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澜 何梦琴
【摘要】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调查性报道又被称为“揭丑报道”。随着调查性报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目前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热点。本文试图对我国的调查性报道作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分析调查性报道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便为调查性报道的研究提供参照。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数量作者来源研究方法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①为此,总结前人对调查性报道研究的成果很有必要,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个全面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一、从数量上来看
笔者采用主题搜索法在中国期刊网信息科技分类中对调查性报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章1127篇(时间截止到2015年1月1日前),收录在CSSCI中的文章有212条。
关于调查性报道最早的研究文章是1981年鲍广仁的《西方新闻报道方法种种》,这篇论文详细的介绍了西方流行的新闻报道手法。
最早收录在CSSCI中的论文是1998年刊载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上卜卫的《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信息时代记者培训的重要课程》,这篇文章在指出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的问题外,还指出要提高用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的意识。②
上观收录在期刊网上和CSSCI中的调查性报道的年份可以看出,期刊论文总数和CSSCI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这两者的时间差是17年,这说明我国早期的调查性报道研究论文的质量还不是很高。
二、作者来源统计
笔者将收录在CSSCI期刊上的212篇文章,按作者来源(学界、业界、其它)进行统计,其中剔除无效和重复的论文共27篇,研究论文数量为185篇。为了更加清晰的看出学界、业界作者所著论文数量,我们制作如下饼状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学界相关研究总量占72%,无疑是国内调查性报道的主体。1998年以来,学界的相关研究一直都领先于业界的探索。
三、研究内容
1、从时间发展的纵向性来分析调查性报道研究的阶段性特点
(1)1998年—2000年,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是对国外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和介绍,涉及调查性报道发展层面问题的探讨,如顾潜的《中西方新闻问题:异同与创新》、付华德的《美国新闻评奖》、赵红的《浅析美国报纸和报业的几个特点》、吴飞的《西方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张威的《调查性报道:对西方和中国的透视》等等,相关研究者认为调查性报道是西方新闻模式的产物。
(2)2001年—2005年,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调查性报道在国内的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相对于上个时期,对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研究、理论研究、业务研究明显增多。
这一时期,学界和业界的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的创办,如刘海贝的《<焦点访谈>如何走出“高原”期—兼谈深度报道的两次转型》、《〈新闻调查〉何以与众不同》、《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调查〉个案研究》、《〈新闻调查〉——电视深度报道的品质》等等,这些研究都对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做了分析、探讨。
此外的研究大多是国内报业在调查性报道方面的探索,诸如《从叙事学的角度看〈现代快报〉“特别报道”》,《直接引语使用分析——以〈中国青年报〉直接引语使用情况为例》、《时评本地化漫谈——〈南方都市报〉社评的启迪》等等,这些研究更多是在业务层次上对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进行探索。
(3)2006年—2010年,这一时期的研究著述相对于上个时期的数量又明显增多,学界和业界研究者更多是对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对调查性报道在发展中的挑战作出分析。如刘志宣的《“批评性报道”提法值得商榷》、杨秀国、张筱筠的《调查性报道:伦理层面的矛盾体》、相德宝的《中国调查性报道研究的现状及其未来研究方向》、芮必峰的《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杨保军的《简论隐匿新闻源主体中的道德问题》等等,相关研究指出,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的现状,如果控制不当,也极易出现一些违背伦理准则的现象和行为,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
(4)2011年—2014年,这一阶段在对当下反思的前提下,更多的是在行为层次上关注调查性报道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胡展奋的《童言无忌采访有忌——从几次采访经历看未成年人调查的注意事项》、詹姆斯·卡茨,赵康的《传播视角下的社会网络与公民新闻对传统报纸的挑战》,王俊荣、崔爽爽的《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等等,这些研究多关注调查性报道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当下人们应该怎么做来迎接挑战。
2、存在的问题
(1)纵观调查性报道发展的历程,研究者多在主体方面对调查性报道进行研究,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调查性报道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2)传播是一个传者和受者相结合的过程,而当下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传者,都是从媒体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对受众的研究几乎没有。
(3)调查性报道不管是否是一种报道方式,它应该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笔者在做调查性报道研究文章的梳理过程中发现,对调查性报道与社会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研究方法
以“调查性报道”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发表在C刊上的信息科技类文献共212篇,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14年,经过分析最后统计有效样本一共185篇,如图3。
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界对于调查性报道的权威性研究始于1998年,1998年到2003年之间的总体研究数量不高,处于持平状态,说明这一时期的调查性报道研究并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2004年的研究文献突破10篇,2011年发表在C刊上的文献为20篇,达到17年以来的顶峰,此后的研究文献基本围绕在15—20篇左右,调查性报道的研究质量呈上升趋势。
经过对这185篇文献的分析,从研究方法角度出发,我们主要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包括问题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另一类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1、研究方法概况
(1)问题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
问题研究主要从现实中出现的具体的理论与业务方面问题出发。理论层面如张筱筠的《刍议调查性报道伦理“向善性”保障》,探讨了调查性报道和伦理规范的问题,刘宏宇在《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调查〉个案研究》中则从叙事理论角度分析了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方法。业务方面如黄超的《从多媒体呈现形态看调查性报道的变与不变——以第95届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作品为例》,通过分析获奖作品在图文影像数码工具两方面的多媒体呈现形态,进而考察多媒体时代的调查记者应该如何更新报道方式。
比较研究指的是将调查性报道与其他报道或者中外调查性报道进行比较。
跨学科研究就是以非新闻传播学科领域与新闻学科重合点进行研究,又叫交叉研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调查性报道的问题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感兴趣的议题,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这两块则很少有学者涉足。
同时,问题研究呈现出多题材的特点。首先,媒体转型类。李德顺的《浅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杨波《全媒体转型:转什么?怎么转?——英国媒体见闻》以及胡泳的《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等,都是结合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探讨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其次,新闻生产类。如张志安的《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胡展奋的《童言无忌、采访有忌——从几次采访经历看未成年人调查的注意事项》、李永健、夏金莹的《调查性报道新闻生产中的激励与约束分析——以王克勤对“李刚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为例》等。再者,道德伦理类。例如杨保军《简论隐匿新闻源主体重的道德问题》、朱国平《媒体良心、新闻伦理与监督权——从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电话丑闻事件说起》以及张筱筠《刍议调查性报道伦理“向善性”保障》等,谈论的皆是关于调查性报道中存在的隐匿性和伦理问题。
调查性报道的跨学科研究多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主。像余志平的《调查性报道的人类学视角与方法》、曾丽红的《中国调查记者行动实践的社会学分析——一种媒介场域的视角》、范以锦和杨凡的《舆论监督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等,都是将人类学或者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展开的研究。
通览185篇有效文献,可以看出比较研究主要为中西方对比。例如顾潜《中西方新闻文体:异同与创新》、张威的《调查性报道:对西方和中国的透视》、《拷问慈善机构:中美调查性报道趋同性研究》、段勃的《论中西调查性报道题材的分解》等。原因在于调查性报道本身滥觞于20世纪初的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并且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新闻界趋于流行和成熟。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这两大研究方法出发,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学者对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定性研究,只有12%的学者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研究调查性报道。
定量研究方面,多以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为主,案例分析通常以某一新闻报道、某一栏目、某一记者或者某一媒介现象为个案。比如王积龙和李菁文的《跨国公司的媒体生态形象研究——以普利策新闻奖(1995—2014)为例》就是以普利策新闻奖为研究样本,从而探求美国媒体对跨国公司生态形象问题的呈现方式和报道框架。学者杨维玲在《调查性报道在新闻周刊封面报道中的应用》中借助于对三种主流新闻周刊封面报道的抽样研究,来分析了新闻周刊的调查性报道特点。
定性研究则多以学者多年经验角度出发,涉及对调查性报道的一些看法。如李希光的《调查性报道与写作》、马锋的《调查性报道的术与道》等都站在采写层面探讨了调查性报道的采写技巧。
2、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界内对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多以问题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呈现出一边倒态势。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引入偏少,且跨学科研究的领域较为单一,局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后续的研究学者在研究调查性报道议题上,可围绕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定性研究这三块进行分析,另外,跨学科研究方法上建议向其他学科领域拓展。
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于185篇有效样本,笔者从数量、作者来源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四大方面分析了调查性报道的研究现状,并且指出了当前调查性报道研究中的欠缺之处。全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在揭露事实真相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调查性报道尚未涉及的领域,学者们可以据此展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①段勃,《调查性报道在近代中国的溯源》[J].《当代传播》,2008(6):101-103
②卜卫,《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信息时代记者培训的重要课程》[J].1998(01):11-20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