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思
老友张文中是香港传媒圈有名的才子。1990年,他从上海移居香港后,当过报纸记者、画廊主管、周刊编辑、电视制作人和副刊主编,也写过时评专栏,出版过散文集、访谈录、人物传记和长篇小说。最脍炙人口的是卅万言小说《传媒风云》。我用了一个晚上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拍案叫绝。
认识文中是在1994年我到香港后不久。当时我在16楼的《明报》写社评,他在10楼的传讯电视做制作人,和台湾来的名主播奚圣林开了一档华语电视最早的脱口秀“对角线”。每晚邀请两岸三地的学者名人现场评论时政。节目刚开场,文中就找到我。一张胖乎乎的脸,戴着秀琅架眼镜,永远是乐呵呵的,细皮白肉,保养得很好,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多岁。最奇妙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显得那么年轻。他不吃补药,也不练功,靠的就是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他从来不抽烟,不饮酒,不喝茶,和妻子从青梅竹马到如今白头偕老,从来没闹过任何绯闻。
中为张文中,右一《亚洲周刊》副总编辑江迅,右二作者
说到与世无争,那绝对是常人很难做到的。文中出身于古董世家,曾祖张揖如在晚清以擅刻扇骨名动京师,祖父张仲英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的古董商,在外滩开设“聚珍斋”,号称中国古玩第一家。叔父张宗宪是当今海内外古董巨擘,第一个迈入国际拍卖会的香港人,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行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中国几大拍卖行起步的领路人。姑母张永珍是香港知名富商,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她在1999年佳士得秋拍专场以一亿五千万港元买下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纹碗,是历来亚洲区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艺术品。2010年在香港苏富比的秋拍会上再以天价约二亿五千万港元买下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再次打破世界拍卖纪录。文中的父亲是张家长子,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师,也是业余的大收藏家。50年代初出于爱国热情携家从香港回到上海,不然成就会远在弟弟妹妹之上。90年代初,文中随父亲定居香港后,既没有继承家族的古董生意,也没有踏足父亲的建筑行业。和他一起移民的弟弟则在父亲一班建筑界老友的提携下很快成为香港知名房地产开发商。文中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拒绝家族的任何安排,始终不渝地靠卖文为生,心甘情愿地过着平民生活,从来没有听他后悔过。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当时文中的节目到了10点钟开播前,只要还没有找到嘉宾,就会笑嘻嘻地出现在我的办公桌前,捉我临时上阵。出场费固然是开得最高的,但都是用作酒资,等我半夜下班后和奚圣林等一班朋友去痛饮。我在上海的朋友比如作家陈村、余秋雨、许子东和房延军等,他几乎个个都熟。只要上海来人,都会给我通风报信,然后约着一起吃饭聊天。我担任亚洲电视新闻总监时,对电视一窍不通,就把文中挖过来做新闻专题片制作人。谁知没多久,在亚视权倾一时的总顾问张立就怂恿老板把他解雇了,原因是不听话。像文中这样一个清高的才子怎么可能去屈从外行的指令呢?后来张立听说他是张永珍和张宗宪的亲侄子马上前倨后恭,托我约他吃饭。文中一笑拒之,亦无恶言。这就是一个世家子弟和凤凰男在教养上的差别。离开亚视,文中做起了自由制片人,替新华社拍摄新闻片。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我出任《成报》总编辑,邀他来当副刊主编。他二话不说就关了自己的小制作公司来就任,把副刊办得风生水起。谁知不久老板吴征卖了报纸,我无法忍受开 “天上人间”夜总会的新老板覃晖那种霸气拂袖而去,文中和我共进退。随后,我创办第一本华文电子杂志《观察星》,拉他来当编辑。我俩加上一个美术编辑,在半年里就办得有声有色。正在此时,投资人杨澜夫妇出于商业考虑突然撤资,文中再度跟着我失业,改做自由撰稿人,写游记,写传记,写人物专访。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老友跟着我倒霉,实在是十分内疚。可是文中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总是笑嘻嘻地说,你还有什么新点子,我还会跟你一起干。这些年,我折腾不动了,文中也意兴阑散。他搬到深圳长住,一年半载不见面但互相会想念,打个电话叙叙旧,知道彼此还活着。大概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