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身指数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5-09-06 08:05李志龙张延斌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腰身支数腹型

李志龙,张延斌

在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肥胖毋庸置疑,并且肥胖程度越重,发病时间越长,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饮食结构和交通方式逐渐西方化,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也急剧上升,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一系列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腰身指数

(waist-to-height ratio,WHtR)是一个反映肥胖的人体测量学指标[1],它能够更好地预测普通人群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本研究对拟诊为冠心病患者检测其WHtR及相关生化指标,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WHtR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者均为2012年9月—2013年9月被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650例。男 395 例(60.77%),女 255 例(39.23%);平均年龄(64.77±9.10)岁。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215 例,单支病变患者134例,2支病变患者174例,3支病变患者127例。排除患者包括各种脊柱及腹部疾病影响身高、腰围测量者或病情严重不能测量者,以及肝脏肾脏功能障碍、肾病综合征、痛风、甲状腺疾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入院诊断等。

1.2.2 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的测定 均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前1 d进行。患者空腹,排空大小便,测量身高时要求患者站在标尺前,双肩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肩胛、臀部及脚跟贴墙,视线水平测量。用体重秤测量体重,每次用前校正零点。身高单位为cm,重量单位kg,取小数点后1位数为有效数字。各指标同时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

1.2.3 腰围及WHtR测定 让患者直立,两脚分开25~30 cm,用1根最小刻度为1mm并且没有弹性的软尺放在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和髂骨嵴之中点水平、腹侧取剑突与脐之中点用皮尺测量水平周径,紧贴皮肤而不压迫皮肤,在患者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身高及腰围单位为cm,读数准确到1mm。各指标同时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计算WHtR=腰围(cm)/身高(cm),并以 WHtR=0.5 为切点对患者分组,WHtR>0.5为高腰身指数组,WHtR≤0.5为腰身指数正常组。

1.2.4 血生化指标的检测 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血液标本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仪进行包括血糖(GLU)、血脂、尿酸(UA)等在内的检查。其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采用化学修饰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三酰甘油(TG),采用尿氧化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血清UA。

1.2.5 冠状动脉造影术 对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Innova-4100大型数字减影机(美国GE公司)上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穿刺法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由心内科心导管专业医师操作,仔细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采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目测直径法来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血管狭窄程度=(D1-D2)/D1×100%,其中,D1指病变处近心段正常血管直径,D2指病变处血管直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由至少2位具有造影资质且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及以上级别的医师给出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狭窄以心外膜下主要的血管≥50%为有意义病变。有任何≥1支冠状动脉狭窄(≥50%)或闭塞即可诊断为冠心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记录各患者有无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包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WHtR、BMI与各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以是否患冠心病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引入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高腰身指数组与腰身指数正常组各生化指标高腰身指数组 TC、LDL-C、GLU、UA 较腰身指数正常组高,HDL-C 则低(P<0.01),见表 1。

表1 不同腰身指数组生化指标(x±s)

2.2 WHtR、BMI与各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 WHtR与 TC、LDL-C、UA、GLU 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与TG无显著性相关;而BMI与TC、LDLC、GLU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与TG、UA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相关。并且WHtR与TC、LDL-C、HDL-C、GLU 的相关性优于 BMI,见表2。

2.3 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是否患冠心病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HtR、糖尿病史、高血压史、LDL-C、UA 与冠心病呈正相关,而 HDL-C 与冠心病呈负相关,见表3。

表 2 WHtR、BMI与各生化指标及冠脉病变支数的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表 3 冠心病与各危险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肥胖症 (obesity)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体内脂肪分布异常和(或)堆积过多,常伴有体重增加。人的理想体重(IBW)可测量身体肥胖程度,IBW(kg)=身高(cm)-105 或 IBW(kg)=[身高(cm)-100]×0.9(男性)或 0.85(女性),当人体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时称为肥胖症。WHO用BMI来确定肥胖程度,定义BMI≥25 k/m2为超重,BMI≥30 k/m2为肥胖症。欧洲的一项长期大系列随访研究显示肥胖可使脑卒中危险性增加1.4倍,冠心病危险性增加1.6倍,房颤危险性增加1.75倍,使心衰危险性增加2倍[2]。如今,肥胖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3],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也急剧上升,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肥胖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为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按照脂肪组织堆积部位的不同,肥胖症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即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前者又称作腹型肥胖,其特征是腹部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堆积,包括腹部皮下、系膜、网膜和腹膜后等部位,它是代谢综合征(MS)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资料充分显示,腹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相比,其发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风险更高。2006年发表的一项全球多中心的研究显示了腹型肥胖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性[4]。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常用且简单实用的反映肥胖的人体测量学指标 BMI、腰围(WC),腰臀比(WHpR)和WHtR,其中BMI主要反映全身的脂肪含量,WHpR、WC、WHtR等主要反映的是腹部脂肪堆积,相对于整体肥胖而言,体内脂肪的分布对代谢影响更大,因此WHpR、WC、WHtR取代BMI成为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领域的一个更佳的预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标[5]。以前经常用WHpR判断腹型肥胖的程度,在2004年,美国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就推荐使用WHpR评价健康状况,建议男性>1.0,女性>0.80作为腹型肥胖的切点[6]。 虽然 WHpR 在代谢风险方面具有预测价值,但对于干预治疗前后对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并不适用,因为随着体重的下降,臀围和腰围均减小,导致WHpR无明显变化,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相对于WHpR而言,WC只需要测量一个围度,误差小于WHpR,并且能够体现腹部脂肪的绝对含量,从实用性和有效性来考虑,是一项简单的腹型肥胖测量指标。WC和WHpR哪一个更好,当前观点不一致,但国际上关于控制肥胖的指南[7]通常将WC作为腹型肥胖的切入点和指标。但是由于存在地区和种族的差异,WC切割点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群体中也不能统一。国外在1995年开始探讨WHtR作为腹型肥胖指标的可行性,日本一项早期的研究发现WHtR比BMI、WC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病风险。Hsieh等[8]研究也发现 WHtR能较 BMI、WC更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接着又发现它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聚集的关联程度强于WC、WHpR、BMI,不但几乎所有的超重患者可以用WHtR>0.5来识别,并且更多体重正常的高危人群也可以用它来识别。伊朗的一项研究单独比较了BMI与WHtR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该研究总共纳入了591例拟诊为冠心病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确诊301例患者为冠心病,结果显示WHtR在男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中好于BMI[9]。近期在我国及印度等国的研究中,发现WHtR与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度相关,无论是在青年或儿童人群,还是在男性和女性,均优于 BMI 或 WHpR、WC[10,11]。 近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WHtR是一个更好的腹型肥胖指标,它排除了年龄、性别、身高的影响,能够更好地预测普通人群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且男性、女性正常值无明显差别,不同研究结果均主张以0.5作为WHtR正常值切点[12,13]。

本文结果显示,腹型肥胖患者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相关分析显示WHtR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优于BMI,并且WHtR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换句话说,随着WHtR值的增大,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大。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tR对冠心病患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且LDL-C与冠心病呈正相关,而HDL-C与冠心病呈负相关,这些结果与以上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而亚洲人多为腹型肥胖即中心型肥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腹型肥胖的危害性及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中,WHtR可作为腹型肥胖的诊断指标,腹型肥胖者较高的WHtR值可以提示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聚集,评价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时可以起到初步筛查的作用,腹型肥胖是可以避免和逆转的,改变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是直接途径,药物干预是另外一个途径。腹型肥胖的控制目标可以简化为:腰围不要超过身高的1/2。加强WHtR的监测和早期干预,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另外,由于本研究入选病例时具有一定选择性且样本例数较少,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 Ashwell M,Gunn P,Gibson S.Waist-to-height ratio is a better screening tool than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MI for adult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bes Rev,2012,13(3):275-286.

[2] Murphy NF,MacIntyre K,Stewart S,et al.Long-term cardiova scular consequences of obesity: 20-year follow-up of more than 15000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the Renfrew-Paisley study)[J].Eur Heart J,2006,27(1):96-106.

[3] McArdle MA,Finucane OM,Connaughton RM,et al.Mechanisms of obesity-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insights into the emerging role of nutritional strategies[J].Front Endocrinol(Lausanne),2013,4(1):52.

[4] Van Gaal LF,Mertens IL,De Block CE.Mechanisms linking obesity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J].Nature,2006,444(7121):875-880.

[5] Li M,McDermott RA.Using anthropometric indices to predict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Australian indigenous population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3):401-406.

[6]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Http: //www.stayinginshape.com /4trover/libv/d18.shtml.30 July 2004.

[7] Moyer VA.Screening for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Ann Intern Med,2012,157(5):373-378.

[8] Hsieh SD,Muto T.A simple and practical index for assessing the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during routine health checkups[J].Nihon Rinsho,2004,62(6):1143-1149.

[9] Schneider HJ,Glaesmer H,Klotsche J,et al.Accuracy of anthropometric indicators of obesity to predict cardiovascular risk[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7,92(2):589-594.

[10] Patil VC,Parale GP,Kulkarni PM,et al.Relation of anthropometric variables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factors[J].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1,15(1):31-37.

[11] Cai L,Liu A,Zhang Y,et al.Waist-to-height ratio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Beijing[J].PLoS One,2013,8(7):e69298.

[12] Browning LM,Hsieh SD,Ashwell M.A systematic review of waist-to-height ratio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abetes:0.5 could be a suitable global boundary value[J].Nutr Res Rev,2010,23(2):247-269.

[13] Meseri R,Ucku R,Unal B.Waist:height ratio:a superior index in estimating cardiovascular risks in Turkish adults[J].Public Health Nutr,2013,10(8):1-7.

猜你喜欢
腰身支数腹型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李思康运用“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经验
自况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退化
退化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