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2015-09-07 18:04王敬民
决策探索 2015年12期
关键词:总人口年龄结构比重

王敬民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步伐大大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优势在于人口、潜力在于人口。如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省逐步转化为人才强省和经济强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动力,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人口、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布局规划等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一、河南省人口年龄构成现状及变化

201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403万,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197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21.00%;15~64岁人口为6642万,占70.6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86万,占8.36%;老少比(也叫老龄化指数,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之比)为39.80%;年龄中位数为32.39岁;人口平均年龄为34.33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57岁,其中男1生为71.84岁,女性为77.59岁;百岁以上老寿星有2941人。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全省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减少了388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了529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6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138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6个百分点;老少比上升了12.36个百分点;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了2.35岁;人口平均年龄提高了2.61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1.75岁,其中男性增加0.89岁,女性增加2.92岁;百岁以上老寿星增加1811人,增长1.6倍。

二、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一)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数量持续增加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1975万,比2000年减少了388万,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25.89%下降到2010年的21.00%,比2000年下降了4.89个百分点。在全省总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在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河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在大量增加,2010年为786万人,比2000年增加13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0年为8.36%,比2000年上升1.26个百分点。同时,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

(二)总抚养系数和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大幅度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

抚养系数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所抚养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2010年河南省15~64岁人口为6642万,比2000年的6113万人增加了529万人,增长了8.65%;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67.0。%上升到70.64%。由于低年龄组人口的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总抚养系数和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大幅度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2010年,总抚养系数由2000年的49.25%下降到41.56%,下降了7.69个百分点;少年儿童(0~14岁人口)抚养系数由2000年的38.65%下降到29.73%,下降了8.92个百分点;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抚养系数由2000年的10.60%上升到11.83%,上升了1.23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南老年抚养系数将会持续快速上升。

从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还可以看出,无论是总抚养系数、少年儿童抚养系数还是老年抚养系数,乡村都要大大高于城镇,镇次之,城市最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正好相反,是城市远远好于乡村,因此,乡村劳动力的抚养压力要比城镇劳动力的抚养压力大得多。

(三)特殊年龄组人口变化明显

人口年龄构成的特殊分组法,是指把人口分组与人口的社会经济参与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的年龄分组。2010年与2000年相比,0岁人口减少了14万人,减少了11.91%;7~12岁小学适龄人口减少了434万,减少了36.34%;13~18岁中学适龄人口减少了205万,减少了20.14%;兵源人口减少了210万,减少了30.77%。其余各年龄组的人口均有所增加,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增加最多的是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男60岁及以上,女55岁及以上),增加了393万人,增长了36.11%;其次是劳动适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增加了298万人,增长了5.40%;1~6岁学龄前儿童增加了241万人,增长了37.97%;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口增加了110万,增长了15.62%。

河南省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大量增加,养老保障压力增大;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口的增加,势必造成出生人口的增加和出生率的升高;劳动适龄人口和1~6岁人口的增加,说明河南省近几年仍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小学入学的压力;初、高中适龄人口减少,就学压力减小。根据年龄构成的这些具体变化,有关部门应做好思想和物质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四)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河南省人口平均年龄为34.33岁,比2000年提高了2.61岁;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2,39岁,比2000年上升了2.35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57岁,其中男1生为71.84岁,女性为77,59岁,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75岁、0.89岁、2.92岁。

国际上通常把80岁以上的人口视为长寿者,并将80岁及以上人口与60岁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2010年河南省有60岁及以上人口1197万,80岁及以上人口139万,长寿水平为11.61。2000年河南省有60岁及以上人口929万,80岁及以上人口95万,长寿水平为10.18,全省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在不断提高。分性别的老年人口长寿水平,女性高于男性。201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为13.74,男性为9.28,女性比男性高4.46。200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为12.80,男性为7.27,女性比男性高5.53。1990年,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为10.40,男性为5.86,女性比男性高4.54。说明全省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均在不断提高。

(五)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老型

随着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河南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上通常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把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年老型。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表明,2010年11月1日0时,河南65岁及以上人口为786万,占8.36%;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为1975万,占总人口的21.00%;老少比为39.80%;年龄中位数为32.39岁。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划分标准,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1990年为成年型,2000年已进入年老型,2010年属于年老型人口。

(六)人口年龄金字塔由底部缩小到底部扩张

人口的年龄构成及其变化,可以用按每个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绘制的人口年龄金字塔直观地表现出来。2010年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呈现出持续扩张的现象。

2010年人口年龄金字塔,在10岁组以上,仍旧保持了河南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很不规则的特点,各邻近年龄间的扩张和收缩十分明显,即相邻年龄的人口数差异较大,金字塔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曲线的特点,其底部呈现出持续扩张的现象,也就是说,5~9岁和0~4岁人口是在增加的。这种不规则性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教育、就业、结婚、生育、住房、商品需求、医疗卫生、文化设施、劳动力老龄化、养老等。

三、结论

人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其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当前河南省人口年龄现状的分析,使我们对河南省的人口年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把握,为我们制定人口、社会经济政策、教育布局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中原崛起和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课题“人口结构变化对河南省教育发展规划、布局的影响研究”(2011-JKGHAB-01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副院长、高级统计师)

猜你喜欢
总人口年龄结构比重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具有Markov调制的随机年龄结构种群系统半驯服Euler法的指数稳定性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