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爷一段“马震”的电影片段,闹得沸沸扬扬,依欧老之见,真是少见多怪,矫情。不信?且听我道来。
上世纪80年代,咱那县城最大的企业就是棉纺厂,大到拥有五千多人,占到县城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多年不招工,招工就蜂拥。在就业高峰期进厂的职工多数都到了适婚年龄,更不要说还有部分回城的知识青年,年龄大到了结婚是迫不及待的头等大事。
结婚得有房子。五千多人的企业,别说提供婚房,单身宿舍都十分紧张。刚进厂的职工是十来个人住简易棚屋,排上两三年,可以住上八个人一间的正规职工宿舍。那时没有商品房的概念,住上职工宿舍就算是天堂了。结了婚也只有住集体宿舍。
年轻人总是要分泌荷尔蒙,未婚青年十之七八、大龄青年十之五六的棉纺厂,似乎到处都是荷尔蒙的气息。有激情总要释放。可是,棉纺厂的工作性质是四班三运转,同屋的人不一定同车间、也不一定同班,因此宿舍里总是有人在上班有人在休息。大龄青年要恋爱、要亲熱,情不自禁要“震”,结了婚合理合法自然要“震”,可是得有空间和时间啊。县城除了政府的招待所,就没有宾馆,再说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开房的概念也没有,于是“震”的事儿就千奇百怪。
恋爱、结婚概率最大的对象是同事。同厂的恋人、夫妻,既要找都轮休的时间,又要错开同事们的休息时间,在集体宿舍“震”一下,实在是难。下班回宿舍,先要侦查一番,看看有没有人在亲热、有没有人在“震”。久而久之见怪不怪,你“震”你的,我睡我的,蚊帐就是隔离墙。
Z和B夫妻生性胆小怕事,几次在“震”的过程中遇不知趣的同事反复敲门,男的功能废了,久治不愈,离婚了结。
R和L夫妻,为了避嫌,在树林里想野战,不想长久下雨,地上泥泞不堪,于是选择在一棵树的树丫上进行。进行时被另一对同样想野战的夫妻看见了,口风又不严,“树丫震”在厂里一度传为佳话。
W和Q是知青回城的一对儿,年龄大,要孩子心切,见缝插针地“震”上了。无奈厂里女职工多,生育指标管得严,夫妻执意要孩子,双双被开除。二十年后,这对被开除的夫妻,不知经过怎样一番折腾,在棉纺厂改制时突然杀回来,用三千万买下当年让他们“震”得失业的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