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中学信息中心的发展模式

2015-09-10 20:58杨国俊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模式农村

杨国俊

摘 要:以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的信息化建设为例,浅析了农村中学信息中心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农村;信息中心;模式

在农村中学建立信息中心,引导师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教学信息,可以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研究,我校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就是生产力”的信息化发展理念,在借鉴了其他高级中学和部分大学的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创建了有利于学校具体运作,高效、规范、科学的信息中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同于大学的、有国家资金扶持的“高精尖”模式,也与那些发达地区重点中学能够争取到企业资金捐助的“大而全”的模式有区别,这种模式将所有与学校发展有关系的各个层面都涉及进来,我们称之为“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

2001年5月学校积极贯彻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加快了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的步伐。学校通过自筹,并向银行贷款,共筹措资金13万元,建成了我校第一间由1台服务器和36台学生机组成的无盘工作站机房,为全校1500多名在校学生开设了微机课,并依据国家物价部门有关规定标准,向学生收取上机费和电建费生均35元/学期,每年可以按国家标准收取上机费和电建费10万余元,当年可以还清欠款。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每年收取的费用也呈现几何增长的趋势。这些费用的收取是保证“滚雪球”式建设模式成功运行的有力保障,为今后的网络信息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002年学校积极争取到甘肃省世界银行贷款“贫三”项目支持,建成由23台联想品牌电脑组成的多媒体教室一间。该项目的成功实施,缓解了学生多、电脑少的上机难的问题,也为教师的电脑技能培训提供了有高性能的微机设备。学校随后启动了“青蓝工程”及“师徒带教”活动,按学科特点,分批次在这间机房内对全校教师进行系统的电脑应用技能培训,并将考核成绩与年度考评挂钩,这些措施,促进了师生学习应用电脑的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微机操作水平,为今后的实现网络化信息教育模式的转化,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2007年我校为实现“千兆主干网,百兆到桌面”的发展目标,通过政府招标,为全校20个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组建了古浪三中校园办公局域网,并用4M宽带光纤接通互联网,使我校的信息化办公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为适应甘肃省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需要,我校投资180多万元,为十四间教室、两个理化实验室、一个多功能报告厅安装了多媒体投影机设备,为全校230多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将4M带宽提升到8M,并扩大无线网节点,使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全校区。近十年的“滚雪球”式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当年建设网络信息中心的规划蓝图。

这种发展模式的优点有:

一、有利于学校筹措资金,逐步加大建设力度,不会造成发展过快、设备闲置而使投资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农村中学网络信息中心发展的制度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教师“青蓝工程”的“师徒带教”制度。这套制度是我校管理层参照高校的网络中心运行模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研究方法严密论证后制定的,集科学性、创新性于一身,在我校网络信息中心的运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这种开创性的富有实践意义的农村中学网络信息中心发展模式,既形成了书面上的富有理论意义的系列研究报告,又很好地解决了我校信息化建设与运用中资金和技术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更为进一步提升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域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予以关注,促使运行模式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1.技术骨干力量有待加强

各职能部门的微机管理人员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部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不十分了解计算机办公与教学的有关应用,缺乏实际经验,运用计算机的水平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农村中学网络信息中心发展目标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

2.对网络使用行为的监管还未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来了大量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开阔了师生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网络游戏和其他不良信息,如何过滤这些内容,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我们还未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模式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