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萌方式对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2015-09-08 10:22林长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幼林马尾松胸径

林长生

(清流县温郊林业站,福建 清流 365300)

除萌方式对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林长生

(清流县温郊林业站,福建 清流 365300)

对贫瘠土地上的杉木林进行采伐,更新营造马尾松林。在幼林抚育时对伐桩上的杉木萌芽条采取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3种处理方式,分析对比造林10年后3种处理方式下马尾松幼树的树高、胸径、枝下高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平均树高和枝下高均表现为:每桩留单除萌>选择性除萌>全面除萌,且差异性极显著;马尾松幼树的胸径则表现为: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且差异性显著。

杉木迹地; 马尾松; 除萌方式; 生长量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和易营造等特性,是我国南方地区最普遍、最重要的速生用材造林树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工造林,无论立地条件好坏均选择种植杉木,导致部分杉木林经营效益低下,使得大量人力物力和林地资源浪费[1]。张先祥等[2]分析了龙泉市杉木“小老头林”成因,认为杉木成林阶段受立地因子、经营措施等因素影响,其中立地条件是主要限制因子,在干旱、瘠薄、板结的山地土壤上种植杉木,将影响林分长势,易形成效益极低的“小老头林”。徐生贵等[3]认为,立地条件差是杉木低产低效的重要成因之一。因此,为增加此类杉木林采伐更新后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可行的办法是遵循“适树适地”原则,选择其他合适树种造林。

杉木迹地更新可选择多种树种[4],但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是南方地区自然分布最广、环境适应性最强的造林先锋树种,因此,杉木“小老头林”采伐迹地宜更新营造马尾松林。但是杉木采伐后产生的大量萌芽条,势必对新造林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探讨了3种杉木萌芽条除萌方式对后代更新造林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低产杉木林分改造成马尾松林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西北部、九龙溪上游的清流县,东经116°38′-117°10′、北纬25°48′-26°2′,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9 ℃,年平均降雨量1 711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56 d。样地设在温郊乡,海拔400-550 m,土层及腐质层薄,土壤粘重、贫脊,立地条件类型为Ⅲ级,杉木林采伐时林龄为28 a,伐前1 800株·hm-2,林分郁闭度0.6。

1.2 试验方法

2004年秋冬季皆伐第1代杉木人工林,随后对采伐迹地进行全面劈杂、炼山,按照2 m×2 m的株行间距挖40 cm×30 cm×30 cm的种植穴。2005年春种植马尾松实生苗2 500株·hm-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上、中、下坡位分别设立Ⅰ、Ⅱ、Ⅲ3个区组,每个区组设置3个面积20 m×30 m的重复。造林后1-3年对更新地块进行常规的锄草扩穴幼林抚育,对3个区组内的3个重复分别采取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3种除萌处理方式。

1.2.1 全面除萌 每次抚育均不保留任何杉木萌芽条,全部用劈刀剔除,今后将形成没有杉木萌芽条的马尾松纯林。

1.2.2 选择性除萌 2005年4月进行第1次幼林抚育时,将新种马尾松幼苗周边1 m直径范围内的杉木伐桩上的萌芽条全部剔除;1 m直径范围外仅保留1个杉木伐桩上的1株壮苗,其余全部劈除。以后每次幼林抚育时仅保留第1次保留的壮苗,其余杉木萌芽条全部劈除。今后将形成杉木株数占1-2成的松杉混交林。

1.2.3 每桩留单除萌 2005年4月进行第1次幼林抚育时,保留杉木伐桩上坡或两侧基部萌生的1株壮苗,其余全部劈除。以后每次幼林抚育仅对第1次保留的那株壮苗予以保留,其余杉木萌芽条全部劈除。今后将形成杉木株数约占3-4成的松杉混交林。

1.3 数据处理

造林后每年的9-10月实地观测马尾松与杉木的生长状况;2013年10月调查并测量已郁闭林分中马尾松与杉木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和郁闭度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郁闭成林调查

造林后1-3年林分尚未郁闭,3种处理方式下马尾松幼树的长势未有显著差异,但杉木萌芽条的高度明显高于马尾松实生苗,且长势较为旺盛。造林3年后,每桩留单除萌、选择性除萌、全面除萌处理林分依次相继郁闭。2013年10月,采用样点测定法调查杉木萌芽条的林分郁闭度:全面除萌处理为中度郁闭,郁闭度为0.66;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均为密郁闭,郁闭度分别为0.78、0.82。

2.2 除萌方式对马尾松树高生长量的影响

不同除萌方式对马尾松及杉木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马尾松平均树高以每桩留单除萌最高,达5.31 m,其次是选择性除萌,为5.30 m,最后是全面除萌,仅4.59 m;杉木平均树高也以每桩留单除萌最高,达5.61 m,选择性除萌次之,为5.53 m。杉木树高整体优于马尾松,这与杉木萌芽条营养优于马尾松有一定的关系。纯林马尾松的高度明显小于混交林,表明由于种间竞争等原因,杉木留萌处理有利于幼林马尾松树高的生长[5]。

表1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杉木树高生长量

对树高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3。不同杉木除萌处理下,10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2)。每桩留单除萌和选择性除萌处理树高的差异不显著,全面除萌处理与其他2种处理相比,树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3)。

表2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树高方差分析1)

1)**表示差异达0.01显著水平。

表3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树高多重比较1)

1)**表示差异达0.01显著水平。

2.3 除萌方式对马尾松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不同除萌方式对马尾松及杉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全面除萌处理下,马尾松胸径生长最快,平均胸径为5.61 cm,其次为选择性除萌,为5.33 cm,长势最差的是每桩留单除萌,仅5.14 cm。除萌处理后,马尾松胸径生长快速,主要由于马尾松为阳性树种,杉木萌发条的减少降低了马尾松的种间竞争。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处理林分已形成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林分结构复杂,树木密度大。

表4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杉木胸径生长量

对胸径生长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见表5、6。不同除萌处理下,10年生马尾松幼林胸径的差异性显著(表5)。全面除萌和每桩留单除萌处理下,胸径差异显著,选择性除萌与其他2种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这与方差分析存在一定的差异(表6)。

2.4 除萌方式对马尾松枝下高生长量的影响

枝下高指树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枝下高越高,树形越好,用材树种出材率越高[6]。由表7可知,3种除萌处理下,马尾松枝下高最高的是每桩留单除萌,达0.78 m,其次是选择性除萌,为0.73 m,最小的是全面除萌,仅0.68 m,这与适当保留杉木萌芽条,促使马尾松往高处生长有一定的关系。

对枝下高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见表8、9。杉木不同除萌方式下,马尾松幼林的枝下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8)。每桩留单除萌和全面除萌处理枝下高差异极显著,而选择性除萌与其他2种处理枝下高差异显著(表9)。

表5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胸径方差分析1)

1)*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表6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胸径多重比较1)

1)*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表7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杉木枝下高生长量

表8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枝下高方差分析1)

1)**表示差异达0.01显著水平。

表9 不同除萌方式马尾松枝下高多重比较1)

1)*、**分别表示差异达0.05、0.01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贫瘠土地上的杉木林采伐后进行马尾松造林更新,在幼林期适当保留杉木萌芽条有利于新造林地提早郁闭;还有利于马尾松幼树的树高生长及自然整枝;但对马尾松幼树的胸径生长短期内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马尾松胸径生长的速生期是在进入中龄林后,而此时杉木萌芽苗已进入早衰期,杉木萌芽条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短期负面影响很快消失,混交林内马尾松的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将逐渐追上并超越杉木,之后两者还能较长期地为对方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生境[7-8]。

选择性除萌与每桩留单除萌处理的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内形成了以马尾松树冠居上层、杉木居下层的复层林分结构,上层空间的马尾松减弱了林内光照强度,降低了温度变幅,增加了空气湿度,使林内的小气候得到改善,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在地下部分,由于马尾松为强阳性深根系树种,杉木为较耐阴浅根系树种,两者深浅结合,形成了合理的营养空间,可改良土壤、调节水分。

马尾松纯林经营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在同等造林密度下的马尾松幼林内,结合幼林抚育保留一定的杉木萌芽条形成混交林,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通过杉木间伐,还能提早收益,提高林分总的经济效益。

本试验仅对杉木伐前密度1 800株·hm-2、马尾松初始造林密度2 500株·hm-2的试验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其他试验条件下的不同除萌方式对造林更新的马尾松有何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不除萌的杉木伐桩上萌芽条较多,呈丛簇状分布,不但不能培养有利用价值的杉木,杂乱的林相会对新造林的林木幼苗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本文未设置“不除萌”的处理方式。

[1] 汪家道.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20):134.

[2] 张先祥,刘荣松,李一君,等.龙泉市杉木“小老头林”成因分析与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8,22(4):20-21.

[3] 徐生贵,孙东升,徐敦龙.杉木林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J].园林绿化,2006(10):10-11.

[4] 张传钴.杉木林迹地不同树种更新的生态效应[J].防护林科技,2009(4):17-19.

[5] 杨梅,林思祖,曹光球,等.不同生境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521-14523.

[6] 张群.人工修枝对提高杉木木材质量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

[7] 郑腾桂.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迹地萌芽更新生长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3(23):68-69.

[8] 刘日林,叶春林,斯金平,等.杉木人工采伐迹地更新厚朴试验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5):30-32.

(责任编辑:张云燕)

Growth analysis ofPinusmassonianaafter removal sprouts by different gradient ofCunninghamialanceolatain the cutover land

LIN Chang-sheng

(Wenjiao Forestry Station in Qingliu County, Qingliu, Fujian 365300, China)

Pinusmassonianaplantation was updated after cuttingCunninghamialanceolataplantation in barren ground. During the period of nurture ofP.massonianaforest, sprouts of Chinese fir stump were removed in three treaments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removal, selective removal, one sprout left, then growth situation (height, DBH, clear bole height) were analyzed in the ten year planted forest.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At the levels of height and clear bole height, one-sprout-left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lective removal and comprehensive removal. When it comes to DBH, comprehensive removal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selective removal and one-sprout-left treatment.

slash ofCunninghamialanceolata;Pinusmassoniana; removal treatment; growth

2015-06-03

林长生(1970-),男,工程师。研究方向:营林生产。Email:qlldyl@126.com。

S72

A

1673-0925(2015)03-0178-05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5.03.008

猜你喜欢
幼林马尾松胸径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马尾松公益林胸径分布规律及冠幅影响因子分析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甘肃祁连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祁连圆柏前后期胸径关系的探究
快乐佳县人
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造林技术分析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