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安 刘平
平昌县位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优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产业使“江口水乡”、“酒乡平昌”盛名远扬。近来来,平昌县积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务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基本实现“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的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平昌金宝新区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和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平昌县委、县政府决定跨河发展金宝新区,聘请国内一流水平的设计团队编制规划。3年来,金宝新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先后编制完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金宝大道、滨江大道景观规划,完成了金宝核心区、金宝大桥南北两岸、思源实验学校、五一物流园区、食品饮料工业园等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审批。
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一次规划、分期建设。2014年至2015年为新区建设基础期,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回迁群众全面安置,集聚人口5万以上;2016年至2018年为提升期,金宝核心区基本建成,特色产业、优质教科文卫、便民服务突破性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集聚人口10万以上;2019年至2020年为拓展期,产城相融初具规模,人气商气活跃繁荣,生态环境优美,集聚人口15万以上,全面建成“宜居新城、宜业新城”的交通枢纽中心、产业集聚区、生态居住样板区、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合理布局
按“一带三区两中心”的总体框架,新区以金宝大道为纽带,向西延伸连接以行政办公、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黄滩坝片区;向南延伸沟通以商贸、物流为主要功能的五一片区;以食品工业为主的何家坪—马家坪片区;向东跨越通过星光大桥连接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星光工业园区。依托五一火车站、五一物流园,重点加强新区公交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停车场和新区公交系统规划,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形成方便快捷的高通网络体系,强化新区交通枢纽中心地位和物资集散中心。以金宝大桥为纽带,重点规划打造金宝大桥南岸的城市综合体和金宝核心区,使新区发展成为新的商贸服务中心。依托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重点规划何家坪—马家坪食品工业园,建设产城一体的新型工业示范园区。依托山水特色,重点打造金宝山文化产业园、滨江大道,依托新区医院、学校和黄滩坝“四馆一中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五桥两路一隧” 构建城市“两环四延伸”的交通网络,串联城市“三片区八组团”,形成连接“两江六岸”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使新区与老城及各组团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促进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大流动。
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构建“一区三园”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四大产业。
规划小学5所、初中3所、高中2所,规划医院3所,规划农贸市场7处,做好各类管网规划,实现统一规划,多网融合,提高供给保障能力;实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能力,严格控制通、巴河污染。严格按规范要求确定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增大绿化面积,提高居住区停车泊位、公厕、垃圾站点及物业用房的配建比例,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点”,主要道路为“线”,大型冲沟为“廊”,山体为“屏”,形成新区景城交融、山水相依的多层次景观体系。将金宝山打造为文化产业园,实现山、水、城的有机连接。在火车站、金宝大桥、黄滩坝大桥等城市重要节点预留城市广场6处,提高宜居环境。
5个坚持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金宝新区开发建设用了3年时间,完善以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为主体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从实际出发,基于平昌县自然特色和优势,确定“南拓北控、东保西优”的城市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一城三片区八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位列全市排头,人民群众总体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的定位。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始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形成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狠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管理为根本。在招投标阶段,依法依规,精心选择好的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中加强管理,科学安排,及时协调,倒排工期,排图作战,确保各项目工期按节点快速推进;加强造价管理,引进有资质的造价公司跟踪管理和结算,使各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有序开展;加强质量管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流的监理公司,确保每个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网络。
坚持以融资为重点。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关键,3年来,为适应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改变,平昌县适时组建和完善了金财公司的内部组织和公司化治理制度,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金财公司的资金流规模,通过该平台先后已筹集资金56.4亿元。
坚持以作风为保障。从项目责任领导到一般干部,以工地为家,抢晴天,战雨天,不分节假日,不分黑夜白天,奋力拼搏,调动全部力量,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限时办结制”,咬定目标不动摇,快速推进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