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治气攻坚战和持久战

2015-09-10 07:22申言
浙江人大 2015年8期
关键词:工作

申言

2015年7月29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赵玲、刘国红、吴天行、赵利民4位委员就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作了审议发言。

赵玲委员: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非一策一举能成功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紧迫形势,可用“急难险重”四字形容。急,国务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意见,长三角地区首当其冲;明年将迎来G20峰会,对“西湖蓝”进行直接的考验。难,我省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负荷较大,区域单位面积大气污染排放强度为其他省份的几倍。险,各种大气污染隐患众多,危害风险随时存在。重,各级政府治理工作任务艰巨,重任在肩。

大气污染成因复杂,变幻难测,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非一策一举能成功,如治疗人的疑难杂症,需综合施策,多措齐下。

多方力量整合协调,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动力。希望在治气工作中总结推广“五水共治”中形成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在财力支持上,2014年治水和治气省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比是90∶1.5,今年治气经费有所增加,但还是偏低。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协作上,我省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需各方统一研究解决大气污染案件的法律政策界限、取证标准、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等实际问题。

多污染物协同整治,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气污染源比较复杂,需要“多气合治”。治理工业废气,重点要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机组、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和大量分散小锅炉的淘汰。要把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广全省使用国Ⅴ标准汽柴油。综合整治城市扬尘,重点应做好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工作。治理农村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必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及时制定和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和规章。要不断提高行政监管能力和水平,开展行业多污染物精细化管理,使用好新环保法这个武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要更加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治污水平,提升监测监控能力。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治气,如扩大排污权交易,实行差别化电价等。

刘国红委员:

切实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优化

全省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同时还要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局部地区重污染高耗能产业和“低、小、散”企业的比重仍然较大;能源结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煤炭消费总量居高不下,天然气管网、集中供热等配套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落后产能、燃煤小锅炉的淘汰难度仍然较大。

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影响大气污染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在转型升级、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推动两个结构的调整优化。

要进一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法律法规、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切实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治本之策。

要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加快区域内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水泥、钢铁等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退出步伐,认真研究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在关于检查沪浙苏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对我省提出的,关于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采取“产能减量置换”的要求。

要努力形成更合理的能源结构,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加快燃煤锅炉淘汰,严格防止报告淘汰数量与实际淘汰数量不一致的问题,严格防范边淘汰边反弹的问题。针对当前替代成本高的实际,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推动天然气优惠供应政策的落地,调动、保护煤改气的积极性。

要努力构建更优化的产业布局,要抓好区域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关停的同时,下大力气引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中高端项目。建议在政府考核中适度加大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考核权重。

吴天行委员:

治气要打赢“三场战争”

空气质量状况不佳,情况十分复杂,原因诸多方面,其中,人民群众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了解不深、参与不够;行政管理手段传统落后;依法处罚不严,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我提3点建议,也可称之为打赢“三场战争”。

发动全民参与,打赢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

从现实情况看,仅仅依靠专业执法人员根本无法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全覆盖。我们在嘉兴调研时了解到,全市环保系统专、兼职工作人员一共才500来人,而境内企业有4万多家,平均一个人要管80多家企业。一些不良企业与执法人员玩“躲猫猫”。要为群众举报设立方便、安全、高效的渠道和平台,加大举报的奖励力度。要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志愿者队伍。要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探索建立网格化的管理机制。

运用科技手段,打赢一场“互联网+”的智能战。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重点排污企业经过现代科技改造后,实现了节能减排的良好效益,如浙能嘉兴电厂实施的“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因此建议:把大气污染防治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大幅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的智能化建设,使防治工作从粗放型、经验型、公众参与少的传统治理机制向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机制转型。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采用新技术取得节能环保良好效益的企业,在税收、价格、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或补贴。

加大处罚力度,打赢一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歼灭战。

深刻认识大气污染防治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像治水一样把治气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宁可发展数据难看一点,也坚决不要带毒的GDP。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论什么样的企业,只要违法违规排放,就必须严厉查处,决不姑息纵容。对屡查屡犯、偷排偷放的企业,要让它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对违法企业要追究企业法人的刑事责任,不能以罚代法。对重污染企业要坚决关停。同时,要加大对环保执法部门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赵利民委员:

像铁腕治水一样抓治气

近年来我省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日益重视,监管的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监测预警有效提升,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环境治理进度加快,监督保障日益加强。但从调研情况看,在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与艰巨繁重的治气任务和公众对环境改善的强烈期待还有不少差距。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现实中,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层领导对治气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空气是流动的,治理大气污染很难像治水一样责任分明,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地方对破解难点的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农田秸秆焚烧、路边垃圾焚烧等现象较为突出。

监管能力不相适应。如,有的市乡镇没有环保机构,环保系统人均需管理80家企业;建设部门人均要管理20万平方米建设工地,且乡镇工地尚未纳入管理范围。

执法任务依然艰巨。有的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以某市为例,由于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约占经济总量的30%,污染物排放占到了80%以上,其中,小锅炉煤炭消耗占有较大比重。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市仍有燃煤锅炉4500余台,整治难度大,部门监管任务重。

要像铁腕治水一样抓治气。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应用治水工作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与工作制度,将治水经验延伸到治气工作中来实践。“河长制”被证明有利于明确治水责任、推进工作落实,在治气工作中也可以参照实行,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一个网格设专人担任“网格长”,负责相应区域治气工作,明确岗位职责与任务要求,建立可考核、可追溯的目标责任体系,并通过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综合发力,倒逼完善治气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大治理格局。

适时修订法规和加快标准制订步伐。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执法监管提供依据。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标准化管理条例》等法规。

多措并举构建联动执法大格局。要进一步强化监管队伍以及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扩大监测网络。要寻求监测技术和手段创新,加快智能监测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增强监管刚性,加大执法力度,让监管成为常态,严惩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