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作家,儿童教育理论著述家。现任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出版有儿童教育著作《幼儿的心理世界》《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小词典》《幼儿教育词典》《幼儿教育艺术》《儿童教育哲思哲语》《雀鷇新谭》等。其中,《幼儿心理学》曾被作为西北地区部分中等师范学校教材而使用,《幼儿教育词典》目前为我国该领域权威工具书,《雀鷇新谭》获冰心图书奖。另出版有文学作品多部(篇)。
提出要求也是交谈的方式之一。我们在为达到教育孩子的目标而努力时,若没有教育计划,没有对孩子提出要求,就像旅行者没有指南针和地图一样,很容易迷失方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父母怎样向孩子提出要求呢?
一、要他做
要求孩子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到孩子能否完成,要考虑做这种事对孩子的发展有无帮助,讲究要求的合理性。你在公园里要求孩子去摘花,或是在商店里要求孩子偷糖果,当然是不合理的要求,孩子拒绝这种事是完全正当的。你要天性好动的孩子老老实实呆着,不惹一点儿麻烦、不生一点儿事端,孩子自然也受不了,对抗是他们本能的反应。因此,父母所提的要求一定要“合理”——既合乎常理,更合乎情理。
其次,在孩子做事之前,父母要讲清完成这一任务的程序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给孩子一个清晰、具体的概念,便于他们把事情做好。假若你用手一摸人的额头就说:“你发烧了。”显然是欠妥的,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对方的实际状况提出可行的建议:“你额头有点儿烫,去量量体温吧,看看是否有些发烧。”如果你想让孩子扫地,就要先讲清楚以下几个要素:
1.到哪里去拿扫帚;2.怎样才能把地扫干净;3.怎样把脏物倒出去;4.倒在什么地方;5.最后把扫地的工具再放到什么地方。
这样有利于孩子完成任务,并且养成好习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完成任务的计划、步骤。
再次,要给孩子积极的鼓励和暗示,树立孩子完成任务的信心。父母亲最好使用这类句子来提要求:
——你一定能把地扫干净!
——你能自己穿衣服吗?
——好孩子都会自己洗袜子,你会洗吗?
——大狗熊才笨呢,连纸船都不会叠。你肯定能叠一只很漂亮的小船。来,叠个看看!
二、不要他做
禁止孩子做某事时,父母一定要讲清不让做的道理。你不准孩子玩火,就要讲清楚玩火的坏处。孩子的是非标准同成人有很大差别,他们眼中的世界柔和一团,不存在冷峻的条块分割,往往不知道哪些是黑哪些是白,哪些是正哪些是反。然而孩子也往往是最守规矩的,当他认知了“线条”——规则,明白了道理,就不会再去做不该做的事。这其中,父母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一过程的艰难抑或顺达;“导师”的引导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接纳的程度。明智的父母往往给孩子和风细雨般的指引,于潜移默化中植入绿色的种子,使其健康生长,滋养孩子的心田;糊涂的父母常常以暴风骤雨般的命令为武器,试图直截了当地攫取孩子的驯服,结果却给孩子的心田植入了丛丛荆棘,时间越久,疼痛越深。
此外,同“要做”一样,“不要”也需要父母给孩子树立信心。比如,采用下列口吻与孩子交流:
——我们的小宝宝很懂道理,知道不该做的事就不做。
——小猴子爱偷吃零食,结果怎么也长不胖,你才不乱吃零食呢。
——好孩子都讲卫生,不把指头放在嘴里。
……
当然,黄牌警告也是必要的。父母可以根据情况,指出如果违反要求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惩罚不等于体罚),而且惩罚一定要兑现,让孩子明白规则的严谨,懂得犯错必须承担后果的道理。如果孩子按照要求做了,也不要忘了及时的奖励。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次之,如表扬、爱抚,给他一朵小红花或是一面小红旗等等,都会传递给孩子满满的正能量,使其充分享受到精神的愉悦感。
总之,父母充当着至关重要的向导角色,孩子澄澈如水的眼睛映照出的世界,就是父母日积月累描摹给他们的世界。因此,向孩子提出要求之前,我们做父母的须先审视自己,修正瑕疵,方可手牵孩子,专心致志地做好这门并不简单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