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
配一副理工科眼镜
文|赵立
万维钢先生在书的开头讲,美国几个研究者招募了若干受试者,发给每人5美元,还发给每人一封募捐信。信有两个版本,其一:马拉维有300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其二,一个叫诺奇亚的7岁女孩生活在马里,家里很穷,时常挨饿。结果,收到第一个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1.14美元;收到第二个版本募捐信的人,平均捐了2.38美元。
这是怎么回事?万维钢给出答案: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具体的人。受试者对远在天边的抽象数字没有多大兴趣,他们对一个具体人物,哪怕仅仅听说了她的名字和简单背景,也非常乐于出手相助。
万维钢如此开篇,是为他这本书的主题服务的。这本出版仅一年、已印刷9次的书有两个标题,主题:万万没想到;副题: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细看下来,用理工科思维看世界跟用文科思维看世界确实不同。
爱用文科思维的人常有这种毛病:如果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他们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学术界管这叫“确认偏误”。就是说,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就无法改变看法了。
用理工科思维看世界,则不大会犯这种错误。何为理工科思维?用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在本书序言里的话说,是学会用理性审查直觉。
话是这样说,但做起来,相当不容易。比如,我们总是这样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一定跟原先的某些事情有关系,也就是因果。这是典型的以文科思维看世界。事实上,很多事情的发生,跟之前的任何事没有任何关系;你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让它一定发生,也不能让它一定不发生。
万维钢举例说,一个人考上了好大学,人们会说这是她努力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事业成功,说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可是如果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且只买了一次,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原因,这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不完全唯因果关系,是以理工科思维看世界的方式。
进一步而言,两种思维看世界的结果是这样的:一位同学考了两次才过英语四级,第一次考了57分,第二次考了63分。文科思维强的人说他有了一些进步;理科思维强的人说这根本不叫进步。万维钢显然同意后一种说法。这怎么能叫进步呢?这应该叫都在测量误差范围之内。
这本书我刚看了一半,不是因为懒,是看得细。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推荐给大家,是这本书真不错,给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用赵南元的话说,这本书有4个特点,新颖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深刻性。
这本书的好,一篇小文说不尽。买一本看看,你就知道了。
锦言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般人会把这句话解释成“苦难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回避“上天是否真的会考验人”。
·人的知识和技能分3个区: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指已掌握的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指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两者中间是学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