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庭光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根据《三国志》中的“曹冲称象”故事,推断中国在三国时期已经知道了浮力原理。这一故事和“司马光砸缸”一样,成为中国儿童的启蒙故事,人人耳熟能详,泽及历代。但是,在历史上“曹冲称象”真的发生过吗?
据历史学家陈寅恪考证:汉代中土无象,而曹冲五六岁时,孙权为会稽(浙江绍兴)太守,也不可能有象送曹操。他认为,故事是从佛经输入的,如《杂宝藏经》卷一:“天神又问:此大象有几斤?……父言:置象船上,着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陈寅恪在考证中使用的前提性假设是:大象生活区域固定,在汉代除了交趾(越南),南方没有大象,因此孙权作为会稽太守,不可能有机会得到大象。显然,这种假设是有漏洞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大象成灾的记录,大象的行踪,远远超过浙江绍兴的纬度。另外,据清代学者何义门记载,燕昭王时(公元前300年左右)就有人用浮水的方法称量过大豕。当然这一论据无法证明曹冲是因为读过燕昭王时期的故事而“称象”,还是后世人因为该故事而伪造“曹冲称象”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不乏大象的传说与故事。传说在舜生活的年代,中原多象,他弟弟的名字就是“象”。传说中由于舜的功绩卓著,甚至可以让大象为他劳动,这也成为他顺利接任首领的一条重要理由。另外,中国古代百孝图中的《象耕故事》,说的就是利用大象进行耕作的故事。
然而,大象也并非一直在中原地带广泛繁衍、栖息。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750年的冷相气候导致大象基本在中原绝迹,所以历史上总是把大象的出现当成奇迹,这也给物候学家提供了研究气候的“窗口”。物候学家一般认为,大象是热带动物(大象缺乏毛发,有长毛的猛犸象早已灭绝了),如果大象出现,一定是气候变暖。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假设是有问题的,因为气候是周期性变化的,暖相气候下有大象北上的情况,冷相气候下也有大象北上的情况,它们更多地是被食物所驱动,而并不完全受控于冷暖影响。
笔者统计了中国历史上数次大象自然北进的案例,结果发现,一共发生过16次北进,其中10次是在冷相气候周期进行的,而只有6次北进是在暖相气候周期进行的。暖相周期大象北进比较好理解,因为气候变暖,食物来源增加,大象不知不觉就走远了。在967年,象群曾最远深入河南开封附近。
那么,为什么冷相气候周期大象也会远游呢?我们可以从近些年来发生的一些异常生物事件(如俄罗斯境内老虎南下中国,新疆豺狼成灾,云南狗熊袭人等)大体推断出大象北上的原因。这些事件的共同特征是,食物链最高端动物发生食物危机,不得不扩大食物来源,发生异常的求食行为,而这种情况又均发生在冷相气候时期,受到冷相气候的影响较大。由于冷相气候会造成食物链的中断,所以经常会发生异常事件。例如,根据地方志记载,清代徽州地区的老虎(华南虎)成灾几乎是每25~30年发生一次,每一次都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
那么,“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气候背景下呢?曹冲大约生于建安元年,死于建安十三年,寿终才13岁。据记载,“曹冲称象”发生在他五六岁时,所以可能是201年。从194年到225年,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冷相气候,这是认识“曹冲称象”故事的关键。
206年,曹冲的父亲曹操发出《禁寒食令》,清楚地说明了当时气候太冷,山西(并州)地区的寒食习俗不适合气候条件,需要禁止。所以,在这种冷相气候条件下,南方大象北游绍兴应该是有可能的,刚登权位的孙权拿大象“行贿”一下曹操也是很有可能的,早慧的曹冲建议水中称象也是合乎情理的一件事。只不过,通过称量王冠发现浮力原理的阿基米德是“几何之父”欧几里德的学生,“泵浦之父”特希庇乌斯的同学,所以大名鼎鼎的阿基米德就被历史记住了,而我们中国的曹冲则被淹没在历史的逸闻当中。现代的“太平洋十年涛动理论”已经清楚地说明:气候是周期性变化的。另外,不但暖相周期中的大象有可能会北上,冷相周期中的大象依然可能北上,所以陈寅恪的前提假设,在现代的气候理论中不存在。
记载“曹冲称象”故事的《三国志》距离曹冲生活的年代只有不到100年的时间,因此直接质疑成书与事件相距仅几十年的正文记载是不合适的。事实上,《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江表传》也记载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其记载中有“邓王冲尚幼”,与《三国志》中“生五六岁”契合,可知此事发生于建安五年至建安六年之间,当时孙权刚开始统治江东,献象求好是符合情理的。
所以,“曹冲称象”问题的关键是大象活动的气候特征问题。如果假设气候不变,就会得到“中土无象”的结论。如果同意气候是周期性变化的,很自然就认识到孙权向曹操献大象,其实也是合情又合理的。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