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承诺目标“非诚信不公开”、成绩荣誉“非诚实不公开”、措施修订“非坦诚不公开”、整改方案“非真诚不公开”……“非诚不扰”是校务公开的初衷所在,也是校务公开的魅力所在。也只有“非诚不扰”做好校务公开不同环节的工作,才能够有效唤醒每一位教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热情,真正将学校的办学行为置于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和约束之中,有效推进校园管理的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
可现实中,许多校园在大谈特谈“民主管理”“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在校务公开中避重就轻、敷衍塞责,无视教职工参与和监督学校事务的热情,严重违背“非诚勿扰”的初衷,任由其悄然沦落成为教职工视而不见的“一种摆设”。
一是“蜻蜓点水”冲淡了“坦诚的味道”,将公开的内容贴在不显眼的地方,热衷玩数字游戏,避重就轻,一遇到紧要问题或者热点问题就一带而过。
二是“犹抱琵琶”模糊了“真诚的面孔”,公开的内容大多数是“正确的经验”和“耀眼成绩”,有时即使出现一些教训或者失误的话题,也大多是学校日常的琐碎事务,显得不疼不痒,而一些大的决策和决策中的失误却很少能在其列。
三是“弄虚作假”忘记了“诚挚的约定”,没有养成及时进行校务公开的习惯,上面检查就公开,不检查就不公开,检查前言辞凿凿,检查后烟消云散……
忘记了“非诚勿扰”的校务公开,既不利于学校的决策与执行,也是对教职工表达权和知情权的轻视。只有彼此都做到“非诚勿扰”的校务公开才能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才会科学检验学校的决策与作为,并可以让这样的良性互动持续循环,即时查漏补缺,即时平衡调节,其校园魅力才会不断展现、不断丰满。
“非诚勿扰”可以帮助校务公开成为增强班子凝聚力的新平台。一是坦诚面对“要我公开”的要求,自觉开展学习培训和自我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对校务公开具体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自觉提高坦诚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坦诚推进“我要公开”的转变,主动到先进学校观摩,亲自体验和感悟坦诚公开的变化与成效,创新“校园信箱”“校园公开栏”等公开平台,主动优化“我要公开”的工作过程;坚持教代会制度、财务民主管理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坦诚公开规范化、制度化。
“非诚勿扰”可以帮助校务公开成为推进管理精细化的新渠道。一是在时间上多些“坦诚”,不仅要及时,让教职工尽早参与,不失时机地广泛征求和掌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守时,公开的内容要给群众留足思考、讨论、反馈的时间,防止“早上公示,晚上实行”一般的走过场行为。二是在环节上多些“坦诚”,公开的数据,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财务状况,哪怕是一些敏感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应力求精确,才不至于使校务公开成为一种摆设;公开的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开栏,更不要只拘泥于凡事召开一次教代会完事的方式,可以借助短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公开校务,更可以通过电话会议、网络论坛、座谈会等渠道说明情况。只有全程公开每一种校务,才会有效前移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关口,才会真正点燃教职工投身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的热情。
“非诚勿扰”可以帮助校务公开成为增强校园向心力的新机制。一是坦诚的公开可以有效规范各项管理机制,既要诚实公开教职工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更要真诚公布每一种问题的整改方案,又要走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怪圈,与教职工一起审视、一起优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二是坦诚的公开可以有效优化各项监督机制,及时公开家委会、“校长接待日”“开门评教”等各种评议渠道中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具体办学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让监督的力量推动管理工作的优化。
“非诚勿扰”才是校务公开的魅力之源。“非诚勿扰”让其“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展现校务全貌,也可以让教职工清晰感受到自己拥有了知情权和监督权;“非诚勿扰”让其“泾渭分明”,清晰一个数据不怕斤斤计较,清晰一个事实不烦分文必争。教职工自然倍受感染,坦诚相待,将学校的一切资源视作自己的资源去爱惜、将学校的一切事务当作自己的责任去担当。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