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
袁世凯帝制思想如何形成
□唐德刚
袁世凯是宣统皇帝溥仪于当年2月13日下诏退位后第三天,也就是孙文大总统向参议院正式辞职的第二天,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全票选出的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从此他开始了他的皇帝独裁梦。
袁是逊清老官僚出身,在他个人所知的政治常识里面,世界各国的国体,就只有“共和”和“帝制”两个定型。他自己,乃至他的智囊团,没有历史进化的观念,因此认为共和既然不合中国国情,那就只有干脆回头去搞帝制了。可是,搞帝制,决不能让溥仪复辟;更不能让那些腐烂而颟顸透顶的“遗老”随之复位。因此,天降大任,只有袁世凯自己来做皇帝了。这一构想,事实也不限于袁氏,当时诚实的劝进者,是不乏其人的,他们的想法,大致也就是袁的想法。
袁氏自己显然也早有称帝的居心。但是从总统回潮变皇帝,不可变之于一夕之间,因此他也就采取王莽的办法,先做做假总统,搞个过渡和酝酿的时期,一面制造舆论,改变人民心理;一面变更官制,把民国的制度,逐步变成汉唐明清习用的封建老套。以便于他在最后登基时,官制上可以一拍即合也。袁氏废除民国官制的第一步,便是废除共和体制的国务院和国务总理。把内阁各部改为总统直辖,另设颇有封建气息的国务卿,以为总统之佐理。因此国务卿一职,便形同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以后所设之大学士,和满清雍正以后所设立的军机大臣。他助理皇帝日理万机,而本身却无决策之权。另外各级官员的级别,亦采用古封建的旧名,分“卿”、“大夫”、“士”三等九秩。
另外袁也恢复了清制的都察院(改名平政院)以整肃官箴,和御史台(改名肃政厅)以纠弹违法官吏。这两项设置,倒不无新意。因为在清末民初,中国在试行现代法制时,向西方引进的是“大陆法”。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不同之处,便是大陆法系把行政诉讼和一般民、刑诉讼分庭处理。所以平政院事实上便是一个处理官民诉讼和官官诉讼的特种法庭,而肃政厅在制度上虽隶属于平政院,但是在纠弹违法官厅或违法官吏的操作上,却是独立运行的。它是传统中国监察制度的现代化。其运作方式,颇近似于美国主持纠察克林顿总统绯闻案的“独立检察官”。据此新制,在当年袁政府中,官吏不论大小,违法贪赃逾五百元,便可判处死刑。其后袁的京师警察总监,后来升任京兆尹的王治馨,即因一桩五百元的贪污案而被袁饬令枪决。
同时,袁对海陆两军军制以及地方政府,亦多加整顿。袁曾有意向赵匡胤看齐,搞废督裁兵和“将不专兵”。把各省都督如蔡锷等调入京师,另设将军府,饵以高位厚禄,以豢养之。另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以统一军令军政。
各地方省区废督之后,原有实权的民政长官亦改制成虚衔的巡按使,废(虚)省设道,以道尹掌地方政府实权,而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之控制。他已铺平了帝制大道,万事俱备,所缺的只剩个皇帝的尊号了。
(摘自《袁氏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