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刀切除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2015-08-27 12:43吴松林龚元李茜等
医学信息 2015年27期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吴松林 龚元 李茜等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2011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完成的1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其中传统手术(传统组)82例,超声刀手术(超声刀组)9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为(57.42±3.58)min,传统组为(92.68±5.02)min,平均缩短35.26min;超声刀组手术切口长度(4.15±0.89)cm,传统组为(9.66±1.25)cm,平均缩短5.51cm;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为(14.21±2.65)ml,传统组为(56.70±3.75)ml,平均减少42.49ml;超声刀组术后引流量(35.63±5.32)ml,传统组(63.58±9.05)ml,平均减少27.95ml;超声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传统组为13.41%(11/8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刀切除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刀;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多发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随人群内分泌状况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研究表明约有1%的男性和5%的女性患有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2]。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将超声刀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中,优点是融切割和止血为一体,术中视野清晰,减少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3]。本文对2011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完成的1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评价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完成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72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99例,年龄21~75岁。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和超声刀组,其中2012年12月前收治的8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为传统组,2013年1月后收治的90例患者采用超声刀手术为超声刀组。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表1)。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垫肩,头略后仰,使颈部充分展露。胸骨切迹上方1~2cm处沿皮纹弧形切开皮肤,长约3~10cm。电刀游离皮瓣,向上至甲状软骨平面,向下达胸骨柄切迹平面,悬吊皮瓣,切开颈白线,充分显露患侧甲状腺。超声刀组:分离时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上、中、下动、静脉和韧带,腺体及峡部亦用超声刀直接切断,创面不需任何处理;术中仔细辩认甲状旁腺并保留。淋巴结清扫时,需结扎较粗的颈内静脉直接属支,其余组织均可用超声刀切断。游离腺体背面时应紧贴腺体,以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如遇小血管,可直接切断,结构不清时需解剖喉返神经。传统组:采用电刀结合传统的分离、结扎、钳夹、切断等方法完成甲状腺切除,各主要血管及其分支和淋巴管需仔细结扎,腺体创面则需缝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记录每天引流量,术后1~4d视情况拔除。

1.3观测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引流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超声刀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传统组明显减少(P<0.05)(表2)。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大于超声刀组(P<0.05)(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的推广应用以及甲状腺手术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甲状腺患者选择手术切除根治。甲状腺血供丰富,且周围毗邻如甲状旁腺、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气管及食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因此手术时要求解剖精细、止血精确[4]。

超声刀是一种全新的能量技术,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使刀头振动,刀头接触组织蛋白后,通过机械振动破坏胶原蛋白结构、汽化组织内细胞的水分,使蛋白凝固,从而切开组织,封闭血管,达到切割和止血目的。超声刀切割同步止血等同于传统手术中的多项操作一次性完成,简化了手术步骤,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效率显著提高。超声刀切割、凝固的创面不会产生焦痂,创面无渗血,止血效果确切,出血少,术野清晰,便于精细操作,减少手术创伤,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超声刀应用参数显示,在其切割、凝固部位的温度低于80℃,热传递范围仅1mm,热效应低,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明显小于电刀[5]。由于省去了结扎、缝合等操作,线结明显减少,减少了异物刺激,组织反应轻,故术后引流量少。此外在手术切口方面也有学者报道应用超声刀可明显缩短切口长度。本组资料(表2)很好地证明了超声刀的以上优势。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喉返神经损伤致暂时性声嘶、术后出血、喉上神经麻痹、甲状旁腺损伤引起抽搐等,主要是由于术中出血等原因影响手术视野,操作不当导致误切或挫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周围结构。超声刀止血效果确切,出血少,术野清晰,利于辨认局部结构,减少手术创伤,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表3)显示超声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

超声刀使用安全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中尚需注意:①超声刀测试时,需将刀口张开;使用时,注意避免刀头接触金属且连续使用时间勿超过5s;②切割时钳夹组织不宜过多,应在无张力状态下进行;③超声刀热传导的部位取决于功能刀头的位置,此功能刀头应背向重要结构,或非功能刀头接近重要结构,相距应超过3mm;④避免切口接触超声刀杆部引起烫伤;⑤超声刀用毕,应及时正确清洗保养,以免血块凝固堵塞刀头。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刀切除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康维明,吴恋,于健春,等.北京协和医院1986-2012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甲状腺疾病谱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4):386-392.

[2]王雪梅,李家茹,王丽萍,等.甲状腺疾病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127-129.

[3]檀谊洪,肖玉根,杜国能,等.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应用及技巧[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3):639-641.

[4]曾繁余,张帆,张显岚.甲状腺两种切除术式喉返神经损伤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1):1157-1160.

[5]张好云,王红鲜,陶霖玉,等.超声刀在甲状腺开放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海南医学,2013,23(5):62-64.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甲状腺手术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武汉某高校教职工甲状腺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方式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66例分析
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喉返神经的显露和保护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