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平
在中国,药、妆分属两个不同的行当,懂药的不懂妆,懂妆的不懂药,需要办理的牌照多,主管部门多,中国本土药妆连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的药妆连锁遍地开花且生意红火,却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因为目前的中国还缺乏这种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比如医药分开以及化妆品进入医药零售的渠道。而且这种复合型连锁经销,在中国会遭遇各种各样繁琐的行政障碍。
在日本,药妆店有着很红火的生意。来日本出差或旅游的朋友,几无例外地会去药妆店买些东西带回国。笔者经常被一些在日本药妆店有愉快购物经验的企业家询问,能否把这一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去。笔者每次都不得不回答:虽然国内有人在尝试,但目前隋况下很难简单复制,因为背后机制完全不同。
实际上,药妆连锁并非日本独有,其最初源头是美国的“Drug Store'(药品连锁)模式。1900年前后,美国开始逐渐实行医药分开,但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也造成老百姓每次生病都需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拿药。
为解决这一不便,在靠近居民区的地方开设药店便成了大势所趋。但药店的运营需要专业资格人士,若薄利则难以维持。于是,便有了在药店中配备销售利润丰厚的化妆品、生活杂货的设想,这便是“药妆连锁”的肇始。可以说,这一模式是对百货连锁营销的一个有益补充,很陕便在体制接近的发达国家中展开,至今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商业模式已非常成熟。日本引进药妆连锁模式始于1970年代,目前已经极为发达,在日本备城市的街头巷尾,药妆连锁可谓是遍地开花。
日本的药妆连锁牌,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域性的,比如,SunDrag、MatsumotoKiyoshi有遍布全国的经销网,但Tomod主攻关东市场,HAC仅在神奈川县内。它们的经销模式都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只是会和厂家合作,实施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季节性促销或打折,形成不多的交替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比价或办购物卡。但这些品牌,都没办法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并非实力问题或意愿问题,而是中日在这一领域的体制迥异。
首先关于医药分开,健康的医疗体系都以此为运营目标,欧美、日本皆不例外。比如在日本,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人诊所都只开处方,买药需要去药店,药店这一块是纯市场化运作。当然,有些药店里不常有的处方药,医院会在严格的监管体制下出售给患者,但比例很小。医保范围内的常用药基本上都可以在药店凭处方购买得到。
日本的药妆店内一般都设有处方药销售点,但这需要注册药剂师资格,且资格证都会挂在墙上公示。销售凭医生处方,买者凭医保卡买药,没有处方,药剂师不会卖药给你,而且药剂师有权质疑、拒绝和举报医生处方,也可根据顾客需求推荐其他非处方药和保健品。
而在中国,药品基本上是在医院销售,且是医疗的重要财源。市场上的—般药店允许卖的处方药极有限,也基本上是由各地方医药总公司垄断供给,并没有充分市场化,店铺内也不需要药剂师专业资格。
其次便是化妆品能否进入医药销售渠道,这一点甚为关键。在药妆连锁模式之前,化妆品基本上是以百货卖场专柜或厂家专卖连锁店的方式,即百货流通商和化妆品厂家的寡头博弈。而药妆模式则是新型的专业流通,还或多或少地能看到制药商寡头们的背后推动。
药妆连锁本来就是贴近大众的中低端路线,于是化妆品销售市场的共存便开始呈现出来:一方面是敞亮鲜光的百货大厦一楼专柜,销售小姐个个标致,推销着高档化妆品;另一方面,遍布城乡的药妆连锁店,仓储超市—般堆满备式化妆品、店员朴素。在这两种销售渠道中,即使是同一款商品,显然药妆店要便宜一些。
说到底,日本药妆连锁模式本身并不新奇。说白了,就是在同一购物空间里,成功地把医药品销售的“专业性”、“可信度”,作为附加价值移花接木到了保健品和化妆品上。这是“药妆连锁”的精髓所在,但这恰恰在中国得不到实现,中国有资格经营医药的各地方医药公司,都没有经验和动力去附带销售化妆品,一般也不具备化妆品销售资格。此外,若在中国推广“药妆”这种复合型连锁经销,会发现它涉及的经营许可分属各个行政体系,会遭遇各种各样繁琐的行政障碍。比如,医药经销归口各地方医药公司,接受药监局管理,化妆品归口工商和质监局等,生活杂货归口工商部门等。若涉及特许经营的商品,则还需要寻找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
那么,在外资药妆店连锁无法进入的情况下,中国能否诞生本土品牌?答案是:能,但会很费劲。要成立一家药妆店是很容易的,比如买下一家医药公司,然后再申请下百货连锁零售牌照,便具备了成立的可能,但在运营时同样存在上面提到的困境。
而且,成立之后如何管理、企划运营呢?这两个行当在中国长期以来都截然分开,懂药的不懂妆,懂妆的不懂药。而且牌照多就意味着主管部门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的药妆连锁”之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正如中国陆续出现了人人网、百度、微博、微信等本土服务来取代类似的海外服务一样,中国出现本土特色的药妆连锁恐怕是早晚的事。这需要时机,也需要在这一领域出现黄光裕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