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编者找“触点”搭乘高效“直通车”

2015-08-28 12:32杜燕飞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7期
关键词:触点编者导语

杜燕飞

缘起

某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上《中秋节》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以及各地相关庆祝活动后话锋一转,讲述了汶川地震的情景。那催人泪下的图片,那凄婉的配乐无不让在场的师生动情,加之教师煽情的演讲,大家久久沉浸于悲痛之中。顺势,她让学生写祝福给汶川的孩子。课堂上用了近十五分钟时间在此环节。教师用心良苦地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调动学生的一切感观,收获了满满的情感体验。初看以为此环节的设计匠心独运,教学效果出人意料。但我们不妨来看看本课教学目标之情感目标是:调动各种感官,从活动中加深对节目的喜爱之情。对比目标才是点醒了梦中人,显然,这堂课的设计是游离于目标之外,与本应创设的欢庆气氛背道而驰。看似热闹又不失深刻,实则无效而失味。

思考

教学时,我们总希望能搭乘一辆“直通车”,尽快地找到进入文本、把控课堂的“触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荡学生的情感,使教学更为直接、高效。但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教师在解读教材忽视了一个重要角色——教材编写者。教师与编者对话,话题或内容具体化为编写意图。教师若能精准地领会编者的意图,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那么便可直达高效的彼岸。

一、对一次话,领会文本的编写意图

现行的品德教材虽然文字不多,有的甚至是寥寥几句提示语,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几张图表,但这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和编排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是在“读”编者、与编者“对话”。教师要解读文本,防止误读,就要善于和编者对话,明晰文本存在的理由,揣摩教材编写的价值需求,领会编者的选编初衷。

综观品德教材,我们发现相同或相似的主题会在不同的年级段出现。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编者初次安排学生理解家庭这个概念,感受自己与父母、与家庭的亲密互动的关系。相同主题内容还安排了三年级上的《我的家庭》、四年级上《温馨一家人》和五年级上《亲情树下我成长》。

讲述“社区”这一话题的课文就有二年级下《我们生活的地方》、三年级下《话说社区》、四年级下《这是我们的社区》。

那么这样的编排是否重复?它们相互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在处理教材时又该如何对待?这些疑点的突破都要求教师潜心会文,理解编者意图,否则会做重复、无效之举,达不到知识和情感螺旋上升之效。

二、找一个点,切中文本的编写要点

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蓝本,找到一个精准的“触点”单刀直入。这就需要教师从整个单元、整篇课文、节课来谋划,切中文本要点,链接课堂内外,找到编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通处,方能轻松把握文题。那么这个“点”在何处?

例如四年级上第二单元中《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要想找准本课的触点,快速、准确地拿捏文本主旨,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审视整册教材里同样讲述“父母”这一主题的内容,在比较中明确该课要从哪个层面进行理解体会。然后从单元导语中把握总基调,确定知识与情感的主线,最后要想寻一点即通之处还需在课题、关键词等处下功夫。

实践证明若是找准了文本的突破口,顺藤摸瓜把控全局,做出正确导向便是轻而易举之事。

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编写者虽只安排了只言片语,或是图示、表格,但只要静心、用心去解读,便可精确领会编者意图,收获“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之效果。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该从何入手方能与编者对话找准“触点”。

一、比较相同主题寻找异同

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它充分考虑各年龄层儿童的认知特点,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和学生成长的社会要求。当遇到同一教学主题内容时,我们要系统地了解教材,学会“瞻前顾后”,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如二年级上《你真棒》、三年级上《我要向你学习》乍看让人迷糊,分明是一个意思,怎么分辨?部分教师也会不注意把两者混为一谈,学生也学得云里雾里。那么从何区分这两课的教学重点?比较了两课教学目标重、难点:

《你真棒》

△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能真诚地为别人感到高兴。

△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赞赏。

《我要向你学习》

△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你真棒》一课侧重赞赏优点,而《我要向你学习》一文则是直视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围绕这不同的侧重点去选择素材,教学便不会南辕北辙或做重复浪费的无用工了。

在教材中还有一些相同主题的课文,它们如烫手山芋般让人不敢轻易触碰。此时便可运用比较法来帮助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教材安排时的梯度要求教师不可任意搞“提前量”。与编者的对话,比较相同主题的异同之处,可以很好地把握教学核心。

二、研读单元导语领悟意图

现行教科书以主题组元,单元内所有元素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即单元主题。它犹如一根线,把诸多与主题相关联的“珠”串在一起。单元主题的设置,体现了编者从宏观上对教材的把握,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而单元导语往往更集中、更具体、更直接地显示编写意图,是师生领悟编者意图的窗口。如果忽视单元导语的作用,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就容易失去方向。

且看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的导语“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皮肤的颜色不同,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同,穿的服装不同,并且还有各自独特的传统节日……但是,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这则导语让本单元的主题一目了然。翻看单元中的课文果不其然,它们分别从皮肤、语言、服装、节日介绍这几个方面给学生打开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门窗。

若是巧遇相似主题的单元,也可以从导语中去理解,从而区分不同。例如三年级下《话说社区》的导语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四年级下《这是我们的社区》的导语是:“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丽、安全、文明的社区中。美好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这两则导语显示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不尽相同。《话说社区》重在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的社区》则是引导学生乐于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后者要求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情感上,而需付诸实际行动。

所以单元导语具有正确清晰的导向作用,让教学活动安排直指目标,达到编者预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细抠课文题眼紧扣要点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抓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研读课题,可以从中窥得文本的内蕴,获取文章的意趣。品德教材中每个单元有个大标题,单元下的每课也有专属的题目。这些题目或用词清丽,或表述直白,或温婉含蓄,或铿锵有力。它们是编者或隐或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一种意志与情感。从课题入手,细抠题眼,便能轻松提领教学之重点。

细究文章的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能提示教学设计思路,例如《做学习的有心人》围绕“有心”两字展开,教师解读出学习要“细心、专心、恒心”。教学时针对这三“心”分别补充资料安排活动,使整个课堂丰盈起来。这样的题目还有《竞争与合作》《我也会当家》《父母——我特别的朋友》……第二类则明确文本情感基调。比如《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这个课题中“尊敬”两字格外显眼。由此可以想到本文所要激发学生的是对这些人物的敬佩、景仰之情;《向邪教宣战》从“宣战”一词便可知编者想要激起学生心中与邪教势不两立的决心、斗志;《了不起,家乡人》课的教学中洋溢着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麻烦事,我不怕》传递给学生信心与决心的正能量。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读题的教师,必定不会丢弃“题眼”这根可以撬起全文的杠杆。

四、抓关键词语厘清思路

《品德与社会》每课提示语旁边都有关键词。有时文章的题目表述比较抽象、唯美,我们不能马上感知课文的要点,这时需要关键词“登场献计”。这些关键词大多可以提契全文,点明中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文眼”来设计问题,安排教学,便能使教学水到渠成。

四年级下《腾飞的翅膀》这个题目让人难以猜测编者会安排怎样的内容。这时看题目下方的关键词“家乡行业”,我们幡然醒悟,原来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从事的行业,以此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的好品质。三年级上《欢迎来我家》一课的关键词是“礼仪”。可是某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没有关注到这个关键词,一味地介绍家庭地址、交通路线和家周围的环境,而把“学会待客和做客的礼节”这一要点抛之脑后。我们知道《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品德形成是课程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该教师对“礼仪”一词的漠视是其教学偏失的必然。

上述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快、更准地解读教材,实现与编者平等对话,找到文本的“触点”,快速直接地搭乘教学的高效直通车。

(浙江省衢州市东港学校 324000)

猜你喜欢
触点编者导语
三千2号切丝机操作面板安全指示灯显示功能优化
地铁列车继电器触点可靠性及对策研究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阔腿裤的小秘密
ICP—OES分析合金触点成分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