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鹿柴》六个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分析

2015-08-29 03:49张琼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深林空山青苔

张琼(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对《鹿柴》六个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分析

张琼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一诗的六种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通过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审视;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功能语言学;经验纯理功能;《鹿柴》;古诗英译

一、引言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了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由声而色。第一、二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心存山野,寓意暗合“鸟鸣山更幽”之意境。“不见人”喻指“山空”。“人语响”,空山人语,空谷传音,愈见山空,愈显山寂,愈悟山静。人响可以破空、破静、破寂,旨在“禅寂”。第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暗含禅家“回光返照”之妙谛。两行重在描色,其时色晦色浓,意境与“霜重色愈浓”同。写法与上两句一样,深林返照,愈显林密;青苔生辉,愈见林晦。

显然,全诗禅理、禅意皆以“动静不二”“喧静两皆禅”为转移。空山传语,听空山人语,视觉还似一片空无,以有声(动)反衬空寂(静),寂、静连类以比,以“静”为主题;深林入返照,林间一抹夕阳余晖,以日光“反照”(动)幽暗(静),更显深林之幽,林下青苔,更见深林不见阳光。四下里视觉晦暗,更显冷寂,幽、静连类以比,以“幽”为主题[1]。

关于古诗英译问题,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做了非常有益的探讨。到目前为止,学界对翻译的标准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争论较多的问题是译诗是否一定要做到中国古诗词英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如1979a,1979b,1987,1990)所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2]。“意美”即是在翻译时要译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是要求“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从对三美的定义上来看,意美是属于内容上的要求,而音美和形美都是形式上的要求。许先生指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3]黄国文教授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问题,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审视,检验了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3-6]。

本文从韩礼德(Halliday)[7-8]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王维的《鹿柴》一诗的六种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分析。经验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鹿柴》一诗的几个译文的逻辑纯理功能(Logical Metafunction)、人际纯理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语篇纯理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的分析,我们将另外进行讨论。

二、经验功能简介

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验纯理功能(下面简称“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event)或情形(situation)。语言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表达这些看法时要涉及动作(going-on)、状态(state)、东西(thing)、事物的属性(attribute)、背景(background)和其他情形。

经验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它的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Process)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韩礼德(1994, 2008)区分出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ur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7-8]。

三、《鹿柴》原文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看,《鹿柴》一诗共由四个过程组成,即:

(1)心理过程:“空山不见人”

(2)心理过程:“但闻人语响”

(3)物质过程:“返景入深林”

(4)物质过程:“复照青苔上”

就功能语篇分析(黄国文2001a,2001b,参见胡壮麟1994)而言,在进行及物性分析时,一旦确定了过程类型,就要对参与者进行确定,同时确定环境成分。

在(1)心理过程中,“空山”是环境成分,“不见人”是过程,“人”是现象,感觉者(Senser)是隐性的;在(2)心理过程中,“闻”是过程,“人语响”是现象,感觉者(Senser)是隐性的;(1)和(2)过程发生的环境都是“空山”;感觉者(Senser)是同一个隐性的感觉者。在(3)物质过程中,“返景”是动作者(Actor),“入”是物质过程,“深林”是目标(Goal);在(4)物质过程中,“照”是物质过程,“青苔”是目标(Goal),这里的动作者(Actor)是上句的“返景”;(3)和(4)是同一个动作者“返景”的物质过程。

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四、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曾有不少中外学者把这首诗译成英文。笔者选择James J.Y.Liu(1962)、Burton Watson(1971)、Wai-lim Yip(1972)、Gary Snyder(1978)、W.J.B. Fletcher(1919)和许渊冲先生的六种译文来进行语篇的经验功能分析。

1.“空山不见人”

首先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分析“空山不见人”六种译文的过程类型。见表1。

表1 “空山不见人”六种译文的过程类型分析

从过程类型看,James J.Y.Liu(1962)、Wai-lim Yip(1972)、Gary Snyder(1978)、和许渊冲教授的四种译文都采用了心理过程,其中,James J.Y.Liu (1962)、Wai-lim Yip(1972)、Gary Snyder(1978)等三个译本比较一致,都是采用作格小句的心理过程,只有中介(Medium),没有施事(Agent),即都没标明动作参与者,但环境成分都是“empty mountain (s)”。许渊冲教授译本也是采用心理过程,但是添加了感觉者“I”,环境成分也是“empty mountain”。而Burton Watson译文没有用动词,但有一个存在物(no one),是一个隐形的存在过程,环境成分是“empty hills”。W.J.B.Fletcher译本,将这句转换为两个过程:心理过程(seem)并添加了感觉者“the hills”;和存在过程(there is)来表达,存在物(no one),但存在过程似乎少了点诗意。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看,James J.Y.Liu (1962)、Wai-lim Yip(1972)、Gary Snyder(1978)等三个译本以及Burton Watson的译文都比较接近原文的对“空山”的描述,但Burton Watson所用empty hills,不如empty mountain有幽深之感。《鹿柴》第一句“空山不见人”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让读者产生“lone”的感受,而不是直言这种感受,故W.J.B.Fletcher所用lone似不恰当。原文心理过程侧重心理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存在,W.J.B.Fletcher所用存在句也与原文意境有异。许译添加了感觉者“I”,“I see no one in mountains deep(我看不见一个人在此深山之中)”,“I”的现身有损于原文的“空寂清冷”的禅境。

2.“但闻人语响”

下面我们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对“但闻人语响”的六种英译文进行过程分析。见表2:

表2 “但闻人语响”六种英译文的过程分析

上表中的六种英译文:从过程类型看,James J. Y.Liu(1962)、Wai-lim Yip(1972)、Gary Snyder (1978)、和许渊冲先生的四种译文都采用了心理过程。Gary Snyder译本依然是没有标明动作的参与者,James J.Y.Liu和Wai-lim Yip都采用以“人语响”为“中介”的作格小句。Burton Watson译本采用的是言语过程,添加了动作参与者“the sound of someone”。许译采用心理过程,隐含了上句的感觉者“I”,环境成分“in the ravine”,用词贴切。

W.J.B.Fletcher译本采用了关系过程,但也让“I”现身诗文。诗人王维本是个谙熟禅学的佛教徒。他的诗以写景见长,既富有画意,又蕴含禅思,集中表现为一种虚空静寂的无“我”境界。《鹿柴》正是这种境界的典型体现。可是以上译诗第二句使用了第一人称指称词“I”,让诗人现身说话:“But whence is wafted the human voice I hear?(可是我所听到的人语声又从何而来呢?)”,这就等于让诗人闯入了自己摄取的镜头之中,从而打破了原诗空寂无人的意境,让读者觉得只是诗人孤身一人在游览“空山”,听到人语声却又不见人影,心里暗自纳闷,嘴里喃喃自语。这样,诗中描绘的一切就成了诗人的主观见闻与感受。诗人的“入镜”影响了读者的“入境”,使他(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局外人,因而难以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切身感受[9]。

3.“返景入深林”

接下来,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对“返景入深林”的六种英译文进行过程分析。见表3:

表3 “返景入深林”六种英译文的过程分析

上表六种译文中,James J.Y.Liu(1962)、Burton Watson(1971)、Wai-lim Yip(1972)、Snyder 1978)、W.J.B.Fletcher(1919)都采用物质过程,动作的参与者都是“返景”,所用句式差不多,但在“入“这个词的选择上各异,James J.Y.Liu和W.J.B.Fletcher都译为pierces(“透入”,强调阳光照射的方式),但Burton Watson和Gary Snyder译为enters(“进入”,强调的是动作),Wai-lim Yip译为reaches(“到达”,强调的是结果)。James J.Y.Liu(1962)、Burton Watson(1971)、W.J.B.Fletcher将“深林”作为“目标(Goal),Wai-lim Yip(1972)、Snyder(1978)将“深林”作“环境成分”。只有许译文采用心理过程,“返景”是“感觉者”,“deep”一词的使用是点睛之笔,把原作的意境完全表达了。

“返景入深林”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pierces”一词较“enters”“reaches”更能让读者感受阳光投射,故James J.Y.Liu译的“The reflected sunlight pierces the deep forest,”和W.J.B.Fletcher译的“The rays of the sunset pierce slanting the forest”更好地再现了“返景入深林”的景色。

4.“复照青苔上”

最后,我们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对“复照青苔上”一句的六种英译文进行分析。见表4.

表4 “复照青苔上”六种英译文的分析

上表中的六种译文都是采用物质过程,但是具体所用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有差别。James J.Y.Liu的物质过程(falls);Burton Watson和Gary Snyder译文的物质过程都是(Shining)表伴随状态;Wai-lim Yip译文的物质过程是(shins);这四种译文的动作参与者都没出现,从上下文看,是上文的“返景”,环境成分都是“青苔”。许渊冲译文是作格小句,也没有出现动作参与者,但从上下文看出动作的参与者是上文的(the sunbeams),物质过程都是(are reflected),环境成分也是“青苔”。W.J. B.Fletcher译文则不同,动作参与者是“green mosses”,动作过程是“appear”,可以看出,译者转换了视角,从“青苔”入笔。

诗文第四句“复照青苔上”描写傍晚时分,夕阳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

五、结语

要翻译好一个语篇,特别是诗词一类文学作品,首先要对它进行解读,揣摩作者的意图,理解它的含意,体会它的意境,然后才能选择特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译者所选择的形式(包括语篇的宏观结构、小句、词组和单词)必须能最大程度传递原文的语义和意境。特定的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10]。无论译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使用某种形式,他所做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择所带来的效果,因为选择本身就是意义。《鹿柴》翻译版本众多,本文只选择了其中六个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分析,无法对译本做全面的探讨,无意比较哪个译本更好,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探讨视角。

[1]傅勇林,李珊.王维诗〈鹿寨〉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J].外语研究,2004(4):55-64.

[2]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许渊冲.翻译六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4]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a(5):1-6.

[5]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2b (4):25-32.

[6]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21-23.

[7]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London:Arnold.

[8]Halliday,M.A.K.2008.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王建平.汉诗英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3(1):36-40.

[10] 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06-115.

(责任编辑:姚英)

An Analysis of“Luzhai”from the 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

ZHANG Qi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

ract: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study the poem“Luzhai”by Wang Wei and its translated ver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The study is to show how a functional analysis can provide insight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and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rds:functional linguistics;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Chinese poem“Luzhai”;translation

H059

A

1009-8445(2015)06-0051-05

2014-11-14

张琼(1971-),女,湖南省平江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深林空山青苔
空山
空山
《深林》
竹里馆
清明图
青苔小巷中的情书
雨天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竹里馆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