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精神状态的影响

2015-09-07 08:11黎艳芳陈妙扬陈丁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攻击行为危险性

黎艳芳 陈妙扬 陈丁玲

广东省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广东罗定 527200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态支配下突然出现的带有强大破坏力的动作行为[1],这种行为事发突然,常常毫无征兆,破坏力强大,不但很容易伤及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也给医院的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隐患。如何及时评估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行为,根据危险行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及终止患者的危险行为,对保护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安全有积极意义,这也是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而艰巨工作。本院自2012年起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分级干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对患者的暴力行为有较好的防范作用,也很好地促进了其精神状态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入院时危险性评估等级均达到1~5级[3],排除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史、脑器质性疾病和药物滥用史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45.32±8.67)岁;病程为(10.87±4.15)年。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2.12±9.36)岁;病程为(9.67±5.62)年。 两组的年龄、病程、危险性评估等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定工具

1.2.1 危险性评估量表[3]用于对患者进行暴力行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危险性评估量表从轻到重分为0~5级,0级代表无潜在危险行为,5级代表有潜在有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的危险行为,级数越高潜在危险性越大。护理人员按照患者危险性评估量表(0~5级)分为轻、中、重3个干预管理级别进行分级干预。

1.2.2 外显攻击行为量表 (MOAS)[4]用于评定患者的攻击行为,在攻击行为的评估中分为言语性攻击等4个项目,按0~4级由轻到重进行评分,总分为全部加权分之和。各类攻击行为得分越高表明该类攻击性越强,总分越高表明总体攻击性越强。

1.2.3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5]用于评定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共18个项目,分为焦虑、忧郁等5类因子评定。按0~7分由轻至重进行评分,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1.3 方法

对照组在评估病程后给予基础治疗和一级护理,允许患者在可观察范围内活动,动态观察其行为与思想动态,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帮助,加强安全制度的落实。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级干预护理,主要干预措施有:①根据危险性评估量表的评分情况将有暴力倾向患者分为轻度(危险性评估为0~1级)、中度(危险性评估为2~3级)、重度(危险性评估为4~5级)三种类别进行分级干预。轻度暴力倾向患者安置在普通病房,可以让患者与病友共同参与日常工娱活动,要注意加强安全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动态,加强安全巡查管理;中度暴力倾向患者限制其活动范围,令其在观察病室内活动,隔离所有危险物品,患者的一切活动必须全程暴露在医护人员的可视范围内;重度暴力倾向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病室,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警惕暴力的迹象,对于情绪激动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快速控制其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同时对其紧张、焦虑情绪提供心理干预,对一些合理需求尽力提供帮助,对有暴力行为者给予约束性保护治疗,根据危险性行为评估,达3级以下者才给予解除约束,病情稳定,危险评估为1级以下者再转回普通病房管理。②加强护患沟通,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开展心理疏导,多进行表扬等激励措施,增进医护间的感情交流,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愉悦的心境。③加强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态,令其重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④对患者开展情绪控制管理,让患者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暴力事件发生率控制到最低。

1.4 观察指标

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暴力倾向时立即进行MOAS和危险性评估量表评分,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表示潜在危险行为越严重。采用BPRS评定量表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定,5个因子项总分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PR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忧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思维障碍因子、激活性因子、敌对猜疑因子及BPRS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BPR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BPRS评分的比较(分,±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评分项目 对照组(n=60)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60)干预前 干预后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总分1.82±0.38 2.76±0.56 3.79±0.58 3.91±0.47 4.47±0.63 53.89±7.84 1.45±0.51 2.28±0.63 2.84±0.55 2.59±0.46 2.72±0.57 35.66±8.02 1.86±0.41 2.78±0.52 3.82±0.61 3.86±0.45 4.36±0.57 54.62±7.91 1.07±0.25*△1.28±0.49*△2.08±0.57*△1.43±0.39*△1.29±0.32*△22.53±8.26*△

2.2 两组MOA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MO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MOAS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MOAS评分的比较(分,±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60 60 9.25±2.42 5.68±1.87 4.97±1.76 1.93±0.92*△

3 讨论

科学选择精神患者暴力倾向危险性评估工具是降低住院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的一项重要工作。暴力行为是精神疾病患者处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时发生的破坏性攻击行为,不同的精神疾病,暴力危险的破坏性与针对性轻重有别,因此对患者的暴力危险性和精神病性症状实施动态评估非常重要[6-8]。精神科护士只有及时对患者的危险性行为进行评估与预测,才能有效防范住院患者暴力事件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能有效评估患者的暴力倾向,经常需要采用一些评估工具进行操作,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预测表”等[9-10],也有报道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中的相关因子对暴力倾向患者进行评估预测等[11-12],这些预测工具操作较复杂,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耗费时间长,在临床使用中有一定难度。目前,精神科护士在防范住院患者暴力行为时主要凭单位科室或个人积累的临床经验,其准确性欠佳,往往因评估不及时和不准确,而造成对患者使用过度保护性约束管理,或对患者疏于防范而造成暴力伤害事件。本研究采用危险性评估量表与MOAS相结合的方法,按0~5级评估方法区分出轻、中、重度潜在危险行为患者,评估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分类干预有的放矢,可以帮助护士快捷识别高危患者,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

对暴力倾向患者给予分级干预管理,能有效降低精神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对暴力倾向患者实施分级干预管理效果显著,通过与分级评估工具的相互配合,能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潜在危机,并给予合理的防范干预管理,把暴力危险在发生之前及时消除。

要注重对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症状的动态监测,与分级干预措施双管齐下,更能有效地降低精神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研究显示,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包含多种因素,或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或与人关系紧张,或由于自身性格原因等[13-15]。本研究分别采用危险性评估量表、BPRS和MOAS评分量表作为暴力倾向的评估工具,评估分级管理对住院患者暴力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分级管理后的焦虑忧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思维障碍因子、激活性因子、敌对猜疑因子及BPRS总分、MOAS评分均有显著改变,分值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提示实施暴力危险性评估、进行分级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心理疏导、开展情绪控制管理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康复,减少暴力行为发生。

[1]郝伟.精神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7.

[2]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0-97.

[3]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Z].2012.

[4]谢斌,郑瞻培.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95-196.

[5]费立鹏,熊卫,赵祖安.精神病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使用有关问题[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133.

[6]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7]邓秋雁,梁艳,谢仲英,等.住院精神病人暴力危险分级及干预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8.8(1):8-10.

[8]张钦廷,蔡伟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3):178-181.

[9]王小平,杨德森,李凌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1):20.

[10]崔小媛,王小平,郭艳梅.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短期预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85-286.

[11]付凤英,刘琳,詹来英.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10.

[12]李振宇,李宏伟.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3):209-211.

[13]翟金国.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6):363-364.

[14]王金华,肖瑛,易洁.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1011-1012.

[15]高文涛.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787-788.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攻击行为危险性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