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发展情况的总称,它是一项复杂且具有全局性的工作,音乐院校的学科建设要兼顾自身特色以及艺术本身的特点问题。无论是音乐类院校还是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建设都应该以学校发展的定位和使命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学术建设为核心,且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始终。
一、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科设置及专业分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学科建设工作开展的基础,全面掌控学科专业设置是有效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设置的科学与否影响着学科建设工作的每一步,同时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科专业也与高校学科建设规划以及发展目标紧密相连。
2011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将学科分为13个学科和若干个一级学科。这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文件中增设了艺术学为第13个学科门类,其下设艺术学理论(学科编号: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电影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1305)英五个一级学科。各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一级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上述政策对于音乐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现有一级学科两个: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其他艺术院校也是如此。其中以南京艺术学院最为突出,教育部公布的艺术学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都申报成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实现“大满贯”的艺术院校,原因是其学科设置与学科布局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科专业的设置须有整体规划,更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要为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容量。
西安音乐学院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音乐院校,在学科发展方面,也将原有的二级学科音乐学升级为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并且成功申报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专业发展方面,该校2008年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音乐学( 050401)、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050402)、音乐表演(050403)、舞蹈编导(050410)。2012年则发展为本科学士学位授予专业9个:音乐表演(130201)、音乐学(130202)、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130203)、舞蹈表演(130204)、舞蹈编导(130206)、录音艺术(130308)、数字媒体艺术(130508)、艺术与科技(130509T)、文化产业管理(120210)。从该院的学科设置与专业设置来看,学科与专业处于分而治之的阶段,二者之间没有系统的关联性,这与我国学科建设初期的理论思维是分不开的。
我国学科建设初期,往往将学科与专业分为互不关联的两个部分,二者分而治之,互不干涉。学科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阶段,倾向于学术研究,包括两种涵义:一是作为一门门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即知识形态的学科和组织形态的学科。而专业则主要用于本科阶段的职业化教育,倾向于提供社会分工所需要的人才。《辞海》中表述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同时也有人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而近年来,随着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不断增加和发展,学科建设工作成为了其工作的重心,而专业建设则被边缘化,另外由于管理部门的不同,导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之间缺乏互动。实际上,从学术和知识层面上来考量,学科建设不能离开专业建设的支撑,专业建设也不能没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援。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学科建设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认识到了专业与学科之间的不可分割和互相作用的关系。因此,学科建设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研究生层次的培养,专业层次的培养也影响着整个学科建设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中往往需要着眼于全局,建立学科——专业互动的整体性思维。在这方面,上海音乐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就采用了学科——专业的思维。“逐渐整合资源、理清学科脉络、凝练了学科——专业,形成如今理论研究型、创作表演型和应用实践型的划分格局”(上海音乐学院重点学科点建设的回顾与总结)以下即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科分类设置:
理论研究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类;音乐学:中国音乐史论研究专业类、外国音乐史论研究专业类、系统音乐学研究专业类、音乐教育专业类;创作与表演学科:作曲专业类、指挥专业类、声乐表演专业类、钢琴表演专业类、西洋管弦乐表演专业类、民族管弦乐表演专业类、现代器乐专业类;应用与科技学科:电子科技专业类、表演史论与教学法专业类、乐器造修艺术专业类、艺术管理专业类。各专业类又下设更为细化为若干专业。
当代学科体制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学科交叉,打破学科壁垒,有意模糊原有的学科界限,其分类理念是一种学科群的概念。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设置即具有当代思维,这种分类方法从表面上看是较为粗线条的,但实际上它能够包容更为细化的新兴学科专业,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分类方式,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打破单学科办学思维。学科专业分类范围实际上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范围内,多学科办学的思路也应合理运用。因此,一个学校的学科分类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其办学意图和办学目标。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全方位的思考方式是学科建设的特点,办学理念和目标需要渗透到各个细枝末节,每一个举措、每一步推进都有根有据,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除此之外,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也往往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国家政策导向。比如《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关学前音乐教育的政策。
其次,解决就业问题。这是传统大学与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大学不仅仅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而且还要将科学研究应用于教学,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大学并不能像职业院校一样只重视一技之长的培养,应该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职业化教育,还应该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承担专业及以外的相关工作。
最后,对新的学科增长点的需求。实际上这种需求并不是某所高校的需求,而是整个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需求,是社会不断分工、知识不断细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需求。而新的学科增长点并不能在单一学科——专业中产生,而往往在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产生的,这种跨学科效应是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基础。因此,要想使人才培养适合国家发展需要,高校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应该注意产业结构发展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需求。
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是学科建设的主要运作方式
音乐类高等院校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都是一样的,主要是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为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因此,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是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2008年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数及省级重点学科1个:音乐学;2009年,特色学科《“长安乐派”特色学科建设》获得立项;2012年发展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省级重点学科2个:艺术学理论和音乐与舞蹈学,即1个特色学科的管理模式。
在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上,重点学科建设是当代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式,要搞好学科建设,首先要深入分析和了解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制度。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发布的2001年《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暂行管理办法》是全省重点学科申报、评选以及检查的重要依据,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是做好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
依据2001年《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暂行管理办法》文件中,以下几点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摘要如下:
1、明确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上水平”,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拓展一批新型、边缘学科,突破一些应用基础研究的关键难题;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形成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必须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建设经费的力度,综合考虑确定。
2、重点學科建设应成为带动全省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和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形成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
3、对重点学科采用滚动发展的管理办法,一般为每五年评审并重新设置一次。
4、重点学科应具备的以下条件:已形成两个以上的稳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至少有一个研究方向的总体水平已处于国内同学科前列,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学术造诣深、创新的学术思想;组织能力强、学风严谨的学科带头人;有较强的学术骨干队伍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已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已培养一定数量高质量的研究生;科研成果显著,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已有一定科研实践设备与图书资料基础。
通过以上对国家有关政策的分析,重点学科建设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开展有关工作。
第一,出人才:通过对重点学科管理文件并结合相关学科建设的研究,可知学科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学术队伍。因此,在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学科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学术队伍的建设是核心。学术带头人的衡量标准是综合性的,即学术造诣深,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地位以及学术行动力。这个学术行动力必须以正确的学术理念为核心,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围绕正确的学术理念,以学术队伍为生产力,推动学术研究工作,进而为人才培养提供具有创新性的知识。另外从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关系上来看,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专业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影响着整个学科建设的发展。作为职业化的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更倾向于学术化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科学研究的生产力,是知识创新的生产力,是发展和更新专业教育知识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研究的推动力不仅仅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研究生实际上也是学术队伍中的一支。
第二,出成果:在科学研究方面,从学科角度来说,需要一支一流的学术队伍的目的就是出成果。所谓出成果就是要有一流的,对本学科的学术体系有建设性的科学研究的成果。这就需要学术队伍要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清晰的、全面的了解。学术成果主要通过各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发表学术论文以及科研获奖中表现出来。要有一流的科研成果,首先必须保证科研人员有充足的科研时间。许多音乐类的高等院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全日制科研人员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兼职搞科研,科研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也是音乐类院校科研成效不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上水平:有无重大的科研项目是评价一个学科是否一流的标准。重大的科研项目往往不是靠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依托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巨大的资金支持,这个科研平台就是科研基地和实验室。高校实验基地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家部委、地方的财政拨款,二是所在单位的配套设施。实验基地实际上是最好的科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积聚不同学科的学术骨干,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使它成为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的重要平台。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虽然在科研基地上投入较多,硬件条件也相当不错,但关键是缺乏有效的科研人员。现有科研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不能保证全时研究,导致现有科研平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另外一方面,就是学院的科研奖励制度并不完善,如发表论文的奖励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科学研究除了评职称以外,罕有为了科学研究而去搞科研的人。
由于学科建设往往涉及人事处、科研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研究生处、教务处、财务处等众多学校职能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相当繁复。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采取的是一种立项管理模式,以项目为管理对象,设立负责人,权责明确。
三、跨学科组织的建立是学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生产力
跨学科组织的建立是学科交叉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为培养高度复合型的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并且也是凝聚科研力量、生产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从跨学科角度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办学趋势,也是社会分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要对某一领域有深入和精确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学科,往往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过去学科壁垒分明,学科界限明确的办学方式已逐渐向学科交叉、多学科研究、学科之间互相借鉴的方向转型。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必须要有跨学科组织平台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
针对不同的高校具体情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途径: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界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广泛吸收社会参与的跨学科组织,主要包括:课题组、实验室或基地、研究中心。
课题组:主要以科研形式凝聚多学科研究。以课题为中心凝聚不同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做研究。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课题组成员的比例结构已经得以形成。
实验室或基地:依据高校自身特点,凝聚不同学科带头人联合申请研究基地,围绕基地性质和发展目标,设置科研课题,亦可对外发布课题,吸引基地外有想法的科研人员。
研究中心:如音乐院校的音乐研究所就是一个很好的跨系跨学科研究中心,每年设立科研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课题研究者。音乐研究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积聚力量形成能够申请研究基地的大平台。这样的平台建设必须与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相适应,以学校长远学科规划为发展目标,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凝聚有限的科研力量和科研资源。
软科学项目:软科学项目往往与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相关,对政府重大决策进行科学论证。一般情况下,艺术院校较少涉及这样的科学研究,但是这样的软科学研究在音乐院校是有其发展前景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应用上,如环境音乐、旅游音乐、城市音乐文化以及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等都可以作为软科学项目来研究。另外也可以从高校特色研究方面出发,如汉唐音乐文化的研究与西安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陕北民歌与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等一系列软科学研究。除此之外,音乐类的高校实际上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音乐教育责任,如音乐培训、音乐考级以及音乐教育类资格的认定考试等。因此,对有关社会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是软科学研究中应该涉及到的课题。如果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能够有所推进的话,科研成果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转化,通过与经济相结合创立音乐高校的文化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增强艺术院校的软科学实力。
综上所述,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只是一个平台,学校能够给予的仅是硬件设备上的建设,而真正的建设是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往往需要思维活跃开放、有多元意识的学术队伍来完成。
四、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包括: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要求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学术队伍。
从学科建设的全局来看,有了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才能够进一步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进而推动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而学术队伍的建设水平,首先取决于学术带头人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学术带头人是所在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者,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因此学科带头人对一个学科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谓学科带头人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为:是否在本学科内已有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教学经验;学术成果是否对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本学科是否有全面的认识与把握;是否能够带领本学科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的领域应该是极具学术行动力的专家和学者。所谓学术行动力是与学术带头人对本学科的认识程度分不开的。学术行动力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學术研究上的行动力,即学术研究的成果对本学科发展和建设是否具有推动意义和建设意义,在本学科学术界,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知名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本学科的发展具有整体性把握的管理能力和决策力,这种管理能力在学科建设中与学术能力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学术能力而对管理一无所知也是不行的。对本学科发展前景的正确认识和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是学科建设中学术带头人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决策力则表现为学术带头人学术改革的魄力和勇气。
总之,学科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管理和发展运转的一种组织形态。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建立在学校的长远目标和决策基础之上全局式的把握。具体到学科建设的操作层面和运行层面时,首先必须搭建合理的学科结构,这是高等教育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石;其次,在我国学科建设的具体操作层面上,采用的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它分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省级重点学科管理项目,以此从政府角度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进行资助和扶持;最后,在学校自身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科学研究是发展知识生产力的基本方式,平台建设是保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效发展的组织平台。音乐院校虽然有其个性发展特点,但作为高等教育的实体,也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在以上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管理,让音乐高等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