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闻倾向性规律 避免报道常见误区

2015-09-10 07:22唐燕群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倾向性传播者新闻报道

唐燕群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展开论述,分析新闻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和表达方式,探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在新闻实践中如何避免新闻倾向性的误区。

【关键词】新闻倾向性表达方式误区

新闻具有客观性,但无法达到完全客观——新闻是有倾向性的。新闻客观性重在强调新闻事实的真实准确,但新闻报道的事实是经过各种加工最终形成的,新闻在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新闻传播者、新闻媒介等影响,从而形成一定倾向性。一般来说,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的倾向性,即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和立场,均属于新闻倾向性的范畴。目前国内新闻界对新闻倾向性内涵的认识仍有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是否具有倾向性;二是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看法和意见,即新闻受众的接受倾向。

本文主要围绕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展开论述,分析新闻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和表达方式,探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在新闻实践中如何避免新闻倾向性的误区。新闻事实和新闻受众的倾向性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一、影响新闻倾向性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近代新闻事业(报业)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与政治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带有倾向性。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是受到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制约,并要维护国家利益。在涉及国家间战争、国际摩擦的新闻报道中,倾向性体现得尤为明显,各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都要为维护国家利益“让路”。在我国,新闻媒体历来被形象地称为“党的喉舌”,肩负政治宣传、舆论引导的功能,在立场、倾向上多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力图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此外,新闻事业还深受各地社会传统和文化习俗等影响,处在不同社会大环境中的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者,其整体报道倾向很可能有巨大差别。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承文化、监督权力等社会责任和功能。

其次是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性。新闻是经过新闻传播者认识和评价过的事实,而新闻传播者总是基于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来认识、选择和评价社会生活的,在报道过程中很难摆脱自己的主观性。他们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个人经历都将在对事实加工的过程中呈现出来。“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决定了媒介及其传播者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自己的各种社会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可能摆脱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存在环境。这就决定其必然要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选择事实、传播新闻,其中蕴含的倾向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是新闻受众对新闻倾向性的需求。受众往往需要新闻传播者对事实进行解释,以满足自己获取知识、指导行动等需求,这从客观上要求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要有倾向性地解释事实。在实践中,新闻媒介不能只满足于为受众提供新闻事实,还要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如被很多媒体标榜的所谓“深度报道”、“新闻解读”。这在财经、军事类等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新闻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当前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不论是引述有关官员的讲话,还是专家意见、市场分析,许多媒体都借助深度报道明确表达了倾向性的观点。

总的来说,在影响新闻倾向性的这几种因素中,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性因素则因人而异,是个性化、多元化的。而受众对新闻倾向性的需求有利于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提升新闻报道效果,进而有效引导舆论。

二、如何表达新闻倾向性

表达新闻倾向性的方式多种多样,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既可以直接表达对事实的看法、立场和情感,也可以通过选择事实、选择报道的不同角度来表达自身倾向,还可以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倾向性来表达自己“无形的意见”。

一是“选择”新闻事实,或对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新闻真实是有限的真实,新闻不能完整记录或反映所有事件。那么,“传播什么”本身就体现了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的倾向性。真正做到不在选择上歪曲,就应该让事件双方都有说话的机会,同时交代清楚新闻要素、重要背景等,这样才能在新闻报道中保持客观性与倾向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当前需要更加关注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选择,通过对个体、团体价值观的超越,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选择新闻事实或报道角度。

二是直接表明倾向性意见。在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还可以对新闻事实表达不同的观点倾向和情感倾向,以期与受众形成共鸣,进而达到吸引受众、引导舆论的目的。最简单的方式是公开地、大胆地、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意见、态度、情感等各种倾向,社论等新闻评论即是这种表达方式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直接表达倾向性的新闻同样需要注重理性和逻辑,不能一味自说自话,否则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三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这种方式是把倾向隐含在新闻事实当中,通过事实所具有的客观倾向性来表达自己“无形的意见”。与直接表达倾向性相比,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认同。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在开播四周年之际,将其原有的12秒的栏目广告语改成了一句话——“用事实说话”,成为全国闻名的经典语,极大地提高了栏目的公信力。隐性表达倾向性需要更高明的手段和技巧,如运用幽默、模糊语言等把握“客观事实”的表达,让事实的无言表达倾向,而不是让倾向的鼓噪压过事实。我国新闻媒介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不论以哪种方式表达倾向,都要以尊重事实的客观真实为前提。

三、避免关于新闻倾向性的几个常见误区

在新闻实践中,不少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媒介因未充分认识到新闻倾向性规律,新闻倾向性表达不当,导致新闻报道走入误区。以下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是因选择事实不当导致新闻报道偏离应有价值。以“两会”的娱乐化报道为例,往年每逢全国“两会”,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还长篇累牍地出现某明星着装、美女服务员靓照等“花絮”报道。诚然,“两会”的明星的确比普通代表委员更能吸引眼球,明星们的逸闻也是客观发生的事实;但如前所述,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即可体现自身的立场和价值指向,对全国“两会”进行大篇幅娱乐化报道,对新政、民生的关注不足,这既是媒介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专业精神的缺失。所幸的是,近两年来随着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和对媒体专业性的要求,“两会”娱乐化报道越来越不被认可,更为业界鄙弃为“不专业”。由此可见,一定要强化“选择即倾向”的意识,不断增强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二是直接表达倾向性不当导致“低水平煽情”。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必须以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前提,如此才能赢得受众的信任与认可。2013年4月四川雅安7.0级地震发生后,央视在直播中连线前方多位地方台记者进行播报,其中成都电视台的记者蒋林迅速走红,网友称赞他的采访思路清晰,没有煽情,让观众了解到灾区的很多真实情况。相反,一些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媒介为了争夺受众,通过降低标准来传播煽情化新闻和低俗新闻,十分不可取。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媒体在通过新闻倾向性引导舆论的时候,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即往往对报道的真实性有意无意的忽略。结果倾向性越鲜明,越让受众感到强加于人,最后沦落到尴尬的“一厢情愿”、“低水平煽情”,舆论引导效果大打折扣。如2014年9月,央视播出“走基层”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专题,记者在街头采访老百姓,提问“你幸福吗”,被调查百姓大多表示很幸福。节目播出后引起网友调侃恶搞,有人更质疑央视只播出回答为“幸福”的画面。但即便不是故意倾向性的剪辑,以人之常情来看,绝大多数人面对新闻镜头都会“被幸福”。

三是在突发性或负面事件报道中,表达倾向性不慎导致公信力受损。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在进行突发事件和一些负面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慎重地表达倾向性,否则,不客观的报道不仅会干扰人们真实、及时了解新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还可能对公共舆论导向造成不利影响。近几年,以“扶起跌倒老人”为典型代表的道德拷问系列事件,事实真相往往“峰回路转”。很多媒体在事件发生后,为了抢时间发布,只听信当事人或路人的一面之词,就以极为批判性的观点对事情进行报道或评论,结果在权威调查结论出来之后,才发现真相截然相反。这样的做法固然能在事件初始阶段因极具话题性的报道吸引眼球,但与媒体自身公信力受损相比,是不足为取的。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由于在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新闻报道时,极易受到现场气氛影响而带入个人情绪,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尽量避免不当的倾向性表达。

参考文献

①杨保军:《新闻事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②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倾向性传播者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分析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文献综述
两篇调查性报道的有益启示
论汪曾祺小说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
1927年至1937年湖南省炎陵县红军标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