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杂志观察中国水泥工业
国际水泥综述杂志(ICR)研究部对中国水泥工业现状和未来的看法如下:
2014年,中国国民生产增值为7.4%,比2013年下降0.3%。基础建设和住房消费支持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水泥消费的增长,这一趋势将持续多久,有待关注。
2014年,水泥消耗预测为24.36亿吨,年增长率为3.3%,远低于2013年16.7%的增长率。预计2015年增长约3%(表1)。
2013年水泥消费中,住房占需求的28%,基础建设占24%,农业占18%,工业占15%,公众建筑占15%,这种消费比例可能会维持多年。
散装水泥2013年占56%,2015年将提升至60%。
水泥输送过程中,水运约占52%,铁路约20%,公路约占20%。
水泥消费品种主要为普通水泥中的32.5、42.5、52.5,其中32.5约占总量的60%~70%。目前,一些政策支持发展高标号水泥,上述比例将逐步改变。
2011年产能利用率为70.5%,2014年提高至74%。
中国水泥工业99.1%使用燃煤,代用燃料约占总量的0.8%。2013年城市垃圾约为150万吨作水泥代用燃料(占燃料总量的0.1%)。2015年预测用于生产水泥的城市垃圾上升至600~800万吨,熟料平均热耗约为3 160kJ/kg。
表1 中国水泥消耗、生产和贸易总况2012A-16F
表2 2013年十家水泥企业产能
2013年,熟料平均电耗为59kWh/t,水泥为96kWh/t。预分解窑安装且已生产的余热发电装置有1 130台,总发电量为7.4GW。熟料余热发电量为32~36kWh/t。
2011年出口水泥1 050万吨,2012年1 130万吨,2014年为1 160万吨,主要出口香港、蒙古、阿富汗、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此外,水泥随工程建设出口至非洲国家。
2012年进口水泥65万吨,2014年为50万吨,均为高质量水泥。
2013年中国十家水泥企业生产的水泥数量占消费量的49%,十家水泥企业熟料产能见表2。
从住房和基础建设及经济增长来看,预计中国水泥年需求量将会增加3%~4%。2015年为25.10亿吨,2016年为26.00亿吨,预计2019年为28亿吨,达到峰值。
目前中国生产企业约2 500家,在未来三年,随着淘汰落后产业,生产企业将减缩至1 500家,水泥生产企业和粉磨站稳定在2 500家左右。
此外,随着对CO2、NOx、SOx等排放值的要求更加严格,立窑必将全部淘汰,多数效率低下、低于1 000t/d的熟料生产线也将淘汰,剩下的都是技术先进的大型预分解窑生产线。
赵艳妍陈友德编译自
No.3/2015 InternationalCement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