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男 崔银河
【摘要】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信息依旧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需求,这些因素促使大量新闻APP产品的出现。本文以“今日头条”新闻APP为例,分别从内容、社交互动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剖析,探寻它在提高用户体验方面的路径,这对其他新闻APP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闻APP今日头条用户思维用户体验
互联网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对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手段的改变便是其中之一。速途研究院2014下半年的研究报告中显示:“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总数增长至5.53亿人,占全部网民数量的85.6%,且仍保持增长。”①由此可见,移动终端在普及与使用上已经获得受众的青睐。正如同一份报告中显示,在这5.53亿的手机网民中,约有68.5%的用户在2014年这一年中使用了新闻APP来获取新闻资讯。这充分表明,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与使用为新闻APP创造了发展的契机。
“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在近些年屡屡被提及,许多网络产品的成功都归结于此。然而究竟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就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层面的互联网思维来说,其最重要的方面便是用户思维。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播者固有的优势地位,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是“点—面”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由点和线构成的网状传播模式。②这种传播模式带来的变化,便是作为每一個“点”的用户对“自我”认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与满足这些“点”的需求,才是维持传播网络的稳定与进一步扩大的基础。
2012年8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了新闻APP“今日头条”,上市不足三年,“今日头条”已有约2.2亿的注册用户,用户日活跃量约2000万左右,是近年来注册用户上升最快的新闻APP。2014年6月4日,“今日头条”获得了C轮一亿美元的融资,市值估计高达5亿美元。本文便以“今日头条”作为案例,探究在用户思维下,新闻APP是采取何种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的。
一、“今日头条”提升用户体验的新路径
1、个性化的内容满足用户需求
与其他新闻APP不同的是,“今日头条”并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搭建了一个具有聚合分发平台功能的渠道。它的本质更像是一个信息搜索的引擎,对用户的兴趣分析出来的数据就像是隐形的搜索关键词,将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展现在面前。“今日头条”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诸如报纸、门户网站、论坛热帖、博客文章等等。
互联网时代在传递给我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无用”信息,造成了信息过载的情况。“今日头条”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与传统的新闻APP相比,“今日头条”的特点就在于每一个人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这是基于“今日头条”背后强大的大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技术支持。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用户注册登录的社交网络账号相关的基本信息,如性别、职业、地理位置等内容进行第一步的用户兴趣分析;另一方面,用户对于信息的搜索内容,如关键词、信息类别等数据也会被收集起来,乃至于用户对某一条新闻的点击、浏览时间等这些细微的习惯都将进入后台的数据分析。这些内容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属于特定用户的个人兴趣图谱,上面包含了该用户兴趣的庞大数据,就像一个DNA库一样。然后根据这些兴趣图谱中的DNA,系统会自动选择用户感兴趣的、喜欢的内容进行推荐,这就是“今日头条”宣称的“比你更了解你自己”。③
不仅如此,除了推荐外,“今日头条”还包括如社会、娱乐、政治、时尚等40多个分类频道。因为用户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需求也是不断发展的,通过这些个性化的频道,用户也可以选择设置自己的频道来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览,当然在浏览这些内容时所产生的用户兴趣习惯数据也会被记录储存下来。随着使用的不断深入,用户特定的兴趣图谱也会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符合用户的需求。
2、创建社交化的使用模式
“今日头条”的注册与登录以链接用户的社交网络账号为主,通过与社交网络账号之间的链接获得有关用户的一些诸如性别、地域等基本信息。而这种方式的背后更是为了用户能够实现社交化的体验。以新浪微博账号登录为例,“今日头条”可以导入在新浪微博中你关注的那些同样使用“今日头条”的人,这样用户便可以随时了解这些人的动态,例如他们收藏、分享、评论了哪些内容。
同样,对于“今日头条”的信息内容,每一位用户都可以进行评论与分享。评论更利于通过互动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表达思想在扩展信息内容维度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通过动态看到实时的热门评论,直击最受瞩目的观点。分享有利于用户将自身感兴趣的话题传播出去,这不仅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扩展社交网络,增强用户粘性,同时也能为信息内容增值。“今日头条”上的内容可以分享到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乃至于直接转发链接等十个领域,基本囊括了现今比较流行的常用的社交领域。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就是它能否被分享出去,因为分享出去的内容能够实现信息的更广泛的传播,信息的价值便得以扩大,同时,将信息内容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可以为人们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创造议题,这便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双重情景的链接。
3、便捷的产品设计
“今日头条”在产品设计上也颇为用心,不论是从交互设计上,还是在界面设计方面,它从多个角度充分地体现了人性化的特征。
使用触屏的移动设备时,基本上有双手一根手指操作、双手两根手指操作、单手一根手指操作这三种操作方式。同时据研究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用户选择单手一根手指这种方式,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实现“one-click”是提高用户体验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今日头条”在页面切换上可以完全通过一根手指的滑动来完成,如在主页中左右滑动屏幕可以切换频道,在内容页面中滑动屏幕可以返回上级页面,这就大幅度地缩小了在切换过程中手指的移动范围,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力。与此同时,在评论、转发上,“今日头条”均能够实现一次点击便可完成指令。
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网络及其带来的资费问题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Wifi网络付费较低或者基本免费,并且网络速度也相对较好,因此在Wifi网络下用户大多不会考虑流量与资费的问题。然而在使用数据流量网络时,一方面网络速度会受到上网地点的影响,有时在地铁等特殊环境下还有可能出现没有网络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浏览诸如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而带来较高的资费。针对这种情况,“今日头条”提供了允许用户进行自定义化的浏览设计,如在非Wifi下可以选择“最佳效果”、“较省效果”以及“极省流量”三种方式,同时还可以在离线模式下进行相关内容的快速下载,这样就克服了在没有网络的地方无法进行信息获取的局限。与此同时,用户可以自行更改字号,这就可以使用户不用担心因为戴眼镜而产生的眼部疲劳,尽情地享受无限的信息,而且,由于阅览新闻信息的重要场景之一便是休息前,因此“今日头条”设计了夜间阅读模式,以实现在夜晚阅读时的最佳体验。
二、“今日头条”带来的启示
1、重新定位“内容为王”
提高用户体验,便要将惯用的“受众”概念向“用户”转变。“受众”一词,有一种被动的含义在其中,而“用户”的特点便是主动接收与选择信息,相应的,信息传播者在内容的选择与传播当面也要更倾向于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传统的“内容为王”观念在互联网思维下就要有所调整,不是原创的内容便可以“为王”,不是自认为自己的内容可以“为王”便真的就能“称王”,只有用户需要的内容才是“为王”的内容。
2、加强用户关系网络的建设
用户与用户的关系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关系层面之一,许多新闻客户端都将用户与用户的关系置于用户与产品的关系之下,产品的开发者更注重用户对于自身的看法与反馈,相对忽略了用户对其他用户的影响,点面的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举步维艰,而由点和线构成的网络传播模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说,在这种传播模式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播中心,即一个点,每一个社会关系都是一条传播渠道,即一条线,因而当只在乎用户这些点却忽略他们彼此之间关系的这些线时,是无法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传播网络的,传播效果自然也无法凸显。与此同时,用户的参与很大一部分也是在关系这一动力促发下。因此在新闻APP的构建中,用户之间的关系建设是传播网络能否扩大的关键。“今日头条”运用了诸如新浪微博、微信、QQ、人人网以及开心网等诸多社交方式进行用户关系建设,这些并不是很新的方法,但确实是不可忽视的、有效的手段。
3、從用户的角度进行产品设计
新闻APP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用户是否能够对产品产生认同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种认同不仅仅是内容上的,也同样体现在产品的表现形式上。不论媒介手段如何发展变化,人的某些需求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如对美的追求、对简易的需求等等。因此,新闻APP的页面如何设计才能给用户一致流畅的感受、交互设计如何才能实现目标操作的最便捷化、如何能通过人性化设置给用户带来更为贴心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之处,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是需要新闻APP不断地观察与捕捉用户需求来进行挖掘的。
结语
“今日头条”也许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产品,并不是新闻APP的巅峰之作,但它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越来越彰显出在互联网时代新闻APP想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即以用户思维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①丁道师,《速途研究院:2014下半年移动新闻客户端分析报告》,http://www. paigu.com/a/31000/16153180.html.
②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12):6-19
③喻国明,《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J].《新闻与写作》,2014(10):54-57
(作者:李亚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崔银河,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