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不同饮食有别

2015-09-10 07:22:44王雁群
食品与健康 2015年3期
关键词:阴寒仲春蛋氨酸

王雁群

古人云,天人相应。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三春”的不同。

早春 早春,阴寒渐退,阳气开始生发,乍暖还寒。中医学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

春季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而温暖的气候和一定的湿度也给细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感冒、流感、流脑、肺炎等疾病常易发生。对中老年人而言,气候乍暖还寒,容易引起宿疾复发,尤其在春分前后,老年人最易复发偏头痛、胃痛、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

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根据“春夏养阳”理论,在早春时节,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虾、牛肉、鸡肉、兔肉、动物肝脏、鱼类、猪瘦肉、低脂奶制品、豆浆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和酪氨酸,蛋氨酸可增加人体耐寒功能,酪氨酸是脑内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有助于对付“春困”。除选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供给。适当吃些葱、生姜、蒜、韭菜、芥菜,不仅能驱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其中所含的生物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仲春 仲春时节,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古人云,春应在肝。肝禀风木,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中医认为,肝旺可伤脾(木克土),影响脾胃运化。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在这个时节,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等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另外,应注意多吃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柿子椒、藕、油菜、绿豆芽、豌豆苗、韭菜、扁豆等黄绿色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不足。

仲春时节,正值各种既具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也可适当食用。

晚春 晚春为春夏交替之时,气温日渐升高。《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

晚春时节,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海带汤及绿茶等,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过多进食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多喝水,少饮咖啡、可乐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饮品。另外,夏季临近,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还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猜你喜欢
阴寒仲春蛋氨酸
仲春明:谱写乡村旅游新篇章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18
我该如何去找到我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8
浣溪沙 仲春即景
岷峨诗稿(2019年2期)2019-11-14 17:48:21
仲春图
心声歌刊(2018年6期)2019-01-29 02:35:30
冬日风物
齐鲁周刊(2018年2期)2018-01-20 18:11:36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4:02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11
小心梅长苏的“阴寒”
肉鸡蛋氨酸的营养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