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的情感体验及美学感受

2015-09-10 16:17王一博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播音员稿件美学

王一博

【摘要】语言凝聚着声音、信息、情感的交流和融合。经由播音创作而表达出的语言带有舒适恰当的感情色彩,是播音员、主持人对情感、声音和气息的综合运用和把握。通过播音发声技巧的加工,有声语言的情感体验增加,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为声音增添了新的空间和意境,而情感的合理表达离不开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播音创作中要达到传者与受者和谐共通的情感沟通,升华传受双方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播音创作播音情感情感体验

一、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

播音创作中的“情”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政治、艺术素养,表达出以具体稿件为依托、为宣传目的服务的思想感情,通过声音传播出来。“声”简单地说是播音员通过情感酝酿、运用播音技巧等传递出的服务社会或大众的有声语言。“气”是指播音员在整个表达过程中在情和声的前提下恰当的气息运用方式,为情服务。播音的艺术语言即有声语言,播音作品的最初创作动机和最终归宿都是运动着的情感,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对稿件进行二度创作达到播音创作情感的需求。

声音,感情和气息之间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张颂老师指出情声和谐要留出余地,所谓余地就是要给声音和情感留有空间,使声音、情感、气息能够自如地转换,使声音能收放自如,气息能均匀、深入,真正地达到作品情感的需求,达到情声气的和谐。

二、播音创作中“情、声、气”情感体验的美学感受

播音创作需要有美学建构、美学传达和美学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播音员、主持人对情感的酝酿、控制以及感受。播音创作中的美学与情感美学同等重要,依托情感烘托和表现的播音创作更需要我们从美学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①情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部分,是艺术创作中具有生命力的内涵意义,我国古典美学中就将情感与感知、想象和理解一起纳入审美心理因素当中,情感是艺术的归宿,播音创作中情感的共鸣是艺术表达的重要途径。

1、播音创作中情感的美学建构理念

播音情感是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具体感受、具体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着的声音和气息状态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包括播音员对稿件内容的深入理解,要使情、声、气真正和谐。这一过程之所以称之为建构是可以对应播音员创作前的充分准备,即播音员、主持人的备稿工作,需要达到情感的酝酿和积累,并且运用内在语、对象感、情景再现的内部技巧来表现运动着的思想感情。“在播音创作中,任何对语言内容的冷漠、僵滞、无动于衷,都是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相背离的,也就是不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稿件的内容。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的,脱离语言内容而‘运动’是不可取的。”②

备稿阶段的感情酝酿包括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两方面的内容,有稿播音时播音创作过程中要充分体会稿件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自我感情转化后表达出来;无稿播音时播音员、主持人要有一定的情感基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表达。要考虑到受众所接受到的情感状态和接受度,因而在播音主持时所传达出的情感与自身的感受有略微差别,即运用感受力、理解力、表达力,使播音员、主持人的传达由自己的情感上升到社会的情感。

播音创作本身是一种二度创作,是情感的累加和变化的过程,使得情感在审美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情感,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③情感的酝酿和建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不同稿件的情感基调要有准确的理解,在整体基调的基础上进行突出重点、轻重缓急的变化。

2、播音创作中的美学传达理念

播音创作的美学传达使我们真正地感受到播音员、主持人对情、声、气综合运用,以及情感的酝酿和建构基础上进行的情感传达,这一阶段是寻求与观众共鸣,也是真正展现播音技巧表达情感的过程。在播音创作中的意寓情于理、情景交融,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指的就是声音传达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控制。播音情感的传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对情、声、气的准确应用和展现,把文字和内心感受经过加工处理进行外化传播,进行情感活动。

播音创作的情感,取决于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或者对现场的控制,还表现在声音和气息的控制。气息的运用是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对稿件进行适当的连接或停顿,能够运用不同的换气方法使观众听到得到美化和控制的情感和声音,在播音创作过程中,情感、声音、气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声音是情感和气息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播音的外部技巧,如: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显得非常重要。

播音,是一项以有声语言艺术为手段的新闻广播工作④,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停连不仅是语句、声音的停顿和连接,更是思想感情的延续和转折。重音表达语句的目的,是要重点展现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也是情感想要表达的高潮部分。语气包括声音的情感色彩和语句的结构,语气的起伏变化影响情感的表达。例如感叹、祈使、虚拟,不同语气表达不同感情色彩。节奏的快慢、轻重缓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情感,只不过节奏要体现出来我们才能感受得到。

在播音创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要注意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控制,既有对声音收放自如的控制,又能控制感情的强度和幅度,展现作品整体的情感和美感。

3、播音创作中的美学接受理念

播音主持要表达创作者的情感,达到艺术对情感的真实和美学意义的追求,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要传达给受众的,不仅仅是代表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声音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的、时代的声音。因而在传达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客观、公正,之所以说“情、声、气”要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在创作中要有情感,适度的情感表达才能让受众感受到相应的、正确的、适度的共鸣。

以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为例,不能滥用情感,要把握分寸。如果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中,主持人“眼含热泪”,影响正常的播音主持发声,超越情感强度。客观性是新闻的重要准则,必须坚持新闻本身的真实原则,不应过度夹杂个人的价值评判。新闻播音主持中应尽量还原真相,还原事物的本真面目。

对播音主持最终传达的受众而言,需要寻求一种共鸣,寻求超越稿件声音之后的内容,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需要做到既表现作品感情,有传达作品更深层的感情,思想感情与声音之间要和谐统一。声音和感情的传递中,唯有真的感情才能引发共鸣,才能真正抵达受众心理。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传递信息,看似表达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实是一种公众的感染力、影响力,情感的客观、真实、适度是美学传达的重要环节。

三、播音创作中的情感接受与反思

播音创作中“情、声、气”当中的情感体验是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播,最终和受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借用“感受”一词大概阐述笔者对于播音创作中情感的接受者即受众与声音之间的先后关系。受者感受,不同于播音感受,播音感受强调的创作主体播音员、主持人在进行创作时产生的情感、态度等一系列现象。但是受者感受是指有声语言传播对于观众的影响,观众所接受到的情感状态。

有日本研究者认为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声音可以直接感染人,不需要先在大脑中进行转换。这个观点跟播音创作中声音与情感哪个先、哪个后有些相似,我们不能片面地孤立声音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声音与情感相辅相成,要留有余地、相互弥补。从生理层面,我们接受任何观点、声音都是要经过大脑反馈的。不夹杂感情因素,单纯从声音角度分析,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一定是具有艺术美感的,播音主持本身也属于艺术范畴,也有属于自身的美学意义。但是我们很难只从声音美学这样孤立的角度来看待播音这一有声语言。

“播音感受”的构成要素有四个,即感受知觉、感受内容、感受指向和感受抑制。“播音感受”的生成有两个机制,即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从播音感受生成过程来看,播音感受的生成经历了感知、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诸多心理活动。播音感受的生成方式有两种,即线性循环式生成和直觉式生成。播音感受生成必须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较强的审美能力”、“丰富的内心情感”、“明确的主体意识”等具体条件。⑤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具有可辨识度,使受众产生具象映像;播音员、主持人具备深厚的实践和理论功底,在“情、声、气”的有声语言的发声中引发受众的情感,同时受众运用一定的生活经历去感知播音员、主持人的具体思想感情,为受众所熟知的内容。这种潜意识的情感接收也是需要条件反射的,会比较容易被我们忽略。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造中借助“情、声、气”的综合运用创造出适当的情感,受众能够接收到声音是因为声音所传递出的内容对他而言并不陌生,受众能够产生情感是因为共鸣,这种共鸣是经过大脑的作用进行回想而产生的,播音员的声音要感染人需要经过大脑的作用,这一认知过程的转换因为潜移默化而容易被忽视。在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结合升华为情感,形成最终的表情达意的功能,寻求受者共鸣,这也是“情、声、气”达到和谐一致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①高国庆:《播音主持美学论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5

②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857

③伍蠡甫等:《西方文论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432

④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4

⑤陈竹,《播音感受研究》[D].湖南大学,2012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播音员稿件美学
印花派对
我的问题③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陈道明越俎代庖
完形填空训练
基层播音员的自我培养
电视播音员“背诵如流”的秘密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