上8点过后,夜总会里的小姐红妆素裹,一字排开等待在门口。

而白天,刚过了梅雨季的横店天天晴朗,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头又搭起了脚手架,另一些景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北漂之后有横漂

继“北漂”之后,曾有过“南漂”——代指全国各地去横店等南方城市闯荡的人。但随着横店的一家独大,这个词很快变成了“横漂”——横冲直撞在东方好莱坞的人。

最早有“横漂”这个概念,大约在2001年。彼时,横店刚刚造起几座大的景区,有一些剧组过来拍戏。当年懵懵懂懂漂到横店的人,如果现在还留在横店的话,已经是十三四年的老横漂了。

一位老横漂“张哥”告诉《新民周刊》,刚来的时候,横店就是一个小山村的样子,建设不到位,演员也少。房东听说他漂来做演员,还不肯租房给他,嫌他们动静大,怕他们惹麻烦。

就是这十几年,他眼看着景区一个个扩建,楼盘一个个造起来,群演的工资也从一天8小时20元,涨到了48元。

2003年,原横店集团浙江影视旅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也是在这一年,演员公会成立了。对所有的横漂群演来说,横店之所以比起其他影视基地是一个更好的去处,正因为它有这个坐落在大智路上的“演员公会”。

据说北漂的群演,即使你是在八一厂门口,或者北京电影学院里面找到所谓的“经纪公司”,最终也很可能让人榨干随身财物,被带往怀柔的小村庄,睡在大通铺,平均半个月打一次群架,演戏一年下来拿不到一毛钱。小村落里形似黑社会的帮派统治是半公开的秘密,八一厂门口的群头组织也早让公安取缔了。

而在横店,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群演进到镇里,先去公会开工作联系单,拿着联系单去派出所开暂住证,再去公会办演员证,花10块钱就能名正言顺地当上演员。

不过,有证在手并不等于上岗,有没有戏演,还要看群头带不带你玩。2013年公会改革之前,横店有大大小小的群头——大群头多是横店各村的村干部,按照村落所在景区的不同划区分块,名义上5年一次投标竞地,实则各有归属,是典型的村落经济。大群头最多能带五六百号群演,再层层分包给小群头,从剧组给的报酬里抽成。群演报多送少“吃空名额”是公开的灰色收入,还经常安排同村的老人去充当群演,“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零花钱,令剧组哭笑不得。

2013年改革之后,群头的权力被削减,公会的权力变得更大。从前的“群头”也都变成了现在的“现场管理员”,竞聘上岗,上面还有公会的“协拍经理”和总经理加以管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每个月5号和21号群演在公会门口排队拿“当票”领工资的场面不见了,薪水会每个月分两次自动打到群演的银行账户里去。而这次的改革也使得群众演员的收入有所增长。现在的行情是:最底层的群演,一天八小时48元;接着是群特,就是群众特约,80元一天;然后就是特约,150-300元之间的都叫小特,400-800元的是中特,800元以上的就是大特。

但即使是看起来收入较高的“特约”,也不是天天有戏拍,毕竟就三四十个剧组,一拍就是几个月,这个剧组用了你演某个小角色,为怕穿帮,就不会再安排你演别的角色。平均下来,一个“特约”每个月能接到的戏不超过10天,收入只是比天天开工的“群特”略好而已。

为了生存,有些特约也会放下身段,在没有合适戏的时候去当群演。而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演“角色”,当个“跟组演员”——这意味着有宾馆睡,有免费伙食,有稳定收入。

到处都有路人甲

现在,横店有三分之一是外来人口,以河南人和东北人居多。横店本地居民之中,也有超过半数的人正在从事与影视相关的服务行业。

“横漂”显然不只是群演,但许多“横漂”到了横店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却很可能正是群演。目前,常驻横店的群演、也就是“路人甲”们,有2000人之多。

路人甲的来历许许多多,有些是放假的学生来过一把明星瘾——这些人大都在拍了一两次戏后不辞而别,有些还穿走了剧组的戏服,猛发朋友圈。搞得演员公会决定:每年七八月份停办演员证。

富二代当然也有来做演员梦的,还有辞去高收入工作来重启人生的。但走在横店大小街道上,规模最大的路人甲们,其实和各地的小镇青年没有太大区别。因为明眼人都知道,所有重要的影视角色都在北京选,次要的才来横店就地拉人,而横店的戏来来回回也都是宫廷、抗战……要做明星梦,横店只是个跳板,机会比北京更渺茫。电影《我是路人甲》里,横店镇上那个重新走动起来的钟摆,在实际生活中,指针还是始终停留在8点19分。

但如果只求简单生存,那么生活在横店并不艰难——到处都是廉租房,150块就能住一个月,500块的还能有淋浴、空调和网络。每个月当上几回“人肉背景板”,就够吃用开销。大太阳下穿着盔甲拍戏固然辛苦,但也“再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比这个更舒服——一天就拍几个镜头,没事树荫下一躺,是个人都能干”。

虽然每个人都会说自己想做下一个王宝强,但内心的潜台词却可能是“红不了也没关系”。如果缺少学历,又没有多少上进心,不愿意吃苦,即使换一个城市漂,去那些世界500强的血汗工厂过朝九晚五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也未必就比在横店呆着强。“上哪儿打工,也都是在同一个太阳下晒。”

而横店,相比更多的穷山恶水,至少是有大米饭吃。比起血汗工厂,这里也显得更有人情味——路人甲和路人乙同病相怜,能帮就帮。还有人拜师学艺,师兄弟和睦互助。假使遇到潜规则又不愿意接受,随时可以转头离开——就因为这里是横店,每天都有人来,也每天都有人走。

在万盛街上,记者遇到一个东北来的姑娘“花花”,刚到没几天,一切都还很新鲜。顶着太阳拍了几天戏,脸晒得黝黑,“敷多少面膜都补不回来”,但是一到片场,需要她们挥手喊叫的时候,她总是特别卖力。“旁边的老油子们笑我,一看就是新来的。”

而在这里漂了十几年的人,则索性定下心来,一边把“路人甲”当作一份寻常工作,一边让一种名叫“机会”的东西在心里忽隐忽现闪着微光。梦想和现实很奇怪地在他们身上交融,此消彼长。

说真的,放大来看,又岂止是横店才有“人肉背景板”呢?

猜你喜欢
群演路人甲公会
群演合唱对城市文化建设中作用及其实践策略
“兄弟情深”还是“虚情假意”
——基于FPS游戏《穿越火线》战队公会的网络诈骗行为研究
如何让人物从“路人甲”变成“主角”
网络游戏公会运营发展及公会管理成员角色特点研究
——以FPS游戏《穿越火线》战队公会为例
群演的“救命稻草”
——在横店影视产业下诞生的演员公会
青岛东方影都《群演公社》全国群演大赛海选结束全国“群演联盟”在京成立
你算得出甲能喝几瓶汽水吗
湖北公会用好劳动总裁总工会派出庭
《我是路人甲》横店漂流记
浅谈工会“家文化”的公司文化氛围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