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药物超敏综合征”有多远?

2015-09-09 15:53高雅倩
人人健康 2015年17期
关键词:药疹皮试青霉素

高雅倩

案例一:清明节前夕,未满60岁的曹先生在位于湖北公安县的老宅里遗憾地告别了人世。令家人和乡亲们深感意外的是,一向身体健康的曹先生竟是被普普通通的别嘌醇片夺去了生命,从发病到去世,不过才3个月的时间!曹先生在医院被确诊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当时医院对他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可是曹先生的超敏反应增强,病情加重,并且由于长期使用激素抗过敏,导致严重感染,最后医生也无力回天。

案例二:5月底,在江苏盐城读书的20岁扬州小伙阿辉(化名)因感冒服用了两粒感冒药。之后,他身上出现红点入院治疗。但病情一再加重,皮肤先是出现红疹、水疱,继而开始溃烂。经江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转入上海华山医院治疗。目前,阿辉全身皮肤溃烂,身上没有一块好皮,溃烂的皮肤层层往下掉,就连头皮都不一定能保住,血液、内脏均受到感染,医院已于7月28日下达病危通知书。在阿辉的诊断书上赫然写着“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最初的那两粒感冒药。

感冒药等一些常用药成为现在人人家中的常备药,以免哪天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不用立马去药店买药。但是,大多数人对药物的选择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当下,人们总想达到所谓的“速效”,而去尝试各种药品一起吃或者频繁更换药物。殊不知,这样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更易诱发药物过敏,导致肝肾等脏器的功能受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期《人人健康》,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药物的“超敏综合征”。

认识“超敏综合征”

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或药物引起的迟发性多器官超敏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发热、皮疹及内脏受累三联征的急性严重性药物不良反应。药疹的确切发病率不详,国外报道其死亡率约10%。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内服、注射、吸入、灌肠、造影、外用等,在皮肤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并可伴有全身各系统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也常称为药源性皮肤病、药物过敏和药物性皮炎等。

超敏综合征常表现为如下症状:高热、红斑、淋巴结肿大、关节痛、持续皮疹超过5天;伴有内脏损害,最常见的是肝损害,也可累及肾、肺和心脏等脏器;嗜酸粒细胞计数≥1.0×109/L;其潜伏期可长达用药后2~6周开始出现症状。如果您患有以上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防病情拖延带来严重后果。

引发DIHS的常见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主要看药物成分,要看具体情况。”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专家称,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以及具有镇痛、退烧功能的药物最易引起过敏,而且人在患病或者其他特定身体状况下,也可能对药物中一些成分产生过敏。因此,多了解药物过敏的知识对自己安全用药有很大帮助。

在日常常用药中,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以下4类:1.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2.磺胺类,如磺胺甲恶唑、柳氮磺吡啶等。3.镇静药物,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4.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

引起药疹的药物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所变化。随着新药的广泛应用,致敏药物的种类亦逐渐增多,国内有报道统计现在以青霉素类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头孢菌素类、中药和中成药、解热镇痛药及生物制品等,其中阿莫西林过敏的发生率居青霉素类第一。国外文献报道最常引起药疹的前10种药物分别是:阿莫西林、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血液制品、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肼屈嗪、青霉素G、维生素B 。

如何避免药物过敏

虽然药物过敏在现有的医学水平上不能完全避免,但是,药物过敏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药物过敏请谨记以下几点:

合理储存 一些家庭不注意药物的储存方式,将多种不同的药品存放在一起,这样很容易混淆造成误服。除此之外,不同药物之间接触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加快药物变质;需要干燥、避光、低温保存的药物却没有按要求保存,这样很容易使药品变质。因此,学会正确储藏好家中的药物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基础。另外,还要及时将过期的药品妥善处理掉。

规范用药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按规定剂量服用药物,不能随意、擅自增减药量;按规定时间内服药,不能时断时续或突然停药。在自行购药时,分清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可随意乱用。在家中自行服用药物时,要清楚药物是否在保质期内、药物的成分、药物的适应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力求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牢记过敏史 曾经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本人和家属要牢牢记住,并记录在病历首页醒目位置,避免再次使用。每次就诊时要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你对哪种药物有过敏史。

正确做好皮试 医院及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药物皮试的规定,用药前应严格做好皮试,切忌敷衍了事。皮试期间,患者应配合医生做好观察,切勿随意走动,影响皮试结果。某些易过敏者即使皮试显示为阴性,在用药时仍需遵医嘱。涉及到患者需输液治疗时,要在医疗设施与急救设施完善的地方进行治疗,切不可将“输液瓶”搬回家中。

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 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应慎用头孢类药物,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对氨基比林过敏的人禁止使用去痛片,因为去痛片的主要成分便是氨基比林。

尽量口服用药 药物的应用途径对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影响。一般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其药物过敏反应最快也最重,口服则相对较慢较轻。因此,过敏体质者应尽量考虑口服用药。

猜你喜欢
药疹皮试青霉素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
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实践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