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焱
【摘要】2015年5月29日晚,安徽省体育馆,一位名叫孙亮的汉子在篮球场中央黯然下跪,乞求全场球迷的原谅。作为一家实力不算雄厚的体育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孙亮无论在商界还是体坛均名不见经传,然而他的这一跪却称得上惊世骇俗,第二天成为国内各大媒体的版面头条。这一切,缘起堪称闹剧的“艾弗森中国行”,孙亮这一跪的最大意义在于平息了一场风雨欲来的球迷骚乱,算是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公众对明星过度消费的现状。
【关键词】明星过度消费艾弗森中国行
2015年,国内一家名为天津启迪的文化传播公司策划了一场“艾弗森中国行”的商业活动,作为活动的总代理,该公司又将活动分包给了包括合肥在内的几座城市的体育传播公司。艾弗森虽然如约来到中国,但商家向球迷宣传的“答案”上场比赛的承诺却没有兑现,几站不约而同出现球迷抗议甚至取消活动等不和谐场面,这一闹剧在5月29日的合肥站达到高潮。那一晚,艾弗森的经纪人在活动开始前拿起话筒,公然向全场3000名球迷宣布艾弗森不会上场比赛,他将作为教练在场边指挥。顿时全场一片哗然,随后球迷情绪激动,高喊“退票”。在场的安保人员见状不妙,惟恐引发球迷骚乱,于是通知承办方--合肥篮奥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亮做好取消活动的准备。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孙亮突然走上场从经纪人手中夺过话筒表示,自己为了艾弗森在合肥打这场球,过去三个多月几乎没有好好睡过觉,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给予我理解。随后孙亮面向看台双膝下跪,以头磕地谢罪。孙亮的出格举动让球迷始料未及,看台上顿时安静下来,这一及时而有效的公关危机平息了即将到来的骚动。随后艾弗森绕场一周与球迷们击掌、拥抱,这一圈走了整整15分钟。中场休息主办方给即将过40岁生日的艾弗森送上蛋糕,全场球迷齐声高唱《祝你生日快乐》。整个活动的核心内容原本是比赛,没想到球场变成了秀场,活动变身为大PARTY。
“艾弗森中国行”合肥站,事后有许多疑问让人迷惑不解,比如说艾弗森没有上场打一分钟球,为何现场气氛还如此火爆?到场球迷的年龄段大多在20岁左右,他们几乎没有看过艾弗森辉煌时期的比赛,为何对这位过气球星如此痴迷?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今世界正迈向一个消费主导型经济时代,公众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自然会日渐强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明星的符号含义早已超出体育本身,这个特殊群体蕴含着无限商机,让商家趋之若鹜对其“包装上市”,供大众消费。明星崇拜渗透了体育产业的商品性和物质性,运动员一旦被当作明星包装起来,就成为被抽空了内容的纯粹物化形象,从而在市场具有最大交换价值,最有影响力的明星实际上就成为一种最完美的商品。①合肥球迷对艾弗森的追捧,是一种稍显过度的消费行为。过度二字,完全可以拉直以上的两个问号。
NBA自身是体育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不仅赛事创造出无限商机,而且在休战期,无数现役和退役球星纷纷前往世界各地淘金,中国成了首选之地。NBA球星的中国行是由飞人乔丹开启的,2004年,姚明刚刚加盟休斯敦火箭,在中国大地掀起前所未有的篮球热。正是这一年,乔丹来华造访,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朝圣”热潮。自此以后,几乎每年都会有数十位NBA球星来华参与各种商业活动,巨星的足印遍布一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喧闹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分成。与此同时,这几年来华的NBA球星出场费越来越高,比如说如日中天的詹姆斯,据称他来华参加一场商业活动的出场费高达上千万人民币。按理说,体育迷对这些体育明星的正常消费,应该停留在欣赏比赛、购买其代言产品等层面上,但正因为中国球迷无缘现场观战NBA精彩赛事的客观原因,加之NBA球星的巨大偶像魅力,导致他们来中国被公众过度消费。这种过度,体现在这帮大佬来中国几乎不参加正式的比赛,他们只需上台亮个相、与球迷合个影、参加几档主办方安排的娱乐活动,就能赚个盆满钵溢,又何乐而不为。
包括艾弗森中国行在内,这些纯商业活动的运作,究其实质就是商家瞅准了中国体育市场潜力巨大、资源缺乏的现实,开拓出一个变味的过度消费氛围,过度的氛围则引导消费者过度关注体育明星的光环。明星是运动员中的佼佼者,一旦经由商家的包装和媒体的放大,明星的自我形象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异化。体育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天生具有偶像崇拜的特性,被巨星的光环所吸引,成为过度消费的主体。在消费过程中,体育迷容易产生欣赏轨迹偏差,关注点从明星的运动美转移到个体美。以艾弗森中国行合肥站为例,尽管“答案”没有上场比赛,但置身为巨星庆祝生日的氛围,已使得到场球心醉神迷。
过度消费是中国体育市场开发初期不成熟的一个侧影,但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它反映出中国百姓对高水平赛事的渴求。合肥站下跪事件发生后,有媒体采访当事人孙亮,问他艾弗森中国行对篮球市场的发展是不是有损害,孙亮坚持认为,合肥球迷的狂热程度折射出国内太缺少高水平比赛,球星来得太少,整个市场是饥渴的。
除了NBA球星,被过度消费的体育明星不胜枚举,梳理国内体坛,每一届奥运会的闭幕,都是一次全民狂欢的开始。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商业开拓大潮。以2012年伦敦奥运为例,从伦敦归来的奥运冠军参加完北京的表彰大会后,紧接着参加各省、市、县甚至街道的庆功会,随后赴香港举行为期3天的交流活动。在庆功之后便是无穷无尽的商业活动。无论与体育有没有关系,商家都热衷请奥运冠军做代言,邹市明甚至出现在摄影展上,王皓居然出席电影节活动。羽毛球女单奥运冠军李雪芮当时感慨:“金牌原来这么重,戴得脖子有些疼。”
过度消费体育明星虽然是市场行为的一种,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著的:
1、瓦解新鲜感
就拿NBA球星中国行来说,自从2004年乔丹来华,十几年来科比、詹姆斯、艾弗森、奥尼尔、麦迪等几乎所有的大牌都陆续造访中国。由于纯以捞金为目的的中国行同质化操作现象严重,中国球迷的新鲜感泯灭,由此带来审美疲劳。目前中国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运作风险增大,商家不得已把承办地点放在二三线城市。就像今年的艾弗森中国行,几站分别是哈尔滨、西安、合肥、福建晋江等非一线城市。这种捞一票就走的走秀活动具有不可持续性的特点,长此以往对体育市场的损害效应将逐渐显现。
2、耗光期待值
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刘翔。刘飞人的运动生涯堪称辉煌,也代言过不少商业品牌,殊不知堪称明星典范的刘翔每一回光鲜亮相,都是在给自己脆弱的脚踝加压。体育界需要刘翔,娱乐圈需要刘翔,新闻界需要刘翔,全国人民都需要刘翔,这是当年刘翔职业巅峰期的写照。但正所谓期待值越高,失望越大,从北京到伦敦两届奥运会,刘翔一次伤退,一次倒在跑道上。于是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在鸟巢的退赛被指缺乏体育精神,遭遇炮轰;四年后,他单腿跳完全程被指“作秀”,同样被骂。在刘翔带着伤脚黯然退役的同时,作为体育产品的消费者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飞人算不算过度消费的牺牲品?
3、发展不平衡
商家运作有商业价值的活动无可厚非,但吸引公众关注度的同时,也造成了有限的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一些热门项目和大牌明星身上,从而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众所周知,2002年国足冲击世界杯成功,全国上下过于关注中国男足的成绩,结果惯坏了球星,联赛假赌黑盛行,青少年根基的培养和女足事业所需的资金少得可怜,过度消费男足不仅没能提升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反而遗害无穷。再说说姚明,小巨人的横空出世表面上看提高了全民的篮球热情,但公众谈篮球必谈姚明,过度消费导致中国男篮过于依靠小巨人,一旦姚明退役,中国男篮青黄不接,连亚锦赛冠军都成为奢望,教训十分深刻。
当下社会,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轻视的文化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体育项目蜕变成体育产品,体育明星则首当其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消费品。现代意义上所谓的体育明星,是那些与视觉形象发生密切关系的、获取相应知名度、能承载人类运动审美理想和愿望、独立支配因个人成绩而获得经济收益的、以鲜明的形象性和巨大的感召力产生轰动效应、激起大众体育健身行为、满足体育消费心理、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尊崇的典型的偶像的运动员。②消费明星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为,但在金钱的诱惑和从众心理的引导下,度的把握又何其困难。避免或控制公众的过度消费行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加强对商业体育活动的监管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加快全国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体育商业比赛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政府部门放开审批,但相关配套和规定并不细致,出现乱象是意料之中的事。像艾弗森中国行之类的商业活动,其中暗藏着阴阳合同、商业欺诈等问题,放任自流无疑会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只有在法律层面上出台相应的细则,防患于未然,才能把体育商业活动引向高档次,避免乱象。
2、体育明星要加强自律
国外的很多体育明星尽管不拒绝商业捞金,但往往会把商业代言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量上。比如英国足球巨星贝克汉姆,在最辉煌时也只代言8个商业品牌。明星加强自律,不仅能保证自己有充分的训练时间,维持竞技状态,对避免公众过度消费自己也有益无损。
3、明星要利用影响力宣传公益
作为公众偶像,体育明星有责任做青少年成长的榜样。明星靠商业活动增加收入无可厚非,但社会责任感任须加强,如果能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多多投身公益,则能巧妙“中和”商业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①刘少华,《大众文化时代的体育明星——以姚明为中心》[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②孔德国,《体育明星及其消费文化功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作者:新安晚报社体育部主任)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