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摘要】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突发事件报道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本文认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只有做到“四个还原”——还原现场,还原人,还原处置过程,还原时代背景,才能建立起覆盖突发事件报道各方面信息的一个“标准流程”,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广度和深度的新需求。
【关键词】突发事件还原现场还原人还原处置过程还原时代背景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突发事件报道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做到“四个还原”——还原现场,还原人,还原处置过程,还原时代背景,可以建立起覆盖突发事件报道各方面信息的一个“标准流程”,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广度和深度的新需求。
一、还原现场
所谓还原现场,就是要通过对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第二现场乃至其他现场的采访,完成对突发事件过程的梳理。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各个现场目击者的复述,更体现记者对现场的观察能力和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从而实现信息的丰富性。
例如在2011年《三联生活周刊》对“深圳杨武事件”的报道中,首先便从杨武的小店切入。“找到了居委会,也就找到了杨武的店。它们并排在一条紧邻池塘的小路边,中间隔了一间派出所警务室、一间公用电话铺和两户人家,相距不过十来米。池塘据说是河东村的老支书所挖,周边的房子也大都是他家的产业,都是3层小楼,还有一栋带篮球场的大院紧闭大门。杨武租下了一楼的两间屋子,除了里间一张床铺,角落里都堆满了废旧家用电器。每月租金将近2000元,来收租的是老支书的一个远房亲戚,当然,老支书全家也移民香港了。”
而为了进一步了解“一个丈夫何以能够忍受另一个男人对自己妻子的毒打和强奸?案发当晚,杨武有没有向外界求救的条件和可能?换言之,杨武选择‘忍辱’,是毫无办法的无奈之举,还是另有隐情?”记者的采访进一步延伸到这个小店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这样的环境采写,事实上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解读的背景。
再例如,在我省曾发生的一起眼科医生被砍事件当中,医院、派出所、凶手和遇害者工作场所、生活场所,共同构成了突发事件中的几个现场。
通过对这些现场的采访,记者发现一个又一个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细节,并通过对现场目击者的采访,实现了事件的核心信息和细节的交相印证,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素材,稿件的现场感也得到凸显。
需要提醒的是,在现场中,尤其重要的是第一现场。而且,第一现场,不仅仅是指事件初始发生的现场,它是事件中最核心的现场,即在这个现场发生的事,在推动事件的进展。例如,一起突发的治安案件中,除了事发现场外,嫌犯最后落网的地点也是事件进展中的“第一现场”。
二、还原人
在任何一起突发事件中,都有核心当事人,更多的时候,是存在一对处于对立立场的“当事人”。
突发事件的当事人,首先是“人”。既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有其性格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就有其独特的生活成长经历,就有其“朋友圈”。所以,对于受众来说,除了要知道这个人在突发事件当中的作用之外,更想知道的是这个人在平时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怎么还原人?
首先,通过与当事人的直接接触。这个当然有难度,毕竟很多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是很难直接采访到的,但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渠道,是有可能通过间接的观察完成一个基础性的了解。
其次,通过对当事人亲人的直接采访。在这个采访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细节还原当事人成长的环境、经历及其性格,要通过当事人与采访对象之间曾经的“互动故事”来完成对人物的勾勒。采访中同时要注意还原当事人成长的环境,要有记者的现场目击。
再次,通过对当事人朋友的采访。家长眼中的当事人和朋友眼中的当事人,往往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同样的,通过一个个细节的相互印证,当事人的性格会不断丰富。
需要注意的,一是在这种采访中,一定要有事实支撑,避免概念性地描述当事人;二是在采访中要注意观察环境,因为这些环境同样是当事人曾经身处之地,同样可能存在丰富人物性格的细节。
同样以上文的“深圳杨武事件”报道为例,完成对地理环境和事实的调查后,报道迅速转向“杨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我们的调查,从地理环境和事实逐步转向故事的主人公。但是很快发现,要认识杨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报道通过对杨武在深圳小店的邻居、一同打工者、老乡的采访,呈现出杨武的“不简单”。同样的,在“眼科医生被砍事件”的报道中,通过对核心当事人——被砍伤的医生,嫌犯,以及相关人员——目击者(护士和被砍医生的助理)、警察(抓获凶手)、医院(介绍医生的个人资料、抢救情况)、派出所(嫌犯被抓获后的表现)、被砍医生的家人、嫌犯的家人、精神病医院(此案中的嫌犯被曝曾患抑郁症,因此,对相关医务人员的采访非常重要)、嫌犯的邻居(他们眼中的嫌犯)、被砍医生以前的病人(他们眼中的医生)的采访,可以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事件中嫌犯和被害医生的生活和经历,特别是可以还原嫌犯如何从一个与我们一样“普通的人”演变成“犯罪嫌疑人”这样的一个过程,使报道更加客观、理性。
三、还原处置过程
突发事件报道,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事件的处置过程。
这当中有两条并行“逻辑线”的存在:一是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过程;二是处置方从介入到完成处置的过程。因此,要求采访者一方面要从当事人的视角,还原在整个处置过程中,他所经历的一切;另一方面要从处置方的视角,还原处置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了解到大量的处置细节,避免泛泛的缺乏事实和细节支撑的简单结果。而这样双线交叉的比对,可以使读者在还原事件的全过程中,通过不同信源发布信息的比对,得到自己清晰的结论,避免某一个角度的“自说自话”。
例如《三联生活周刊》对“上海踩踏事故”的报道中,一方面通过现场当事人的视角还原“陈毅广场的最后一小时”,另一方面,则通过对相关方面从最初的警力配置、处置过程,还原“人流如何会聚”。通过这两个维度的采访报道,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明白事故何以发生。再如在今年发生在王府井的一起劫案中,媒体的报道中,“接到报警的王府井大街派出所指挥中心已经利用探头锁定嫌疑人,并派出‘一分钟处置’力量和多部门警力开展现场处置和街面查控。当晚19点35分,Moi Kit Leng在金宝街与东二环交界路口被抓获。这里与被抢店铺的直线距离不过2公里。一位参与抓捕的人员回忆说:‘我们把他按倒在地上,但他手腕上戴了好几块手表,手铐铐不上,最后只能用警绳捆住。’此刻,离劫案发生仅仅过去22分钟。”报道是通过大量的细节,还原处置的过程,提供给读者更为丰富的信息。
四、还原时代背景
通过以上三个还原,一个突发事件的报道基本面已经全部完成,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延申,会发现任何一次突发事件表面上看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在其背后,往往有着“必然性”,通过“还原时代背景”,报道者事实上要还原的是事件背后隐含的时代背景和逻辑必然。
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独立于一个时代而存在。在上文“深圳杨武事件”的报道中,记者最终的落脚点便归于“底层生存逻辑”。报道还特别提到,“杨喜利曾经的联防队员身份,也是引爆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之一。”而由于这一特殊背景的存在,导致“最初的媒体报道,没有交代新闻的主角到底什么关系,使得他们迅速上升为一个底层弱者与公权力之间的对抗,这为后来的舆论暴力埋下了伏笔。”
在“眼科医生被砍事件”中,同样存在一个深刻的社会命题:医患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对市民(他们对待这件事的看法)、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他们的态度、举措、探索医患关系解决之道)、其他医院和医生(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对医患关系的探索)、专家学者(分析事件的原因,探求医患关系解决之道)的采访,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了解各地对于解决医患关系的新的实践),呈现出对于这个偶然事件背后医患关系这一大背景的解读,探讨如何解开医患纠纷之结。
再如《三联生活周刊》对央视新址大火的报道,一方面通过“一个创新建筑的防火与失火”,在呈现火灾全过程之余,反思“建筑创新与防火法规的博弈”;另一方面,进一步引申到“CBD的应急之痛”,反映出当下各地CBD等高层建筑大量增长背景之下的防火难题,思考“摩天大楼的生命通道”(即如何保护高楼)、“CBD的安全系数”(思考CBD的安全规划)、“属地管理的困境”(探讨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急资源的差距”(讨论历史、体制与机制共同造成的应急管理的落后)。
在一起突发事件背后,呈现的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逻辑必然。这样的报道维度,使一个社会新闻,发散成为一篇深刻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使一个简单消息,发散成为一篇具有足够广度和丰富细节的深度报道。
(作者单位:江淮晨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