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品茶,那喝的是什么?

2015-09-10 12:32:01郭成
投资与理财 2015年5期
关键词:李小龙美术史品茶

郭成

陈波的话

我想,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画家,因为我除了画画,对别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很感兴趣。现在艺术的范围被拓展得很宽泛,拿这些概念去创作,不是我的方式。今天的科学发展到戴上一个头套,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控制一个人的神经,去影响一个人的行动。科技可以预见未来。如果用科学控制人体,去画一张画,这种知识、情绪、动作齐全的艺术品,与艺术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不管艺术形式怎么变,它的根本是没有变的。我现在倒是喜欢看一些“90后”看的网络文学,玄幻穿越什么的。只要人还要依附于这副皮囊,想要超越束缚的根本就不会变。

我读到李小龙和他师兄的通信,其中有一段提到,李小龙说自己已经练得很好了,但是一个人对付两个美国人的时候,还是没法从容应对。师兄的回信中说,对各个拳种的练习,并不是要用形式打败对手,而是在攻击从任何角度出现的时候,你都可以做出“适当”的反应,从容不迫,不慌张,不卖弄。这时就是无招。

我的问题是画得太“巧”,之前有一段时间用这种很巧的画法去修饰画面,这里挑一下,那里扫一下,后来觉得这种方法太表面。我试着慢下来,但是很难,因为之前习惯了一口气画完的工作方法,习惯用技巧去装饰画面。像弗洛伊德这样的艺术家,他用几百个小时画一个肖像,那是他画不准吗?是不会巧吗?绘画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种修行。大卫霍克尼的手多巧,但是你看他后来的画都感觉笨笨的,这是个境界。

绘画不仅仅是制造一个气氛,笔触、色彩、情感所呈现的是艺术最真实的一面。我很想将作品向所有人开放,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我的作品是面对那些有一些美术史知识和对艺术有一定感受的人吧。就像喝茶,如果你不懂品茶,那你喝的是什么呢?一个喝酒的人,不会品酒,又怎么能知道酒好不好?

绘画本身的问题,是在材料和想法之间反复推敲。就像一块风干的肉,最后与环境融为一体。接近一件作品,首先是要有感应。现在的文艺批评都是从图像入手研究作品,但是表面的图像又能说明多少问题呢?现在整个行业里缺少像贡布里希这样真正懂用感受去写美术史的人。对作品图像的设计可能是一种迎合批评的做法,像皮特?多依格和尼欧劳赫在绘画中所追求的肯定不是图像本身。如果是照着设计图像的思路,最后可能会画成伊门道夫。

有的画家读很多书,后来出来说话,就变成知识分子,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讲明白。这样的人太聪明了,聪明到不做笨功夫,永远不会错,但是作品经不起推敲,不耐看。

画画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绘画在未来可能就像今天的京剧,变成一门被保留的艺术。

猜你喜欢
李小龙美术史品茶
春来黔地品茶香
乡村地理(2023年1期)2023-05-31 10:21:04
李小龙: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学与玩(2022年12期)2023-01-11 06:39:00
龚和德戏曲舞台美术史研究论纲
戏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7:26
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冬品茶梅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18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很帅气!小学生模仿李小龙秀健美发达肌肉
品茶香 知茶趣
遵义(2018年10期)2018-05-25 01:25:03
叙品茶事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9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