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多年国家每年对农业的补贴高达几千亿甚至万亿,但最终结果却是农产品价格虚高、消费者为此多掏腰包,可见有些补贴并未用到‘刀刃上’。”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受邀统战部建言“十三五”规划时建议:考虑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对大米和小麦这两类口粮进行国家收储,给予针对性的补贴,以保证粮食安全。而对玉米、高粱等用作饲料、加工制造的工业粮食,放开进口配额,这将大幅减少国家收储环节的花费和耗损。
“民营企业应该是‘一带一路’的民间大使,能起到一些政府和国企所不及的作用。”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建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应当让民营企业打头阵。一方面民企如果投资失误,由自己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政权不断更迭,一旦政权易主,民企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沟通。
“企业不能太浮躁,德国企业不求极度扩张,仍然保持世界第一流的制造业,所以德国开始工业4.0时代,全世界都在学习他们。”
——月星集团董事长丁佐宏认为,中国企业要讲法律必须守法,如果讲而不守那肯定是要付代价的;要讲发展更要科学发展,做适合企业特点、符合经济规律的事。
“冗长的考试链,分布在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硕士直至博士的生命线上,其时间跨度长达25年以上,纠缠着人生的三分之一岁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对着如此严重的考试困扰。中国已经沦为应试教育的头号大国。”
——知名学者朱大可近期发出痛心疾首的评论:全民化的应试制度,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良性后果,而是后集权教育思维的标记。许多教科书概念错误,逻辑可笑,充满各种谎言,却被奉为学术圭臬,成为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正是在这样的知识体系围殴下,科学、民主和创新等人本主义价值,遭到了难以修复的重创。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发现的发明,更重要地体现在,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成功的商业运作,使新技术变成市场畅销的产品,从而创造价值和市场服务。为此,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认为,达成以上目标,关键在于积极制定绿色发展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定行业准入门槛,推广行业标识和环境标志,下大决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来激活个人创新、企业创新的活力,这是根本。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大宪章》所创造的现代政治原则与法律精神,即对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捍卫和对统治者与权力的制约,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
——2015年6月15日是《大宪章》诞生800周年纪念日。知名媒体人杜君立特别介绍, 1215年6月15日,英格兰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文件《大宪章》问世,人类社会由此拉开了推倒专制、走向民主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