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共谱“绿色”篇章

2015-09-07 09:04孙璟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建筑业绿色建筑

文|本刊记者 孙璟璐

文|本刊记者 孙璟璐

回首2015,整个建筑业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之一无疑是“绿色”。绿色建筑、绿色施工不再像过去几年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进展。2015年,行业内可谓刮起了一股“绿色之风”,人们在关注天气的同时也在关注着空气质量,雾霾、PM2.5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键词。环境问题随着雾霾的肆虐已经上升到全民重视的高度。对于北京、上海这些雾霾频发的大城市来说,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成为空气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相关资料显示,扬尘污染约占北京PM2.5来源的16%,占上海PM2.5来源的10%,而扬尘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废弃物占社会垃圾总量的45%;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不足10%,而欧盟、韩国等国家已达90%。此外,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率已从1978年的10%增长到当前的27.5%,综合建材生产和建造过程,建筑业相关能耗比例超过了40%。

绿色发展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传统建筑模式对生态的影响加剧,以及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国家战略,推广建筑住宅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也已经成为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2015年,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召开了关于确立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会议。专家组根据 “关于申报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通知”要求,按照《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有关申报情况说明,对全国各地区、各行业推荐的708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了认真核审,通过资料查阅、讨论、评议,“绿地国际金融城A01地块武汉绿地中心”等606项工程为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在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我国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绿色施工概念的提出距今已超过十年,近几年来,绿色施工在建筑行业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取得了共识,推进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的逐步深入,企业对推进绿色施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并且深刻认识到绿色施工于国于民都非常有益。

用信息技术勾画“绿色蓝图”

众所周知,施工阶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每一个实际步骤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下都是千变万化的,如果能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把上一阶段的管理意图和一些实际情况同步到施工过程当中,并指导施工,同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对于施工阶段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之后,绿色施工这一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实际上,‘四节一环保’需要通过很多专业化技术来实现,如果没有好的信息化工具作为平台支撑和技术手段的话,绿色施工往往会沦为一个经验式的判断,在一些具体的项目当中很难达到最精确的价值。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信息模型无疑一个是非常成熟的工具。建筑信息模型为绿色施工以及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和工具,可以说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行业在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的首要技术。如果用信息技术对项目进行施工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指导绿色施工,首要任务就是实现标准管理。因此,如何把关键技术环节标准化是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在实现标准化的前提下,建筑信息模型才能够帮助企业规范施工过程的行为,帮助企业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逐步实现工厂化、工业化。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于绿色施工中的价值就是把结果前置,在企业还没有做之前就知道怎么样做才能实现“四节一环保”这一目标,例如对施工进度进行预估和管理,控制项目成本等。而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当中,项目能不能达到质量要求,包括能够多大程度上做到节地,以及对人力成本的节省和保护,甚至如何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等,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数字化的模型当中进行管理,并在具备充分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预估和判断。

目前,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正不断影响并已延伸到了施工领域,同时也带动了国内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近几年,建筑信息模型在国内绿色施工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了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下一阶段,将有更多的企业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项目革新,提高绿色施工的效率和品质,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建筑产品将更加绿色、智能和宜居,建造过程也将更加绿色、智能、精益和集约,信息化将成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实施工具。建筑行业也将以推动信息技术为基础,从中国特色项目管理模式出发,研究整合项目管理流程,针对建筑产品的建造过程,从工程的立项、设计和施工三大环节入手,拓展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以此来推进绿色施工发展。

政策先行带动绿色发展

一直以来,绿色低碳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城市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传统建筑模式对生态的影响加剧,以及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开发的同时需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尤其要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国家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绿色施工跟其他新事物一样,对于任何一个新事物来说,如果没有标准那么就无从谈到具体的执行。近年来,通过行业协会以及业内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绿色施工逐步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绿色施工标准体系。2015年先后出台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等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给予了绿色施工标准支撑,使得绿色施工得以更快落地。

2015年,中国海油大厦、城建大厦(北京)等6个项目获得北京市2014年度绿色建筑奖励资金,奖励资金总额达1585.7万元。这是《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首次对北京市取得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公共建筑项目和住宅建筑项目发放财政奖励资金。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在2015年会同山东省财政厅修订《山东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奖励补贴依据进行变更,由原来的设计标识星级变更为运行标识星级。这些城市出台的关于绿色建筑项目的补贴政策,出发点趋于一致,就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对绿色建筑的后期运营予以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数量正逐年增加,尤其是三星、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长幅度都将近1倍以上,绿色建筑的面积也不断增加,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多平方米。下一阶段,绿色建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知绿色建筑,要让绿色建筑走出设计室,让民众可感知、可监督,激发居住者节能、节水的积极性。从经济方面和健康方面引导老百姓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绿色建筑的后期运营,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回用等方面。

未来的绿色建筑也将进一步与互联网相融合,不仅让信息技术更多地融入到绿色建筑中,同时也以互联网思维来衡量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总而言之,未来的建筑一定是更加生态友好、更加人性化的绿色建筑。利用建筑的余能、余水,以及建筑垃圾,通过物联网、智能电网等信息技术,把一切可再生能源都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实现与大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绿色建筑与互联网的融合,将虚拟技术与实体建筑相结合,通过新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以提高节能、节水、节材、降低温室气体的实效,进而全面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使未来的建筑更加生态和友好。

猜你喜欢
建筑业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