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靓琦
【摘要】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活起来。“乐于学习”是学生活起来的前提;“思维活跃”是学生活起来的核心。“积极主动”是学生活起来的外在表现。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性;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状况: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在这种师生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学习环境下怎能使学生乐学呢?学生的创新能力怎能得以发展呢?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必须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乐学、爱学、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了解学生认知,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经验系统的重新组织和改造,而这种重组和改造决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他们已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是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各种需求的完整的生命体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最主要的环节,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然而教学内容的选取除完成规定任务之外,还应依学生的认知需要而进行。
故而,教师备课要到学生中间去,不了解学生的认知需要,教师怎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山、石、田、土、井”这几个字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已非常熟练地读出字音,很显然,字音已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然而,有一位青年教师在课上竟然用了7、8分钟时间带着学生读字音,浪费了学生有意的学习时间,又何时何处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可见,教师教什么应源于学生的认知需要。
我认为教师应做到“学生会的——少讲或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自讲或互讲;学生一知半解的——点讲;学生真正不会的——精讲”。学完了《草原》一课,学生发问:“我想知道现在的草原什么样?”这就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主动探究,这不乏也是创造力的表现吧!
二、融洽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爱学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师生之间人格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融通的过程,把师生关系应看成是具有陶冶性和培育性的实践交往。教师要善于“摆位”,脱下威严的外衣,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
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你真行”“请树立信心”“老师特别爱听你发言”等平和、挚诚的话语。有的教师课上让学生当老师向他人阐明自己的观点时,还亲切地称呼他:“老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平等、民主、和谐。当然,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还应不乏幽默。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他爸爸的神态时说:“爸爸善于思考,在家看书时总是低锤着头,紧皱双眉……”这个学生把“垂”写成了“锤”,教师十分惋惜地说:“糟了,一锤子下去,你爸爸的脑袋还不开花?”学生们哈哈大笑。善意的玩笑纠正了学生的错别字,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引发学生以学为乐,学生学得生动轻松。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怎能不积极投入?怎么不动脑思考,表达观点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呢?由表及里,我们感到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挖掘教材的魅力去引导学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去感染学生。有情的世界造就有情的人。
三、激发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件礼物来接受。”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不断地发生变化。有兴趣而产生积极情绪,无兴趣而产生消极情绪。前者对学习有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后者反之。有的教师总埋怨自己的学生激而不发,其实,魏书生老师说得好,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个学生的脑袋里都存在着,区别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教师能否点燃兴趣。
例如:《草原》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中一篇课文。作者以他精湛的笔墨向我们介绍了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及欢腾的场面,读后真叫人如醉如痴,留连忘返。然而,学生对大草原很陌生,他们无法感知,更无法体会其广阔美丽。为此,我采取让学生边读边画——再读补画——画中品词赏句的方法学习课文。学生画得高兴,学得愉快,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课下,我走访了全班同学,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喜欢老师这样上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在堂课中,要让学生达到这一境界,要求教师要善于“煽情”,能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用富有感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内潜的情感,情感激发可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四、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就决定着课堂教学应具有层次性。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上有提高,都能品尝成功的效果。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教师要承认差异的存在,正视差异,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去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这就要因材施教。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战胜创新能力发展的三大敌人,即:自卑、畏缩、懒惰。培养学生活泼向上,坚毅的健康心理,并利用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最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自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愈是自信,愈是成功,愈是成功,愈有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
总之,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活起来。“乐于学习”是学生活起来的前提;“思维活跃”是学生活起来的核心。“积极主动”是学生活起来的外在表现。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