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冯立
2月28日~3月2日,MIDO如期举行,受欧元持续贬值和各地消费市场疲软影响,以及与上海展(3月1日开幕)的背靠背冲突,让今年米兰展会的表现并不算突出——由以往的6个展馆削减为5个,参观者数量虽然官方给出的数据是49000人次,比2014年增加了8.7%,但很多展商却都表示人流量并不乐观。
很多欧洲展商也坦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危机、北非和中东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的反腐政策对市场销售的冲击,此外还有南美消费能力的减弱,无一不让他们如芒在背,可谓忧伤又忧心。不过展会主办方向记者表示,“历经这些年的磨难,大家都学会了生存之道,应对危机,寻找机遇。近年来,意大利眼镜出口形势严峻,如今,欧元与美元持平,不仅令美国市场出现变化,也让同美元挂钩的市场出现新的机遇,便于意大利眼镜出口总量的提升。”
半月前,米兰市市长Giuliano Pisapia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称,意大利政府计划在2015年向时尚工业投资4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的资金,让米兰的时尚品牌变得更有竞争力。看来意大利人真是下了血本,因为在过去5年,意大利政府平均每年才为时尚工业投入52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684万元),也就是说,2015年的投资额度将是过去的8倍。从外部经济条件上看,这似乎是个很不错的投资时机——欧元的持续疲软有利于出口,也有助于欧洲公司经营者降低生产成本。尽管如此,如果你只要看一下本届MIDO略显不足的买家人流,就会发现米兰的眼镜时尚工业要达成上述目标,仍然要面临诸多挑战。
海俪恩展台
万新光学展台
全真光学总经理李军(右)与本刊记者
来自中国的参展企业主要集中在3号馆、5号馆和7号馆,5号馆和7号馆几乎全是中国展商(包含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的天下。可以说,中国企业在MIDO 这个国际知名眼镜展上已占据了近一半的舞台。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中国参展商已经是MIDO当仁不让的主角。过去很多欧美买家都是先在大公司那里采购完以后再到中国展馆,但现在很多买家一进展会都是直奔中国馆。因为他们发现,很多欧美大品牌参展商为了消化库存,竭力追求资金回笼,新品推得并不多。不少买家都是为了新产品而来的,而一些出新出奇的产品在中国参展商那里才能找得到,这也给中国很多参展商带来不少意外的机会和惊喜。据部分展商介绍,有些大客户他们很多年前就认识,但是门槛太高,合作一直谈不下来,但今年或多或少都有些意外收获。全真光学的外销老法师Benny Wu(业内朋友都叫他“老胡”),展会第一天晚餐时就压抑不住心里的喜悦告诉记者:“今天真高兴啊,终于把一个跟了三年多的大客户谈下来了,坚持终于收到了回报!”
一些中国展商在展台搭建和展品陈列方面也有了更大的投入,虽然与一些欧美展台的设计创意与艺术表现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年缩小。有的展商从去年开始就与意大利的展位搭建公司开始讨论展位设计方案,关于展位物料清单的问题也都要远程磋商好几遍。优亦诚展览公司的罗敏年都没过完,大年初三就提前带领员工来米兰了,帮助客户落实搭建展台的种种事宜。部分中国参展企业表示,由于欧洲市场的重要性,即便今年MIDO的整体状况不算太好,但对中国眼镜出口企业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一方面,可以通过MIDO了解到欧洲乃至世界眼镜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科技创新产品、设计理念和潮流动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可以通过MIDO与欧洲的老客户进行直接交流,增加结识新客户的机会,并且通过连续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展示,增强长期客户和国际买家对企业的信心。
对一部分乘坐法航由香港赴米兰参展的中国企业来说,今年的参展经历则比较悲催。由于赶上法航罢工,托运行李被滞留在机场,有的甚至是直到展会第三天才拿到行李。万新光学外销总监许剑锋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西装、领带、皮鞋都放在托运行李里,老许展会前两天都只能一身休闲打扮接洽客户,但这跟光学架、太阳镜企业相比,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记者熟悉的数家深圳、香港企业参展样品都滞留在机场,展会前两天,都是一两人留守展台,其他同事去机场蹲候行李。每次记者路过,都看到他们无奈地摊开手,伴随着声声苦笑和怨叹:“做镜架就算你和客户讲得天花乱坠,也要看样品啊,今年展会人本来就不多,最好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样品都不在,这个损失无法估量啊!”
大品牌公司仍是时尚专区的主角
每年的MIDO时尚专区都是参观者关注的焦点,Luxottica、Safilo、Marchon、Marcolin、De Rigo、Allison和Rodenstock等国际知名眼镜企业,汇同许多欧洲的前卫设计师品牌,纷纷在此设立了自己的展台。
记者突然有种疑问,这么多的眼镜款式,真都值得展出吗?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眼镜产品和流行,有没有明确的标准对各种各样的产品和它们所倡导的趋势进行评断呢?像这样的展览当然不是纯粹的宣传,因为它有存在的时尚和文化基础。但它也强调一个行业和领域的历史,并以此来影响甚至教育消费者。
或许MIDO展的发展就是这些年关于眼镜时尚本身发生变化的缩影。随着技术发展、即时图像和全球参与度的影响,对每个人来说,眼镜时尚正在从行业内人士的自娱自乐发展到让广大消费者也自愿参与的阶段— —甚至慢慢成为一种习惯。今年的MIDO展也有很多非行业人士参观,这就说明眼镜时尚已经能吸引到部分观众了。
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有的品牌大公司的自有品牌正在希望筹划建立自己的品牌博物馆,这种积极的方式可能标志着眼镜时尚已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艺术,而更热衷于讲故事。
当然,其中隐含的问题是:作为目前已经具有良好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的一些专业眼镜品牌,如何继续薪火相传?品牌博物馆的建立,可能会帮助这种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克莱威尔是我在本次米兰之行中结识的朋友,他也是正在帮助一些他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眼镜品牌建立品牌博物馆的参与者,他表示,在与“世界上最美妙的收藏”打交道的同时,他开始理解眼镜文化和故事的含义。眼镜品牌的博物馆就是为了帮助找到它的长处,发掘它的起源,增添它的光彩,用更多好故事继续影响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MIDO新闻中心
首先是无螺丝的设计在欧美买家那里继续深得人心,潮流经典款仍然非常受欢迎。每年都不按常理出牌的IC!BERLIN今年主推的是薄钢镜腿三叉式无螺丝迷彩系列是个不小的亮点,而另一个深受好莱坞巨星喜爱的薄钢眼镜MIKITA目前推出的新款也让人感到惊喜,但还是以欧洲人脸型为主,我们也衷心期待它能在不久的将来推出亚洲款。
另外,异样材质的结合运用看来是镜框这几年的趋势,例如钛金属结合板材、薄钢结合环保棉材质等等,多元材质的结合让眼镜的构成更丰富,佩戴起来也更舒适,异样材质的结合需要更精湛的制作工艺,才能将各种不同结构特性展现出来,也需要对时尚有更深的敏锐度,像DITA、THOM BROWNE这类品牌,在今年的MIDO都有出乎预期的表现。THOM BROWNE一直以来都以红蓝白作为品牌识别,相较于前几年的低调入色,今年红蓝白用色色块就鲜明更多了,加上钛合金胶框异样材质的运用,让今年展出的作品相当精彩,而DITA完美地制作工艺和精湛设计,也吸引到了不少观者的眼球。
说到复古,大量的复古造型的眼镜这次当然没有缺席,保留老师傅的匠心和传承品牌的经典价值,从中再找到创新的路径,这里我们一定要提到BOSTON CLUB,融合西方古典美学的手造眼镜BOSTON CLUB,这几年大吹创意复古风,除了拆组旧眼镜元件,赋予眼镜潮流新生命,更乐意提供给消费者“可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感”。
细版眼镜俨然是今年的潮流楷模,各家品牌纷纷推出细版轻量眼镜,既完整保留细腻的材质质感,也能让佩戴者更加无负担、更加舒适。比如MOSCOT在今年推出新细版的一系列SPIRIT作品,就大幅减少了胶框材质的重量,让佩戴更轻松。
化妆师现场造型
LASTES品牌设计师(左)向本刊记者展示设计作品
一说到米兰,小偷似乎已成为这个城市的黑名片,对于MIDO当然也不例外。有经验的展商参展前还提醒大家,一般市区里的意大利小偷穿着比较随意,而展馆里的小偷则是一身西装革履总裁范儿。一连三天的展览,每天都能听见某某展商失窃的消息,运气好一点的,在男厕所的马桶边找回了被拿走钞票的空皮包和护照证件,感觉比捡到宝还兴奋。
米兰展虽为国际知名大型专业展览会,在安保服务方面确实够粗放,偌大的几个展馆,居然连个巡逻的保安也没有,更不要说其他贴心服务了。另外,对于媒体的接洽,尽管设立了新闻中心,但功能几乎等同于一个媒体自由休息区,虽然有甜点和饮料,但没有相关对接人员,也没有任何关于展会情况的发布等仪式环节,这对媒体在展会上开展工作局限很大,就连记者签到也被新闻中心推到签到处,签到处又推回新闻中心。这些都是MIDO需要改善的地方。o
本刊记者与Fashion TV品牌设计师(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