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
实践与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的研究
贾艳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存在着理论欠成熟、体制不够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学科,在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中,具备了系统的分析视角、价值理念、优势视角和专业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优势。本文借鉴社会工作的方法试图探索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和途径。
大学生;公民素养;社会工作介入
公民素养水平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坚持青少年优先发展,给青少年更多希望,增强大都市活力”的原则,根据当前上海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明确了青少年发展的六大优先领域。其中“公民素养”位居优先发展领域之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方法,其本质也是“做人的工作”。社会工作将会逐步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大力提升其助人服务的专业化和理论化水平,尤其促进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
本文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经过筛选,实际有效的问卷为180份。其中男生为80份,占44.4%;女生100份,占55.6%。大学生公民素养调查问卷,由2个项目组成,18个选择题,2个开放试题。共分为六个因子:思想道德素养、政治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生理心理健康素养、人际交往素养、职业与专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分析。在此次调查结果中,男生的道德素养平均分为9分,女生的道德素养平均分为11分,总平均分为10分。在问题为“假如您要办事,排队的人很多,您会怎么做?”的选择上,大多数男生的选择是找熟人尽快办完事情;而女生均选择会默默地排队。在“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够一撮人就走)”的上,男生和女生的选择相差无几,选择“反对,但没车的时候会过去”。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
2.政治法律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政治法律了解甚少。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分都为9分。大约75%的男生和78%的女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了解一点,程度为非常了解的学生人数是0。少数学生一点都不了解。然而,在回答“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的问题上,95%以上的学生的选项为“D,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
3.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中心内容,代表其水平实力。分析结果表明,男生的平均分为6分,女生为8分,总平均分为7分。这方面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人文书籍的阅读方面,很多男生不愿意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对此毫无兴趣,而占一半的女生则愿意抽出时间来阅读这方面书籍。在对于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理性,认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4.生理心理健康素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经过调查分析,女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素养较高,女生平均分为11分,95%的女生睡眠时间为8小时以上,只有约2%的女生睡眠时间为6小时以下。同时,男生的平均分为9分,56%的男生睡眠时间为6小时以下。经访问,这部分男生的睡眠时间少是因为通常为打网络游戏而熬夜。在心理方面,大多数学生均能正确认识失败。其总平均分为10分。对于其他心理方面的困惑,后续会继续进行调查了解。由此,在这一方面,我校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较高。
5.人际交往素养。经调查,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水平很高,男女生的平均分都为11.5分,属于非常高的分数。几乎100%的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有98%的男生在宿舍中与每个舍友的关系都非常好。然而却有60%的女生只和宿舍中的一个或几个舍友好。由此看来,女生的宿舍人际交往素养则不如男生,社会工作有必要由此介入,提高这方面素养。
6.专业与职业素养。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所学专业都很满意,专业能力均较强,男生的平均分为9分,女生的平均分为10,总平均分为9.5分。只有4%的男生的专业技巧为一般。94%以上的男生女生的合作能力都非常好。有15%的女生和10%的男生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一般,还需提高。
1.传统公民素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教育内容只强调知识的接受,是通过直接灌输基础教育模式向学生进行教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将知识深入的形成内在的意识以及做出相应的实践。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与学习使教育仅仅成为了单一的,表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实际生活实践发生脱离。当前我国的公民素养教育的现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日趋加大,对当今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固定模式中摆脱出来,让大学生找到且体会他们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加深自我挖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传统“臣民”文化意识的影响。在我国的历史中,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帝王家庭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几千年封建帝制文化的影响下,臣民意识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虽然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瓦解,但封建的臣民意识还依旧深深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这就造成当代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水平不高的原因。
3.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的偏离。公民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为一个“政治人”。这个转变同时也是一个将政治普及化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公民道德和政治的普及,价值观方向的指引,也包含了公民权利义务的认知教育。而当前的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却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是更倾向于重实践轻理论,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不平衡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个案工作。大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工作最常用的方法是课堂教育,也就是传统的老师说,学生记的教育方式。个案工作是一对一的工作,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强调信任与和谐的工作关系。将个案工作引入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中,运用到“人在情景中”的理论,将“人—问题—环境”联系起来,把外在的资源、环境系统的改善与优化和案主内在的心理辅导、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把工作对象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了解对象行为产生的背景,真正理解人的行为,从而采取更容易被对象接受和认同的、能够激发对象潜在能力共同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进行介入和干预,增强培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运用其基本程序,如接案与建立关系、资料收集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能为培养工作提供清晰的途径与程序;借鉴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会谈、沟通、记录、访视、观察、个案调查等,可为改善传统的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采纳个案工作的技巧,如专注、鼓励以及澄清、支持、摘要、反映内容、反映经验、反映感受、建议、自我披露等,可以丰富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恰当地运用个案工作,可以提高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的有效性。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小组工作的原则如保密、自愿、公平、个别化、知情等,对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具有指导作用,也是工作者需要熟知的教育规范条件。小组工作的工作模式如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性模式,在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中也给予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支持。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的工作是一种发展性工作,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养,尤其是要促进学生心理层次的潜能开发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以促进达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理想状态。小组工作中发展性模式的介入则能使这个目标实现,并且以全体学生作为发展对象。在实践中,此模式可按“测量评估——制定方案——针对训练——效果评估”的路径,采用小组团体辅导的工作方式,协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个人发展目标,规划个人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遵循大众参与原则以及广泛合作原则进行工作,恰好与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原则有一致之处。社区工作十分强调以“社会网络”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强调以居民感觉到的需要为依据的原则,重视协同工作,提供机会使人们相互支持,创造更为平等和相互关怀的社会。将社区工作运用到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充分的运用社区工作的技巧,组织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能让大学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去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以提高其公民素养的各个方面。具体可以通过策划社区慰问活动、重大节日主题活动、社区宣传活动社区调活动等方式,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服务中成长。
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学校有关部门,争取社会力量,加大校园建设力度,改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校园活动,积极宣传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以及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社区工作强调居民参与,可以借鉴社区工作方法,如地区发展模式、社区照顾模式、社会策划等,有助于进行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工作。例如,可以在校园开展一项以“最美宿舍”为题的社区活动,学生们参与策划,准备、计划、实施、评估与总结,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区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1]陈曦.当代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2012.
[2]蔡应妹.社会工作介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2011.
[3]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课题项目: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GSZ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