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圆
“马桥街道居民代表会议尝试的街道实事工程由居民代表投票决定,很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请相关委室对此做进一步总结,为明年完善街代会做准备……”2015年6月29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第86次主任会议上,常委会主任徐辉提出新的要求。每半年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和研究街道人大工作,已成为2012年以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惯例,而每次说的最多的一个内容就是关于“街道居民代表会议”。
2003年11月,海宁市政府在四个街道设立工作机构。然而,作为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的职能规定于法无据,如何正常开展工作成了一个未知数。几番试水后,从当时地位逐步提升的社区功能建设中得到启发,2006年海宁市马桥街道正式试水“街道居民代表大会”。
“理论上是有争议的,因为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但这种探索与现行法律没有矛盾,而且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益,对老百姓有益,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法。”遵循这一基本共识,海宁市一边探索一边求证。
2012年,海宁市委批转《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发挥街道工作委员会作用,建立完善街道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试行)的意见》,明确:一是统称为“街道居民代表会议”,不用“大会”是为了淡化镇人代会的痕迹;二是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委双重领导,并由街道人大工委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三是各街道居民代表总人数不超过100人,其中50%以上要求为基层一线人员,以确保连民心、接地气。实践中,马桥街道超过了60%,为此,媒体还形象地把“街代会”称为“草根会议”。
2012年以来,海宁市以此为着力点,用一种“递进”的方式不断作出尝试和积累,在街道这一特殊层面走出了一条推进基层民主发展的新路径。
从知政情到议实事,普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更积极更主动
“街代会”使镇人民代表大会消失后所产生的民意传递“断层”得到了及时续接。虽然对于“街代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只要是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大会何时开、怎么开可以灵活掌握,相对于“人代会”,在这方面约束较少。
“关于湖塘农贸市场脏乱差整治一事,以前提过3次了,迟迟没有得到办理,我想问一下在座的领导,能不能办?有没有能力办?什么时候办?”居民代表金通明犹如连珠炮似的问话引来了一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个情况是这样的……”负责这项工作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赶紧解释。
“这种情况,在街道居民代表会议上经常能遇到,在以前的镇人代会上倒是没有过,可能这样轻松的氛围可以让老百姓更愿意说上几句。”从镇人大代表到居民代表的许文华,经历过镇人代会和街道居民代表会议,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有着切身的感受,“虽然选举街道班子成员的权力没有了,但是为广大群众当‘传声筒’、监督办事处工作的作用又得到了发挥,失去过才知道‘代表’二字的重要性,现在这个居民代表身份我很珍惜。”
在海洲街道居民代表会议上,综合性的工作报告提前以书面形式发送给居民代表,会上报告的则是几项老百姓当前最关心的工作。“重点选择水环境治理等街道中心工作进行专题汇报”。人大街道工委主任田丰表示,“这主要是想在主动接受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居民代表能主动参与到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中来”。
一开始,“街代会”主要以落实公民知情权为主,参照“人代会”的一些做法,因为居民代表相对于人大代表没有那么多法定职责要履行,更多的是通过“街代会”这一平台达到“灵灵事面”、“聊聊看法”的目的。且行且试,会议有了自己的风格,运行至今,总体上形成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向人民报告”,由街道办事处及其条块负责人通报工作;二是“让人民作主”,居民代表上台发言和点评,针对街道某方面工作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三是“与人民交流”,由居民代表与街道办事处及各条线主要负责人现场互动。
今年初,马桥街道首次尝试由居民代表对街道年度实事工程项目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即确认为当年要实施的项目。“街代会”的民主探索与实践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接地气到赶潮流,多元化举措使“草根会议”也有时代感
“草根”的潜台词并不是“落后”,在确保“连民心、接地气”的基础上,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支持、指导各人大街道工委探索多元化举措,融入新的时代元素。
“到目前为止,我们网上互动情况怎么样?”马桥街道居民代表会议从2013年开始,引入微博直播,会议中途,主持人、人大马桥街道工委主任徐发荣当场要求公布微博直播情况。对于“草根会议”戴上“围脖”这一举措,马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周文俊认为,通过微博这么一个互动的方式,直观地把街道的想法和工作的计划,通过微博的方式 直接让大家第一时间感受到,如果说有什么修改的,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可以直接反馈到平台上面来,有利于街道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居民。
同一年,各人大街道工委专门在街道网站设立公开栏,对于街道居民代表会议上居民代表所提意见建议,以及对各个职能部门办理情况进行了公示。
2014年开始,街道居民代表会议采用PPT解说报告,让居民代表们集中精力听讲的同时眼睛也不闲着,近万字的报告被精简浓缩成为几千张PPT稿,200多张实景图、效果图,使现场更有吸引力、震撼力,会议也变得简约高效,得到居民代表的普遍欢迎。
硖石、海昌先后对街道办事处的相关条线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当场通报。 据会后问卷调查,此举得到包括被测评对象在内社会各界97%的认可率,参加会议的几名来海宁投资办厂的企业家对会议民主的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升了企业进一步投资合作的信心,加大了街道招商引资力度。
这种敢于“尝鲜”的探索与实践,既丰富了“街代会”的内容,更以实际效果诠释了“街代会”的内涵。
从集意见到聚合力,搭建平台为推进中心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实践中,居民代表作为一个新产生的群体,既联系产生他们的村民(职工)代表会议,将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及时反映上来;又同时将街道的工作计划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难处及时向老百姓通报,拉近了街道与百姓的距离,进一步延伸和强化了群众监督。2012年以来,由各“街代会”交办事处办理的居民代表建议303件,解决率达98%以上,大部分基层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期。街道信访率逐年下降,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序。
“街代会”同时也为所在辖区的市人大代表提供了一个收集民意的重要平台,成为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一个主要来源。同时,由于这些意见建议是经过街道人大工委与市人大代表的精心梳理、分析和重新提炼,再形成代表议案建议提交,其质量也进一步提高。2012年以来,“街代会”收到意见并通过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提交的共52件,已办结48件。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街代会”的功能和作用也从会上进一步向会下拓展。去年以来,根据全省“五水共治”的部署,“街代会”更是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力量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水环境,我们作为居民代表能做点什么?”马桥街道居民代表会议上,随着PPT播放的一幅幅污染画面和现场互动的深入,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徐发荣“调转枪头”,向台下的居民代表们抛出了问题。会上的双向“互动”激活了居民代表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带来了同样的效果。
据悉,马桥街道由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组成的3个巡查督查组,担负起了街道“无违建”创建、“五水共治”和畜禽养殖业转型发展工作的督查,重点对摸排的8条黑河、臭河、垃圾河(池塘、断头浜)的整治情况和“河长制”落实情况、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情况进行督查,开辟了全新的网络监督阵地。通过组织代表巡查、现场办公,上传问题、整改照片,成功实现监督过程“即拍即晓即商即改”,监督成果空间时间高效互动。 “对于在本次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交由街道人大工委统一以督查交办单、督查督办单等形式进行反馈,并将督查情况报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和街道纪委,努力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徐发荣表示。
硖石街道由居民代表、普通群众、人大代表、志愿者等283人组成的18支环保(治水)义务巡防队,也纷纷行动起来,对辖区内的162条河道开展巡查,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我们会不定期地对辖区内的河道进行巡查,发现河道被污染、垃圾乱堆放等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反馈给街道的农技水利中心。”人大硖石街道工委主任朱琪荣表示。该队伍自2013年成立至今,共发现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400多个,大部分得到了妥善处理。
最新数据统计,今年海宁市四个街道依托街道居民代表会议,组织居民代表与人大代表开展的“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合并进行,半年中居民代表参与260人次,巡河596次,提出意见建议1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