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对中国100个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城市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城市信息化迎来了以“智慧化”为特征的新阶段。国家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也越来越重视,2014年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8月由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随着智慧城市理念的不断深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等部委智慧城市试点的有效推进,目前我国大约有400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全面评估,总体评价出各城市发展水平。2014年智慧城市评估满分为105分,平均得分为40.1分。其中得分最高城市为无锡总分77.2分,得分最低城市为齐齐哈尔总分为17.6分,相差59.6分,说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差距还较大。本次智慧城市评估总分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别为:无锡、上海、北京、宁波、深圳、浦东新区、广州、南京、杭州、青岛。
图表 1 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排名前十名得分分析图
本次评估城市总分在60分以上的城市有11位,其中有3位城市总分在70分以上,通过2014年智慧城市评估排名前十名具体得分进行分析,前十名城市在总分上有一定的相差距离,但细观每个领域得分较为均衡,基础建设情况差别不大,由此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重视力度大,大型运营公司也在各地积极行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卓有成效的城市,为我国其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通过对近四年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来看,获奖前十名城市有了较大变化。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一直是智慧城市发展较高水平集中地,其中无锡连续三年获得智慧城市发展第一名,这与两地发达的经济基础、雄厚的资金投入及当地政府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无关系。相较于前三届,此次环渤海经济区中北京、青岛两位城市进入前十位,可以看出北方环渤海经济区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开始发力,环渤海经济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智慧城市的发展与科技发展、政策环境、人才结构等均有关系,但与经济发展关系尤为密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可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集度、经济发展程度、交通运输等方面均有着层次上的不同,从而展示出不同区域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
图表 2 近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前十名对比表
图表 3 2014年各区域智慧城市得分对比图
2014年将选取的100个城市样本按照经济地理区域划分为东北部、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进行分析。如2014年各区域智慧城市得分情况对比图所示,东部地域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整体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还较弱,并且西部、中部与东北部地区发展均低于总体水平。从各区域具体得分来看,东北部地区平均得分为34分,得分率为32.4%;东部地区平均得分为47.7分,得分率为45.4%;中部地区平均得分为34分,得分率为32.4%;西部地区平均得分为32.5分,得分率为31.0%。
东北地区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我国老牌传统工业区,更是中国著名重工业基地。本次评估在东北地区共选取了8个样本城市,排在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和牡丹江,从排名情况看,东北地区智慧城市发展主要集中省会城市,并且智慧发展水平不平衡,四平、庄河、齐齐哈尔发展较为落后。
东部地区集聚了一批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发达的经济区,而环渤海经济区近几年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本次评估在东部地区选取了47个样本城市。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无锡、上海、北京、宁波、深圳、浦东新区、广州、南京、杭州、青岛。从排名情况看,东部地区智慧城市分布较为集中,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较为集中,这主要因为长三角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并且有较强的相似性,因此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图表 4 2014年东北地区智慧城市排名表
图表 5 2014年东部地区智慧城市排名表
图表 7 2014年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排名表
中部地区处于我国内陆腹地,地理位置上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重要区域之一,随着200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与2009年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次评估在西部地区选取了22个样本城市,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为武汉、太原、郑州、长沙、南昌、株洲、湘潭、合肥、芜湖、新余。从得分情况看,中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湖南长株潭地区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起到了一定领导作用。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西部地区深入我国内陆地区,丘陵、山地地形众多,致使交通运输较不便利,信息传输流通较慢,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较远,也成为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次评估在西部地区选取了23个城市样本,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成都、重庆、贵阳、西安、兰州、南宁、昆明、鄂尔多斯、呼和浩特、柳州。从得分情况看,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较为平均,成都、重庆在全国智慧城市发展中均处于靠前的水平,西安、兰州、南宁、贵阳在西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相对较好,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发展还出去初级阶段。
本次参评的100个城市样本中,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36个,地市级城市54个,县市级城市10个。从整体上看,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地级和县级城市,从具体得分情况看,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平均得分为分49.6分,得分率为47.2%;地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5.5分,得分率为33.8%;县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0.4分,得分率为29.0%。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与县市级城市之间相差18.2个百分点。
图表 8 2014年智慧城市得分情况对比图
图表 9 2014年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智慧城市排名表
图表 11 2014年地市级城市智慧城市排名表
2014年参与评估的36个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平均得分为49.6分,得分率为47.2%。其中最高得分城市为上海,得分为74.1分,最低得分城市为西宁,得分为24.3分。总成绩排在前十名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宁波、深圳、浦东新区、广州、南京、杭州、青岛、天津。而2013年排名前十名城市为:浦东新区、宁波、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广州、厦门、武汉、南京,由此可以看出,2014年与2013年前十名总体有了一些变化,今年青岛和天津取代厦门与武汉进入前十名,而其他城市虽名次有变动但依然还延续2013年的情况。
通过对2011、2012、2013、2014年连续四年的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比分析看出,2014年的平均得分均低于前三年的平均得分,主要原因是随着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评估指标有了变化的同时,评分标准也适当提高,由于样本总量增加,而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不变,因此,2014年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平均得分略低于前三年平均得分。
2014年参与评估的54个地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5.5分,得分率为33.8%。其中最高得分城市为无锡,得分为77.2分,最低得分城市为齐齐哈尔,得分为17.6分。总成绩排在前十名城市分别为:无锡、佛山、苏州、温州、舟山、常州、珠海、扬州、威海、嘉兴。而2013年地市级以下城市排名前十位为:无锡、佛山、扬州、珠海、常州、苏州、舟山、温州、嘉兴、株洲,两年间地市级城市变化情况不大,除威海取代武汉进入前十名,其余城市只在名次上有所变动,其中无锡、佛山连续三年稳居第一、二位。
因2014年评估城市样本的扩大,此次将县市级城市作为单独的划分级别进行分析。2014年参与评估的10个县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0.4分,得分率为29.0%。其中最高得分城市为昆山,得分为47.7分,最低得分城市为庄河,得分为17.7分。10个县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昆山、义乌、新郑、万宁在其建设过中亦有其突出之处,值得其他县市级城市学习借鉴,从而提升县市级城市整体智慧城市发展水平。
图表 12 2014年县市级城市智慧城市排名表
图表 10 近四年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得分对比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