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家”已经不再是少数专家专享的称号。
今年3月初,3000多名中外记者蜂拥而至,采访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对于国外媒体,这是深入理解中国政治的绝好机会。我在1989至1991年,曾三次在宽敞的人民大会堂对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过采访,回想当年政府应对媒体的方式恍如隔世。尽管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外国人仍然难以完全理解,但可以看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已经深深植入中国政府的报道观念。
自19世纪后半期,世界开始关注中国,但中国对世界来说仍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度”,解开这个谜的工作专属于少数专家。当时中国的执政者,在原则上采取不公开信息的方式。同时,可以不夸张地说,一部分报道中国的记者利用了一般人难以获取有关中国信息的现实,借机向各国媒体受众植入错误的中国形象。让人民代表大会更开放地面对媒体,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从2013年开始,经验丰富的女外交官傅莹成为全国人大的发言人,她对外国记者单刀直入的提问不慌不忙,含笑一一作答。与此相比,我做记者时,全国人大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规模有限,而且对记者提问的回答也往往是冷淡无趣的官方腔调。
随着信息公开化的不断推进,“中国观察家”已经不再是少数专家专享的称号。面对大量的信息,每个人都有取舍选择的能力,所获取的信息只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至少,获取信息越多,就必定越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事实。
从今年全国人大发布的信息中,举几个我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吧。首先是“新常态”,面对中国正逐步放缓的经济增长现状,让大家将如今的低增长率作为“常态”去接受,因而产生了这个经济术语。我注意到,在有关国家运营、外交政策的论文、报道中,也频繁见到该词。在从经济大国逐步迈向政治大国的过程中,中国究竟把什么看作是“旧常态”,又将如何转变为“新常态”,对此我十分感兴趣。
其次,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以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支撑,逐步迈向政治大国。而在国际社会中,她将如何采取负责任的大国行为?西方有声音批判说中国正在从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突飞猛进地迈向军事大国,对此中国领导人又作何回答呢?另外,对于环境治理、老龄化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就业等国内民生问题,中国领导人还将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最后,“两会”是将作为立法机构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建言献策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列简称,对此,我总感觉语义有些不合。对中国人来说,这两个机构的差异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对外国人来说却很费解。不过,两会对中外记者越来越开放,在两会现场,有穿着五颜六色民族服饰的年轻女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还有著名的作家、演员、体育选手。他们被年轻的记者们包围着,笑容满面地接受采访,这也算是中国独有的一道风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