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专家说,不少建筑除了居住、商业等实用功能之外,更具有一种可尊敬的“纪念碑性”,它们体现了修筑者对时间流逝的抵抗 —— 这些建筑是地上的丰碑,只要它们存在一天,人们对历史事件和文化渊源的记忆就保留着最切实的物质维系。在裹挟一切的时间洪流中,建筑是珍稀罕有的锚固点;而它们的修筑者也正是立意与时间为敌的人。
古代中国的建筑极具特色,但能以原貌留存下来的却不多;唐代以前的古建筑实物目前几乎消亡殆尽,仅余遗址。这难道表明,我们先辈的杰作在与时间的较量中败下了阵?细究古代建筑易损的原因,材质似乎难辞其咎。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骨骼,其特性怕水、怕火、怕白蚁,更难幸存于地震、战乱等天灾人祸。因此埃及人石制的金字塔可以矗立4000年以上,而中国商代的都城殿宇则只有夯土基址遗存。
唯因稀少,存世者就愈加珍贵;人类与时间的持久战中包含的坚韧与智慧,极致地展现在这些古建筑中。我们领教过日本人保存木结构古神社的做法:每二十年实行一次“式年造替”,在现有建筑的基址旁边原样新建一座,并且如此循环取代下去。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更像神话故事里把布匹拆了又织、织了又拆的珀涅罗珀,是在用智取的方法赢得与时间的竞赛。本期《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的《古建之旅》专题报道汇集了其他几种对抗时间的有效方式:报道的主人公们用画笔、用相机、用精湛的修缮技艺或是翔实的寻访笔记让古建筑得以留存、复新、呈现出历久不竭的生命力。翻开报道的每一页,读者都能见证他们从一场非凡的竞赛中赢获的战利品:在时间这个令人敬畏的对手面前,他们是称职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