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2015-08-31 09:21:37高平亮
新媒体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出版事业出版业转型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7-0040-02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财经理论研究专栏”(NJMZ0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研究”(2013MS0918);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课题“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期刊”(MGKJQY1411);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课题“全媒体时代下内蒙古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策略研究”(MGKJQY1410)。

作者简介:高平亮,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从事编辑出版研究。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二者优势互补、协调促进、一体发展,为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宣传主流思想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支持,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业的转型也势在必行。媒体融合以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平台、不断促进内容创新,因而数字化出版与经营将成为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道路。

1 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

1.1 媒体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的,他指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相互交融、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体。通俗来讲就是指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期刊等与现代新兴媒体互联网、数字资源有效融合,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将信息通过更广阔的平台更快速地传递给受众。

1.2 媒体融合在国外的发展

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是在国外提出的,因此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国外也比较深入。在浦尔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之后,有学者就将融合的概念拓展到其他领域。卢森伯格将媒体融合的概念迁移到机械行业进而提出“技术融合”的概念;紧接着尼古拉利就计算机、广播以及印刷三者绘制成三圆重叠图,进一步揭示出三者融合在未来市场中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丰富了媒体融合的内涵。学者迪迦对这种现象做出的解释是现代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之间产生交汇关系,进而使得产业之间的界限范围愈加模糊甚至产生边界消失的情况;而另一个学者Jenkins则认为除技术、内容等外在的融合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层次的融合。

1.3 媒体融合概念在我国的讨论

国内对于媒体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国内以蔡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媒体融合是对媒体资源的重新组织以及对流程的重组和再造的过程,其中不仅涉及到相关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双赢。目前我国学界对于媒体融合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探讨研究较少,对于媒体融合在我国的实现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媒体融合对出版业的影响

媒体融合过程的推进促进了媒体存在形态的转变。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以及各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促进的出版形式的变革,新的环境为出版事业带来无限的机遇,同时新环境的变革也为出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媒体融合为出版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媒体融合为出版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媒体融合为出版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操作平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因而使得出版事业的盈利范围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媒体融合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各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拓展了出版的形态,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纳入到出版事业当中,迎合了不同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加符合现代信息环境下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有利于提高出版事业的影响力。

媒体融合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而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出版行业数字化有望成为现实并进行大范围推广;同时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节约了传统出版行业中的人力、物力资源,降低出版过程的资源消耗,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提高的同时也节约了出版成本,进而提高出版行业的盈利值。

2.2 媒体融合为出版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运营方式,同时改变了原有的出版方式下的资源受众,使得原有媒体形式向碎片化方向发展。同时媒体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界限,将出版形态转变为数字化出版,这在我国的实践并不多。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和资源的同时也使得版权等相关问题更加突出。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行业将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且要迎合我国发展状况的情况下实现出版行业的顺利转型是当前出版行业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3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怎样能够既保证传统媒体环境下出版行业已经积累的稳定基础,同时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实现出版行业进一步的提高,是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完善数字出版的相关政策,为数字出版提供基础保障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出版业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完善新型出版形态的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出版业数字化顺利转型。目前国家对于企业转型出台众多优惠支持政策,出版行业要合理分析政策中有利于数字出版转型的部分,合理布局数字出版的项目,努力实现数字出版形态下的盈利。另外出版行业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策划好数字出版转型的升级项目,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降低出版转型的压力,为出版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重新定位传统媒体出版形态,合理规划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行业发展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形态下从出版的内容、资源到出版的对象、用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传统媒介形态下的出版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合理规划数字出版的流程,成功实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传统出版行业属于国家控股支持的行业,因此各级政府对出版事业给予了资金、政策等不同程度上的支持。另外出版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与其他媒介的合作,需要其他数字技术和平台的支持,因此应当合理规划好需要合作的项目,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实现在短期内数字出版在市场内占据一定份额。

3.3 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和用户习惯,引导用户使用数字出版转型

媒体融合为出版事业带来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用户群体的碎片化和不稳定。媒体融合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搭建了一个广泛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在现代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的前提下,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这无疑为数字出版带来更广泛的受众。但同时网络平台的特点也决定了受众的流动性,因此需要考虑用户分散带来的相关问题。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用户更加追求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因此数字出版相较于传统出版要更加准确地定位所面向的用户群体,分析用户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吸引用户使得其固定下来,引导用户适应数字出版的转型,增强用户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其盈利范围。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用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可以适当保留传统媒介下的相关资源,迎合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

3.4 处理好数字出版相关法律问题

数字出版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出版形态,数字出版简化了出版的流程,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出版的难度。数字出版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但同时也使得出版过程中的版权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应当完善数字出版中的相关法律,处理好信息提供者和信息利用者双方的权益,促进数字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

4 结束语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实现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

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在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的情况下,综合考虑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合理规划出版业转型的方向,实现数字化出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是实现出版业发展的最终道路。

猜你喜欢
出版事业出版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疫情时代的出版和阅读
时代人物(2020年19期)2020-11-12 07:31:12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6:18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2
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世界(2016年5期)2016-06-01 08:29:29
沣芝转型记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6年1期)2016-01-03 08:53:34
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基于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查研究
出版与印刷(2015年4期)2015-01-03 08: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