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2015-09-07 22:47:38雷蕾
师道·教研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三技能作文

雷蕾

2015年5月底,笔者任教的高三学生即将进入高考停课复习阶段,在最后一节英语课上,我请同学们反思高中或者高三一年以来自己最有心得的英语学习或复习方法。

全班49人,收到30份,最长的反思约1500字,最短的约400字;涉及的内容包括了高中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学习英语的态度、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书写提升等等,为我提供了反思英语教学策略的不同视角,被提及的三大热点是:“兴趣培养”、“阅读技能”和“高三试卷讲评”。

一、兴趣培养的契机

研读完学生们的反思,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爆发点或激发点,即所谓的契机,之后才可能逐步强化和持之以恒。

陈同学写到:对于英语,我经历了从喜欢到讨厌又到重新感兴趣的过程。初中开始喜欢它,而开始讨厌它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候觉得英语好难,而且课程一点也不有趣,所以英语成绩一直都“麻麻地”(粤语,“一般”之意)。进入高二,竟然又重燃了对英语的兴趣和想要努力学好它的决心。高二一开学,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英语课堂上开始了一个持续几周的“My Name Story”的活动——每位同学轮流介绍自己名字的意思和背后的故事。我们要问父母我们名字的由来,查词典找出这些字的意思和甚至要挖掘名字读音可能的含义。对英语没什么兴趣的我,要在台上当着全班的面完成这个任务,总要抽些时间,好好琢磨改说什么,用什么语气,说多久等等,而且为了呈现一个好的Speech,就不得不逼着自己反复地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现英语也没那么难,在公众面前说话也没那么难;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对英语的学习态度悄悄地起了变化。后来的两个演讲活动(Personal Speech & War Project),我都认真准备,感觉好极了!英语,我爱上你啦!

李同学写到:那一轮的Presentation主题的“War Project”。恰逢诺曼底登陆纪念,我选择了介绍诺曼底登陆。准备过程漫长而繁琐:上网搜集资料、筛选(部分还要译为英文)、做PPT等等,由于自己对版面的要求高,我做了整整一个周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受益匪浅:作为一个理科生,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还增长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从班长的职位隐退下来(轮换)之后一段时间,我重拾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的勇气,而且这次讲的是英文。

周同学写到:雷老师反复给我们说只有浸润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学好英语。我个人呢不太喜欢什么美剧英剧,但是对网络游戏有一颗狂热的心。众所周知,大多数优秀游戏都不是Made in China,所以游戏的首发也没有中文版。这时候,我就会强迫自己使用英文版的,看不懂的词猜、听不懂的多听几遍、根据读音结合上下文多数就能理解,而且里面的英语很霸气,说着感觉就很好!久而久之,我不仅会了一些英语达人们不会的表达,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带起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疯狂到把手机和电脑的语言设置成英文!)。

与上述三位同学写相同主题的还有十二位同学,他们都是因为教师组织的一系列的演讲活动,而克服害羞或者形成了查书搜资料学习习惯的。教师设计有主题、有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使用英语从而提升英语运用技能的机会,而对学生而言,可能某个话题或者准备过程中的某个点就是激发他兴趣的契机,这些活动可能影响的不止一个方面,其意义是积极的。

二、阅读技能训练的突破

阅读和写作在日常教学和考试备考过程中都占较大比重,2004至2015年的广东高考卷阅读部分占50分(含信息匹配),写作共40分,所以说,高中英语教学不可避免的要面对高考的挑战和检验。

在此,我关注和整理了学生们写及阅读技能训练的内容,发现教师“技”的点拨,能真正提升学生“量”的积累质量,解决高三学生“为什么我越做越错?”的疑问。并且教师的每一次试题讲评,都要切合“技”的指导,让“技”在一次次的实战中得到印证,从而提升对“技”的信心和运用。

技能训练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甚至可以说是隐性的。钟同学调侃式地“总结”语数英老师的作用:高三的语文老师没什么作用的,评讲作文就可以了——基础题要靠自己做,阅读题老师讲的方法还不是要靠我们练习。英语老师的作用跟语文老师的差不多,甚至还更省事儿,没有基础题嘛;阅读有什么好讲的呢?技巧就是那几项,能理解就不会选错;上课评讲作文就可以了!数学老师最悲催,他在上面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底下一大片不会的还是不会。

学生毕竟是年轻的局中人,但这调侃也引发我们的反思:高三的技能训练怎样更有效?本次总结中,“阅读”是最大的热点,共有21人提及。

高同学写到:阅读高频词要查词典,部分比较偏的词有时我也查,以丰富自己的词汇。翻词典其实是很好玩的过程。我要求自己看英文解释,有图的话还认真看图理解,还可以从例句中揣摩意思,还可以查到跟这个词的同根词,不管以后有没有用,反正感觉就是很爽!也因为认识的东西多了,看文章的压力好像也小了,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以上是方法方面的进步,另外,我觉得更大的进步在于阅读时的心态。Mrs. Lei 一直强调要做一个“有开放心态的、与作者有交流的读者”,对文章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想我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每次做英语的阅读前我都很期待(偶尔也会因考试而紧张),期待这些文章会带给我什么,或者男主和女主会发生什么故事,由于我比较接受心灵鸡汤或者对小说式的剧情比较感兴趣,而且英语的考试文章比语文的要友善很多,因此我会保持与作者“交流”猜后文、猜结尾、评价文章中的观点或角色等等,到了做题部分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梁同学写到:阅读量的积累很重要,可以说是打基础,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错后反思,某题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当时是怎样思考的?思考的流程在哪里出了偏差?原文、原题和选项是否理解对了?反思好一题,比多做十题还重要。

曾同学写到:我在“坚持”这个方面做得好。比如,老师要求每天三篇阅读量(注:完形、语法、阅读任意组合三篇),虽说只有三篇,但我每次都用40分钟。为什么呢?我不仅仅做题,还花更多的时间放在“查”上面——做完后,我把不懂的、模糊的地方都会查一遍,虽然有点费事,但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到了高三五月份就无法抽出时间了,但坚持了一年多的习惯已为我打下扎实的基础。持相同的观点还有刘同学,她写到:很多阅读文章的观点逻辑性强,把points积累下来写,大作文的时候就脑洞打开、文思泉涌、言而有物啦。

我较少用“技巧”一次,而是使用“技术”较多,因为“巧”好像有取巧的意味。在阅读技术指导时,一些非功利的步骤也是非常有效的,如陈同学写到:阅读的出题类型有较为固定的模式,考查的方向也很明确,来开分距的主要题型是主旨类或作者意图类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老师教的“反问法”对我来说很有效,屡试不爽——在做主旨类题时,把选项的核心划出,不看原文,反问自己这篇文章讲的是这个主题吗?作者写这段就是这个目的吗?

笔者不反对在阅读技能时从“主旨大意、细节推断、猜测词义、作者意图”等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但是,这些从“教”的角度来组织材料的,实际上,如前文钟同学的调侃,技术就是那些,教学能有所突破需要教师使“良好的阅读心态和及时深入的反思”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策略。

三、高三课堂活动的深度

高三较多的时间是教师评讲各种试卷和题目,实际上,评讲的课堂活动也可以生动、有深度、有效。笔者一节典型的选择题评讲有以下几个步骤:不公布答案,把正确率低于75%的题目编号写在黑板上-->学生相邻的4到5人一组讨论这几题-->按顺序公布答案,在被讨论的题目停下来,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看法-->稍微思考后,公布答案,教师适当总结。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在总结部分对语言知识进行总结、对地道的表达进行解释、对文化背景进行扩展,因为,经过讨论,学生对文章和题目的理解基本没有偏差了。

郑同学写到:那节课应该是最后一次在课堂上有机会这样讨论问题了吧,真的好享受这样的氛围,于是我就想,Mrs. Lei 提供的四个角度(我都不要写, 我就写这个:

在两年的英语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受益最大的是课堂的小组讨论。讨论阅读和完形是,你能找到错得和你一样的人,也有意见不同的人,在讨论甚至争论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所在,同时,也加深了对阅读技巧的印象。在讨论作文,特别是大作文时,我可以看到许多好的表达,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ideas,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写好英语作文,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我觉得讨论的精髓在于积极、热情的参与,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应该踊跃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对是错,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就多了一个进步与提升的机会。而且,只有全身心投入其中,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氛围给予的快乐。记得高二那时,有个话题讲到安乐死的问题,练习口语、之后写作文神马的不说,我真正喜欢的是那种和同学在一起各抒己见的感觉。怀念、珍惜!

这已经不止是一篇学习总结了,还包括了丰富的情感,可见课堂的美好体验也是学习者的一笔财富,同时,也是对教师的鼓励和鞭策。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有以下几个要素:

1. 话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有话可说;

2. 预设难度适中,让学生有话能说;

3. 培养包容的氛围(对语言的错误、不同观点的包容等),让学生有话敢说;

4. 形成一定的课堂运作模式,让学生有话都能说。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高三技能作文
高级技能
高三·共鸣篇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拼技能,享丰收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