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治疗盆腔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09-04 03:22:48曹承志
微创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穿刺术创口囊肿

卢 芳 曹承志 施 维 游 涛

(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咸宁市 437000)

盆腔囊肿为妇科常见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虽近期疗效突出,但存在术程长、出血量大、创口直径长、恢复期久、预后质量差等弊端,患者普遍接受度较低,治疗依从性难以保障。自引进超声引导下穿刺术以来,获得广泛好评,其凭借术程短、微创无痛、低感染等优势则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术式[1],成为当前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手术方案之一,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133例盆腔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术(A组)和开腹手术(B组)进行治疗,以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治疗盆腔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33例盆腔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腹腔镜、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盆腔囊肿[2],之后行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分型。(1)纳入标准:①已婚生育期妇女;②符合盆腔囊肿诊断标准者;③诊断为良性肿瘤者。(2)排除标准:①不孕症者;②非生育期妇女;③未婚者;④手术禁忌证者;⑤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⑦恶性肿瘤者;⑧凝血功能障碍者;⑨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穿刺组(A组)73例和开腹手术组(B组)60例。A组年龄20~53岁,平均(33.5±4.2)岁;囊肿最大直径33~98 mm;盆腔囊肿类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2例、卵巢非赘生性囊肿14例、子宫阔韧带囊肿10例和输卵管囊肿27例;B组年龄21~53岁,平均(34.3±4.0)岁;囊肿最大直径31 ~100 mm;盆腔囊肿类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9例、卵巢非赘生性囊肿14例、子宫阔韧带囊肿7例和输卵管囊肿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囊肿直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开腹手术 行开腹手术者60例。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②定位腹部切口位置,消毒后纵切80~100 mm;③逐层切至筋膜,打开腹腔,手部消毒后探查患者盆腔;④锐性分离盆腔粘连,提取适量脓性液体行活检;⑤遵循患者意愿及病变程度选择是否行子宫、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⑥冲洗盆腔,药液配伍:0.5%碘伏+甲硝唑+生理盐水,至洗液无浊感后停止;⑦腹腔置入庆大霉素160万U+甲硝唑400 mL;⑧置入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1.2.2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 行穿刺入者73例。①常规行实验室检查,待患者经期结束后3~10 d内手术;②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宫颈;③将带有阴道探头的穿刺架置入阴道穹窿部,再次确定穿刺位置,18G穿刺针避开肠管刺进囊肿内;④B超确认穿刺针已入囊肿中心后即可固定;⑤接注射器抽吸囊肿内液体,及时送检并行细菌培养、药敏测试;⑥确认囊内无积液后注入无水乙醇(剂量为积液容积的50%左右)[3],静置10 min后清除;⑦注入5 mL 2%利多卡因+20%积液容积剂量的无水乙醇(炎性积液则需另加抗炎类药物);⑧取出穿刺针,穹窿部消毒,确认无出血后结束。

1.3 评估标准

1.3.1 疗效判断标准[4]术后1、6个月各行腹部B超检查1~2次。治愈:囊肿及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囊肿体积缩小50%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囊肿体积缩小35%以上,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无效囊肿体积缩小不足35%且症状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

1.3.2 疼痛评分(VAS)标准 0分:无痛;≤3分:轻微疼痛;4~6分:明显疼痛,可忍受;7~10分:剧烈疼痛。

1.3.3 观察指标 术后行1~6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穿刺成功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及妊娠率,记录其手术指标差异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A组术程、出血量、创口直径、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等指标分别为(42.5±12.3)min、(32.8 ± 4.4)mL、(2.3 ± 0.5)mm、(2.3 ± 0.5)d 和(3.4±0.7)分,明显优于 B 组(P <0.05);A 组穿刺成功73例,B组手术成功59例,两组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情况 [ ± s,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情况 [ ± s,n(%)]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创口长度(mm) 住院时间(d) VAS评分(分) 成功率(%)A 组 73 42.5 ±12.3 32.8 ±4.4 2.3 ±0.5 2.6 ±0.4 3.4 ±0.7 72(98.6)B 组 60 231.9 ±99.6 92.5 ±12.4 78.6 ±23.0 15.6 ±5.7 6.3 ±0.7 59(98.3)t/χ2 值 16.112 38.330 28.359 19.444 23.774 0.02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术后疗效对比 术后1个月、6个月各行一次腹腔B超或阴道超声检查,发现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提升至 91.8%,B组则降低至65.0%,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 (n)

2.3 术后复发、妊娠及不良症状 治疗后,A组于随访期内复发2例,复发率为2.7%,与B组的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染4例(6.7%)、妊娠 8例(13.3%),A组无一例感染,妊娠 27例(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症状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复发、妊娠及不良症状对比 [n(%)]

3 讨论

盆腔囊肿作为妇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多见于卵巢肿瘤,患者遍布各个年龄层次,生育期为该疾病的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5],我国近年来因盆腔炎症性疾病诱发的囊性肿瘤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具有年轻化趋势,对女性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开腹手术作为盆腔囊肿的传统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积累下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但存在创口大、恢复期长、预后质量差等弊端,仍难以提升治疗依从性与术后满意度,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部分患者因此放弃传统术式转而选择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意图以此规避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但通过多年临床研究[6],发现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安全的腹腔镜手术方案仍存在术后复发率高且治疗费用过大等不足,不能大规模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病患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的出现为盆腔囊肿患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模式,可避免传统术式的不足,利用其特有优势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小创口、降低感染风险。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的A组患者术程较短,不足1 h,而术中出血量同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的B组对比,仅为其三分之一,创口直径几乎可以忽略,就上述三项指标而言,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方案,具有无创、低出血量、操作便捷、快速等特点,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郭艺红等[7]认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能通过破坏囊壁细胞以抑制其分泌,让囊壁细胞在药液作用下逐渐变性,促进囊肿壁闭合,炎性脓液消退吸收,达到保护盆腔、恢复其正常功能的目的。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的A组患者较B组患者恢复期短,术后几乎无明显痛感,不影响正常睡眠与生活,预后效果良好、恢复速度快,对患者早日回归工作与家庭具有积极意义[8]。

胡怡等[9]认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盆腔囊肿的治疗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干扰,如囊肿患病位置,患者心态差异、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患者实际耐受情况等。其中,笔者认为囊肿病灶所处的位置为最大干扰因素。在本次研究中,35例患者术后1个月行经腹腔B超或阴道超声检查,发现有35例患者治疗后囊肿基本消失,27例囊肿体积缩小50%以上且几乎无临床症状体现,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6%,与常规开放式术式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术后30 d两种手术方案对盆腔囊肿的治疗均初具成效,近期疗效较为突出,囊肿消退情况良好,子宫、卵巢等盆腔器官功能逐渐恢复。这一结论也得到张雪等[10]的支持。但从术后6个月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来看,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治疗无效人数由术后1个月时的4例缩减为3例,总有效率则提升至91.8%,较术后1个月时提升效果明显,无创口感染者,无不良症状发生者,复发率为2.7%,妊娠率为37.0%。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则逐渐降低至65.0%,无效例数由术后1个月时的5例增长至7例,4例感染,2例复发,1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症状,仅8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成功受孕但分娩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由此可见,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较传统开放式手术方案而言,无菌性更强,因创口直径小,使得术后感染风险降低,安全性更高,远期疗效更为显著。该术式能将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创伤度降到最低,对其子宫、卵巢及输卵管功能的恢复有利[11],为部分未生育或有意愿再次妊娠的妇女孕育新生命创造了可能[12]。

综上所述,对盆腔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近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几乎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但部分囊肿类型远期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1] 汪淑珍,池晓蓉.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35例[C].全国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76-178.

[2] 姜 萍,许 卫,梅其在,等.磁共振成像在盆腔肿物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612-2614.

[3] 于明安,张 晶,蒋 雪,等.超声引导用无水乙醇治疗女性盆腔良性囊性占位技术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4):364 -366.

[4] 高 山,丁祥武,余保平,等.经直肠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盆腔病变的诊治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5):265 -268.

[5] 刘艳青,孙付河,王树松,等.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巧克力囊肿的临床价值[C].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226-227.

[6] 王军燕,刘爱军,李卫平,等.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囊性病变的十年经验[C].2007亚太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综合防治高峰论坛及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集,2007:414.

[7] 郭艺红,卢 娜,张 瑜,等.长效GnRH-a联合阴道超声引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抽吸术对IVF-ET结局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12-112.

[8] Harrison BT,Berg RE,Mittal K.Massive ovarian edema associated with a broad ligament leiomy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J].Int JGynecol Pathol,2014,33(4):418 -422.

[9] 胡 怡,赵 维,杜 彬,等.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盆腔囊肿107例分析[C].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137-138.

[10]张 雪.介入性超声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近期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08.

[11]王璐璐.超声介入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卵巢功能变化[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

[12]张 瑜,郭艺红,孙莹璞,等.长效达菲林联合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对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6):466-469.

猜你喜欢
穿刺术创口囊肿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0:44
心灵创口贴
好孩子画报(2021年6期)2021-07-17 22:14:32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改良型创口贴
设计(2020年6期)2020-05-14 13:34:10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羊病治疗中的穿刺术操作要领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5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