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卢立涛
当前,多数学校建立起了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制度,主要是同一学科教师就本学科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重在研究教材、教法。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面临的问题,如厌学问题(不想学)、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学不会)、学生的网瘾问题、单亲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不了)等,一般是靠班主任或心理教师等独自想办法解决,缺少类似学科教研形式的教师集体研究平台。即便是有部分优秀班主任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经验,但大多属于非常规的个体经验,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
2007年初,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感到难以解决的个别学生“不想学”的问题,项目组提出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研究模式的设想。该设想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引领区县教科研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创设的一种新的校本研究模式。该模式不同于学校现有常见的学科教研,而是将教同一个学生(或班级)的所有学科教师集中起来,整合研究力量,发挥教育合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模式的初步实施流程如下。
第一,建立校本研究组织,将教同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科教师召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研究小组。
第二,选定班级中需要帮助的,主要是“不想学”的学生,作为集体干预的对象。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基于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理论,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分析学生的特点,不仅要分析学生的不足,更要分析学生的优点。
第三,针对学生特点,尤其是学生优点,扬长补短,发挥学生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各学科教师各自在教学中采用同样的措施,发挥教师集体干预的合力,保证干预的强度和持续性。
2007年9月,新模式的实施在北京市密云县9所实验校进行。通过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组成研究团队、确定“不想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问题、教师集体结合需求确定干预策略、集体进行干预活动、集体评价干预效果、集体反思成效和问题、集体改进干预方案或制定新的干预方案,密云县教科所统筹组织9所实验学校教授同一个班的各学科教师定期(如每两周一次)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形成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研究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这种模式的实施大大改善了个别学生“不想学”的问题。例如,密云县9所实验校的50多名学生,其厌学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同时,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并聚焦新的问题,如有些学习问题不是个别学生的,而是带有班级或群体特点。例如,房山区良乡一小某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特别“闹”,课堂听讲能力差。再如,丰台东罗园小学的随迁子女学习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环境不良,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长此以往产生了很多的学习困难学生。为此,项目组将这一研究模式又用于解决班级或群体的共性问题。其过程包括研究班级的特点、优点和问题是什么;研究干预的计划;集体对干预计划进行实施。
例如,对东罗园随迁子女学校的学习困难问题,班级教师通过讨论班级的特点发现学生质朴、努力,多数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而存在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很多学生放学后帮助家长做生意,往往忘记或没有时间写作业。同时,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教育重视不够,或者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学生遇到作业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搁置。针对这一班级的共性问题,教这个班的所有教师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采取了如下措施:课堂上精讲多练,尽量将教学内容落实在课堂中;有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校完成,需要回家完成的作业尽量简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各学科(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通过落实以上措施,大大减少了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随后,在这一模式指导下,该校教师又定期研究了如何精讲多练、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如何激发随迁子女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等专题。通过这一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成绩有了显著变化。
通过研究,这一模式逐步推广。自2007年起,从密云县9所实验校陆续发展到2013年在北京市16个区县的400余所实验校进行推广。研究内容有所拓展和深入,从个别学生学习动力缺失问题,逐步扩展到中小学生的网瘾、随迁子女教育、中小学教育衔接、班级文化建设等问题。
该模式的实践,在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着力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研究成果的效用
1.实验校规模大幅度增长
由于效果显著,实验校从9所发展到400余所。实验教师感到这一制度与“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制度并行,促使教师不仅研究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集体备课,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开展集体“备学生”。这种制度是对传统教研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改变了教师备课更注重备教材、教法,而忽略学生,特别是忽略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做法。
2.通过研究,解决了当前教学中困惑教师的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个体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中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网瘾、随迁子女健康发展、中小学教育衔接、学习困难、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等问题,应用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研究模式开展了深入的专题研究,引领教师关注差异、整合资源、研究学生,打破以往的学科界限,形成学科联动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大家定期开展集体研讨活动,群策群力制定和实施干预,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提供了经验和有效的作法。
3.探索出了大学与地方教育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有效合作的科研模式,构建了一种合作共生的新文化,变“输血”为“造血”,使研究更具生命力
以往的大学与中小学主要是通过课题等形式保持某种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通常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项目团队也因此解散了。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使课题研究能扎扎实实地继续开展下去,项目组特别注重发扬区县教科研人员在领导组织管理学校进行实验研究方面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在项目组完成第一阶段的专业引领、帮扶工作之后,大学专家逐渐“后撤”,由区县教科研组织统领各校制定方案、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中发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大学专家,专家依据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整合相应资源,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与区县教科研组织、实验校一起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1]
二、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1.理论创新
借鉴我国传统的学科教研校本研究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研究模式。这一模式的建构,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校本研究理论。
2.实践创新
第一,创新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研究制度。在实践层面上打破了以往教研的学科限制,变教师的“单打独斗”为“团队作战”,组成新的学习共同体,定期就本班的发展或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发展开展集体研讨活动,为有效建立教师研究学生的协同合作机制提供了平台。[2]
第二,转变了学科教师的身份意识。该项目的研究促使学科教师尤其是非班主任教师,从以往的只关注学科教学到关注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师意识到,育人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全校所有教师的职责,从而自觉地参与到育人的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学校形成全员育人的文化环境,提高了教师育人的广泛参与。
第三,构建了一种合作共生的新文化,变“输血”为“造血”。发挥了大学研究者、地方教育教科研部门及学校优势,总结了大学与地方教育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有效合作的科研模式,理清了三者的研究角色和定位,变“输血”为“造血”,促进了研究成果可持续推广的新模式。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1.学术价值
该模式的创立丰富了校本研究的模式,尤其是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开展学生研究,发展和完善了我国中小学的校本研究模式。为此,以“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模式”为题在《中国教育学刊》、以“基于设计的合作性行动研究——以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为例”为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CS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陆续在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基于班级——校本研究的新路径》《基于班级——校本研究深聚焦》《基于班级——校本研究在行动》等丛书。
2.社会价值
该模式在研究初期只在北京市密云县进行实验,自2008年起陆续在房山区、丰台区、门头沟区、大兴区、海淀区等区县的400余所学校进行推广,创建和不断完善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研究模式。与此同时,开发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工具,针对中小学生网瘾问题、学习困难问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等多个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大大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新的模式为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平台,千余人次的教师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技能,在研究学生中一大批骨干教师不断成长。他们不仅在本校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已经走出学校、走出本区县、甚至走出北京市,传播个人和所在学校的先进经验,为推广这一模式做出了贡献。
四、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1.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新性较高,多家核心期刊报道刊登
本研究成果不仅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而且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现代教育报》等社会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并引起各方面关注。特别是《现代教育报》连续五年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追踪报道,对应用新的校本研究模式开展网瘾生转变,中小学教育衔接,学困生干预,大学与区县、学校合作共促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报道。
2009年,项目组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并设为专题进行研讨;2010年,项目主持人特邀赴台湾出席亚洲地区弱势学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做大会主题报告。《中国教师》2012年3月上半月刊、2013年3月下半月刊和2014年2月分别对研究成果给予了深度报道,并刊发了15篇实验教师的优秀成果,如“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小山干预案例分析”、“野菜情缘——学困生伯浒干预实践分析”、“这三个孩子真的没救了吗——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等。
2.研究成果较强的可操作性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北京市教委专项经费的支持推广
正是基于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将这一模式的推广研究给予立项并进行资助,在北京市16个区县全面进行推广。如今,在北京市400余所实验学校,可以看到教同一个班的任课教师在校本研究时间坐在一起,就这个班或班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包括天才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进行研讨。
五、反思
自2007年以来,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研究走过了“模式构建—实验验证—推广应用”三个阶段,从在一个区域的9所实验校进行实验研究,拓展到了覆盖北京市各区县的400余所实验校,就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积极主动参与。同时,我们也发现,要使这项研究持续保持生命力,还需要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引领和参与研究的人员素质影响该模式的效果。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对引领者的要求较高,由于区县教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组织能力高低不一,学校领导对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的认可也有程度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这一模式中对学生教育契机的把握,进而影响到模式实施的效果。
第二,要借助社会和家庭教育合力才能发挥该模式的效果。由于中小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对他们的教育也是十分复杂的,所以不能仅靠学校教育、仅靠一种研究模式来解决,还需要与家庭教育、其他模式相结合,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威,卢立涛.基于设计的合作性行动研究的理念与实践——以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实验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1-10.
[2]梁威,卢立涛.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理念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25.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